三明城市记忆里的上海建设者 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卢素平 通讯员 邱求金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
在三明,当你穿过绿树掩映的沪明路,不经意间听到一口吴侬软语,瞧见建设初期的老照片……不难发现,有关上海支援“小三线”建设的那段记忆,早已融入三明的发展浪潮,跟随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三明是我的第二故乡。”周彭年今年92岁,三明纺织厂退休职工。1970年,他和妻子章雅青,带着3个儿子,从上海乘坐火车缓缓驶入三明地界,支援三明建设。不曾想,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
由于时代需要,当时,原上海市国营第26棉纺织印染厂纺织车间迁到三明,近4000名上海职工随厂入明。在“边建设、边搬迁、边安装、边生产”的原则下,这支“精锐部队”撑起了三明纺织厂。
那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吃住简单,每天早上6点上班。下班后,我们还帮着农民下地干活……”虽然条件艰苦,但和所有老建设者们一样,他们满怀激情,苦日子过出了甜滋味。
三明和上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殊感情。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全国10万大军支援三明重工业基地和“小三线”建设,上海人民积极响应号召,从1959年至1970年间,以三星糖果厂、立丰染织厂、永久皮鞋厂等为代表的18家上海轻工企业迁入三明,为三明建设发展注入了蓬勃向上的力量。
长笛一声,车轮滚动,数以万计的上海子弟跟随列车向南飞奔入明。挑土开荒、搭盖工棚、建设厂房……这批远道而来的建设者们,坚韧实干、不辞辛苦,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三明。而三明人民,从未忘却上海建设者的付出,点点滴滴落在纸上,记在心间。
1959年10月20日,《三明日报》刊登《上海姑娘在电厂》一文,其中提到:三明的物质生活条件比不得上海。当姑娘们刚来这里时,热电厂的厂房刚开始动土,住处就连一间像样的工棚也没有,用水可就更困难了。倔强的姑娘们可没因此动摇;17岁的潘慧铃告诉我说:“那时每天起床只用干毛巾擦一擦脸就去上工了,谁也顾不上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唯一的信念就是学好技术,'没有今天的艰苦,哪有以后的甜呢?’我们小姊妹几个总是这样互相勉励。”
“听党话,跟党走,建设三明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那段奋斗的时光,三明印染厂退休职工顾阿奎记忆犹新,如今,他已满头银发。
1966年,顾阿奎坐上了一列包乘专车,与其他立丰厂随迁职工一起前往三明。站台上,数百名亲朋好友前来送行。9月23日中午,一路颠簸的火车终于到站,许多人列队欢迎。新厂食堂的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热水和饭菜,为大家接风洗尘。
原三明印染厂保卫科科长陈谦林在《三明印染厂迁建过程回眸》中这样回忆:“党支部一班人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书记沈相如带头表决心,带着老母亲,和在外厂的妻子及4个儿女举家搬迁。工会主席傅春连,也决心搀扶70多岁老父母和妻子、儿子全家6口随迁……”
年复一年,老建设者们在三明安家落户后,生儿育女,渐渐地,三明市区形成了不少由上海人组成的社区、新村。有关上海职工支援三明建设的那段记忆,总能在不经意间被唤醒。
沪明小学的“前身”,是三明纺织厂的一部分。去年,在沪明小学开学仪式上,其中一个节目就是演绎三明纺织厂迁建的往事。“取名'沪明小学’,也是为了纪念老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感谢他们为支援三明作出的贡献。”沪明小学常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叶文香说。
老建设者们是三明发展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三明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通三明至上海的动车、航线,成立三明市沪明乡亲联谊会,开展在沪“小三线”三明建设者乡亲联谊活动……而今,沪明两地的情谊还在延续,三明人有关上海的记忆,也在日渐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