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231-240条
231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弦为少阳脉,浮为太阳脉,大为阳明脉。腹都满且短气,说明里有水气。胁下及心痛、嗜卧、时时哕、耳前后肿为少阳证。久按之气不通,鼻干、潮热属阳明证,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为黄疸。不得汗出为太阳证。故属于三阳合病兼有湿邪。这时候如果脉续浮者,用小柴胡汤治疗。
31
232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如果脉只表现浮而无其他表现,就用麻黄汤治疗;不尿腹内水气不消,所以仍然腹满,如果出现哕甚,说明胃气大衰,预后不良。
233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阳明病有汗出,如果再用发汗法会导致津液损伤,此时如果小便仍然自利的话,会导致大变硬,但是这时候不可以用攻下法治疗。应当在有便意时用蜜煎通导大便,或者用土瓜根或大猪胆汁。
234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如果表证还没有解除的话,先用桂枝汤解表。
235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太阳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汗治疗。
236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小便不利说明体内有湿邪,湿热互结,瘀阻体内,会出现黄疸,用茵陈蒿汤治疗。
237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阳明蓄血证出现喜忘,大变硬且色黑易排,用抵当汤治疗。
AUT
231
重回孩提时代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曾经知已再无悔,已共春风何必哀。虔诚地呼唤风。那一刻,人与天有种神秘又真诚的交流。光才是现实世界,而树木不过是用来反映和折射光线的间隔物。
238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经过下法治疗,心中懊恼而烦,说明热邪未除,如果有燥屎的话,用大承气汤治疗。如果腹部满而不实,属于虚证,这时候就不能攻下治疗了。
239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好几天不大便,如果出现肚脐周围疼痛且出现烦躁症状的话,说明体内有燥屎。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