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感觉

       早几年,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风靡神州大地。吾辈看了几集,马上就勾起了心中的馋虫,因炎热夏季淡去的胃口立刻就回来了。对第一季的偏爱是极浓的,镜头大多展示真真切切的食材与做法,第二季着重背后的故事,关于事物的部分少了许多。对于吃货来说,第一季无疑是很对胃口的。哪有人可以不吃饭呢,有人的地方就有食物,有食物的地方就有文化。看片中各地不尽相同的美食,恨不得马上飞去品尝,吃出一点什么味道和感觉来。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雷公不打正在吃饭的人”。吃是人的本能,是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有口吃的才能活命,吃上饭才能有劲干活办事。吃也成为家庭亲睦、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待客人,家人团圆,友人相聚,庆生祝寿,吃是最普遍、最温馨的表达方式;有求于人,答谢人情,表示心意,请吃是最直接、最实在的表达方式;逢年过节,婚配嫁娶,贺喜庆典,吃是最重要、最需要的庆祝形式。中国的节日民俗中,也是以吃为主的。过年最重要的是年夜饭,除夕要吃上饺子,春节要吃到年糕,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头肉、龙须面,清明吃鸡蛋、冷食,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各个节气都有吃的讲究,立春吃春饼、春卷,立夏吃糯米饭,冬至馄饨夏至凉面,立秋吃饺子,立冬吃火锅,腊八喝粥等。地方不同吃的风俗也不尽相同,酸甜鲜辣咸口味各有侧重和偏爱,但主体是吃都一样。

因为吃的重要,人们习惯把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吃联系起来。过去男人成家后的首要职责就是“养家糊口”,种地的是"土里刨食",做买卖是为赚钱吃饭,扛枪的是“吃粮当兵”,给人打工的是“混饭”吃,给公家办事的是吃“皇粮”或叫“国家粮”,利用自然条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受欢迎叫“吃香”,不受欢迎叫“吃不开,勤恳能干被誉为“吃苦耐劳”,开会学习要“吃透精神”,劳而无功是“吃力不讨好”,干不好会被训斥“干什么吃的”,压力大是“吃不消”,拿不定之意叫“吃不准”,受到伤害就是“吃了亏”,有苦没法说是“哑巴吃黄连”,游手好闲不干活是“吃闲饭、吃白食”,态度强硬叫“软硬不吃“,办事不力是“吃干饭“”的,多管闲事是“吃饱了撑的”,还有“吃惊”、“吃紧”、“吃不消”等等。劝慰人也离不开吃。饭要一口口吃,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吃一堑长一智,过日子要省吃俭用,吃人家的嘴短,不能整天吃喝玩乐,不能靠吃现成饭,不要吃大锅饭,不要吃独食,不能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不要吃肥丢瘦,不要爱吃醋,不要吃里爬外……总之,做事做人都可联系到吃。

尽管吃的确是很重要的,不过,有美食家提醒人们,吃东西要吃出感觉来。仔细一想,吾辈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吃美味佳肴而不能大快朵颐,体会不出美食的精妙。花了钱不值得,也没有感觉。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吃的方面常常是无感觉的时候多,每每嘴在呑咽而心不在焉。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果腹和营养是第一位。上饭店下馆子未必就吃着舒服。因为去那些地方吃饭,人们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接风洗尘、欢庆祝贺、婚事嫁娶等等,差不多吃这顿饭总得有一个理由。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上饭店下馆子吃喝,已不是什么奢侈新鲜事。可是,上饭店下馆子毕竟比在家里要破费得多,经常去那些地方,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即使有钱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因此,大多数在酒楼饭店推杯换盏就餐的客人,都是因某种需要或某种目的而坐到一起。或谈工作,或谈生意,或有什么事有求对方等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带着某种目的或某件事去吃饭喝酒,饭菜的味道再好,又能吃出什么感觉?心中有事,舌头上的味蕾就不敏感,脑海里老想着饭菜以外的所求,肠胃的功能就没有什么动力,这种情形之下,即便是山珍海味,也吃不出什么感觉来。

