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赋
日月经天,潇湘纬地。生佳人头形,拥芙蓉之貌。唇抹崀山丹霞,面带桃花源颜。掌如洞庭湖,四指紧握,湘资沅澧入湖,长江翘拇指。省府长沙,闪耀华夏。古为荆楚重镇,今处中部枢纽。上下五千年,揽五湖之才;纵横千万里,立四海之志。上承先贤之宏义,下启后辈之睿智。襟带六省,航空经天;引领八方,水陆纬地。头顶日月星辰,脚踏雪雨风尘;肩挑一岳五山①,胸怀三湘四水②。继湖湘文化,树炎黄旌旗。舜歌南风,气胜人和。
炜炜湖南,烨烨文化。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远循屈原贾谊,爱国忧民。时至宗元,铺垫原道,延濂溪一脉。永州“三溪③”,湖湘文化之源;中国三湘,华夏文化之脉。提王船山经世致用之倡议,集魏源谭嗣同敢为人先之理念,融合毛泽东思想。积千秋之功,而卓然于尘世。且夫宋代四学院,湖南占其二④。周敦颐创理学,开“三教合流”之先例;朱熹张轼⑤会讲,开湖南自由讲学之先河。唐朝欧阳询与怀素,书法登峰造极,直抵楷书与草书之巅;宋朝程朱,开书院传理学,集湖湘学派之大成;清朝曾国藩左宗棠,率湘军叱咤风云,获“中兴将相”之称号。吸乾坤之正气,沐日月之祥光。名儒大雅,灿若繁星,难述其详。
湖湘文化,煜煜煌煌。湖南精神,烈烈乾乾。其“八字”精神⑥,铭记于心。应势而为,勇于担当。淳朴性情,豪俊多魅。湖南血型,世界范本⑦,血脉澎湃,超越地域。昔三湘子民,英雄抗日。骨硬如钢,热血似火,气刚性烈,脉忠络勇。拳拳赤心,铮铮铁骨。无不显示湖南人之血性。构筑信仰,重击腐象。推枯拉朽,正定乾坤。新中国将帅,湘人十中占九。开国元勋,功绩卓著。一生戎马,呼啸苍穹;战功赫赫,威震八荒;湖南精神,筋骨相连;湖南血性,血脉相通;脉搏心脏,国之安康;湘军尚健,中华无恙。盖湖南人,社稷之器,国之栋梁,军之魂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惟湘之魂,享誉寰宇。
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山高水长,路远脚量。夫观洞庭湖,难收天下水;兹登岳阳楼,无视南北阁。舜葬九嶷⑧,万山朝圣;凤凰亮翅,古城靓颜;张家界景,美美焕焕;雪峰胜天,云雾如瀑;武陵源景,乐以忘形;银波拍岸,绿浪滔天。四季分明,气象万千。长沙马王堆,出土古文物,样样是珍品,件件皆瑰宝。道州玉蟾岩⑨,谷源溯万年,湘莲争妍,风光无限。
日光浮金,皓月沉玉。盛福耀祥,炳炳烺烺。宏图在握,国企民企同重;鸿愿可触,轻工重工并举。于种教育之玉树,开科技之琼花。企业学院,如雨后之春笋;工农个体,似遍地之花卉。人文厚土,历久弥新。湘水泱泱,弦歌漾漾。看三湘大地,处处是天堂。
兹值中华复兴之机,然世界并不太平。列强亡我之心未死,贼寇鼠辈伺机而行,分裂势力兴风作浪。吾炎黄子孙,应团结一致,固本清源,惩恶扬善。树湖南精神,自强不息。何惧豺狼挡道,虎豹逞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若遇纷争,当先礼后兵;遇强敌来犯,当迎头痛击。彰湖南血性,御敌于国门之外;显湖南精神,兴国于乾坤之中。
注释:
①、一岳为南岳衡山,五山是指湖南境内最高的五座山。分别为东县的八面山,石门的壶瓶山,城步的二宝顶,炎陵的神农峰,道州的韭菜岭。
②、潇湘、蒸湘、沅湘合称三湘。 《离骚》说: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四水是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条河流。
③、“三溪”指零陵柳宗元愚溪,道州周敦颐之濂溪和祁阳元结之浯溪文化。
④、二院是指长沙岳麓书院和衡阳石鼓书院。
⑤、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8月,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应主教张轼之邀,来到岳麓书院与张轼会讲。
⑥、湖南八字精神:忠诚、担当、求是、图强。
⑦、美国人类学家奥天柏(Ottemberg)从血型上将全人类分为六大型,有"欧洲型",也有"太平洋美洲型",还有"非洲南亚型",多是大地理范围的,只有一个例外,以小地点名之,这就是所谓"湖南型",包括日本人、华南人、匈牙利人和罗马尼亚犹太人。
⑧、《史记》中曾记载舜帝“南巡守,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⑨、玉蟾岩位于湖南道州寿雁镇,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玉蟾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