请客的人如此,被请的人感觉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是在吃请,由别人买单,自己不要陶钱,可也要动脑筋,比如对方说的事该不该答应,所求能不能让对方满足,相互的合作是否能够成功等等,心思往往不能集中到吃的上面,待饭局结束后,回头一看满桌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高档好酒,恐怕是难以留下什么印象。如果是请吃与被请吃双方都怀有一些不好的目的的话,那吃这顿饭就更没有什么好的感觉。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十分注重饮食文化。饭菜的味道,我们的国人非常讲究,注重色、香、味俱全。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地方菜系。自古以来,有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吃的方面留下了一些佳话和轶闻。如,西晋文学家张翰在任大司马东曹掾时,为了吃到家乡的美味,连官都不做了,匆匆忙忙跑回家,过自己的吃瘾去了。《世说新语·说鉴》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有这种境界的人古往今来真的不多,也不可能会多,这和那些纯粹的“吃货”还是有些距离的。我辈只有景仰的份。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临行刑前叫他儿子附耳过来,悄声说:“花生米与五香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我们不去揣摩他的语意。但花生米与五香豆腐干同嚼,确实味道好极了。用花生米下酒,是真懂酒的人。其实美味佳肴吃多了,酒味就会淡,不自觉中对酒就会产生莫名的疏离感,本应是主角的美酒,成了肴馔的陪衬。而花生米和酒却有着某种天生的亲和力,一个是浓烈,一个是淡然,各自都不会影响对方对味蕾的“小心伺候”,让饮者的快感和思想在一种微醺中并驾齐驱,花开两朵。花生米也是唯一一道最为地道的家常下酒菜,很亲民,几乎每次在酒桌上都能见到。我始终感觉,在咸亨酒店里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所喜欢的:“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里的茴香豆,和花生米虽然不是一种东西,确是有着一样的性情和底蕴。

老树和丰子恺都是有名的画家,我喜欢拿他们俩人的画相比较。我在丰子恺的画里看到的是凄凉,在老树的画里看到的是炎凉。正是这种看上去画境相似的两个人,才会有一个说出“看着秋风扫落叶,吃着萝卜炖牛腩,再来半斤土烧酒,真不愿意做神仙。”的淡定,和一个在《缘缘堂随笔》中说出“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王安石诗)”的淡薄。 看似简简单单的与吃有关的一行文字,里面透露的人情世故,文化气息,却是有着天渊之别的两种社会意识形态。吃为文化增光添彩,文化为吃推波助澜,两者之间有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源渊。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吃是一种身份,从他碗里的饭菜,可以得知他的生活现状。吃,对一部分人而言,不仅是为了填饱肚皮了,一种味觉享受,而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东西。饭要吃出感觉来,只有心情放松的时候。不被什么利益关系所左右,席间的美味佳肴才能够体味出来。没有和谐的气氛是不行的,没有真正的亲情友情从中“助味”,就不会产生美妙的感觉。说实在话,要吃出感觉,并非一定是山珍海味和高档美酒,即便是几盘家常小菜,一杯土酒,也一样会让人吃得神采奕奕,心满意足。

在我的童年时代,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中经济比较困难,大米这种主粮食不够吃,为解决吃饭问题,父母想方设法,常常用红薯等粗粮掺杂在大米里面吃,尽管里面掺杂有红薯,或者是豆粒等,但我们兄弟姐妹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可见舒服和惬意的感觉并非只在吃得如何丰盛,更不在价格如何的昂贵。我成长的年代,生活条件都不好,有食物填饱肚皮就已经不错了。

吃可以是简单的生存问题,也可以是复杂的文化问题,也滋生出了罪恶和负面问题。过去无论封建王朝,还是官僚贵族,都把吃作为权势与富贵的象征,在吃上挥金如土,天花酒地、醉生梦死。比如桀、纣,玩个酒池肉林,慈禧太后一顿饭花费白银一百两,要摆出一百二十八道菜,也算是登峰造极了。有的人为了自己吃好,对人民盘剥压榨,巧取豪夺,如同禽兽。就连现在的许多贪官,腐败嘴连着无底肚,什么活动都要联系到吃。早些年,迎来送往、应酬接待、开会检查,顿顿席、餐餐宴,一顿饭不惜重金,桌上美酒佳肴堆积如山,吃不了扔掉也毫无吝惜,反正当了官就有民脂民膏可吃,有了权就有公款经费可花,对老百姓的深恶痛绝熟视无睹。可喜的是,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得到了遏制。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勤俭持家过日子的好传统永远不能丢。日常生活中的吃,尽可能精工细作,丰盛可口,荤素、粗细适度配搭,能达到营养均衡,保证健康,吃的经济实惠,吃的有节制、不浪费,这应该是大力提倡的。在和谐、轻松,没有功利目的的就餐环境中,吃出感觉,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一种生活常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