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源于西北,在历史发展中与其他民族不断融合

羌族起源于青海河曲、煌水及甘肃大夏河、洮河、渭水上游一带的高原草原,以放牧羊群为主要经济来源,也以羊为图腾,是炎帝神农氏姜姓的一个分支。姜羌本为同字,音义也同。羌人部落繁多,主要分布于青、甘、藏、新、滇、川西、陕北、宁夏及黔西广大地区,故通常称为西羌。

其支系先后曾建立过白狼、牦牛、笮、东女、苏毗、吐蕃、西夏、南诏、罗鬼、自杞、宕昌、后秦、确斯罗、不丹、泥婆罗、古格等政权,还有许多受中央帝国管辖的西北、西方、西南各土司。羌族除大部分演变成为华夏族和汉族外,一部分分迁西南与土著各族融合而形成彝、藏、纳西、基诺、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基诺、缅、景颇、独龙、僜、门巴等族。

羌人的来源

羌人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神农氏姜姓,翦伯赞《先秦史》以周之始祖后稷出自姜嫄。《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故知周族以“姜”为始祖母。按“姜”、“羌”古为一字,“羌”字甲骨文,从羊,从人。意指牧羊之人群。至“羌”字之变体为“姜”,不过变从“人”为从“女”。此种变体,在甲骨文中,为常见之例。“羌”字金文作笔,从羊从女,学者释作姜,实为羌字之变体。

故《诗》所谓“姜嫄”,实即“羌嫄”。周族既以羌族女子为始祖母,故其为诸羌之一分支,实无疑义。《诗·大雅·思齐》云:“文王之母,思媚周姜。”则周族又尝以周羌自命。羌为西夏之族,故周族以“夏族”为其“先民”。羌人乃炎帝神农氏之裔,故姬姜世代通婚达三千年之久。

周武王伐商,就曾与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组成联军进行誓师。伪孔传云:“羌在西。”孔颖达《尚书正义》云:“此八国皆西南夷也。”《说文·羊部》:“羌,西方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风俗通》亦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 因以为号。”

周初的羌人是附属于周王朝的。《诗·殷武》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后汉书·西羌传》:“武王克商,羌、髳率帅会牧野。”又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周代羌人一直向周朝进贡,如《逸周书·王会解》说:“氐、羌鸾鸟。”

《汉书·地理志》:“陇西有氐道、羌道。氐,夷种名。羌即西域婼羌之属。”《括地志》:“陇右岷、洮、丛等州,西羌也。”黄玠《汲冢周书序》:“羌,古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黄氏之说乃本于《后汉书·西羌传》之“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杨建新认为:“古代羌族应该是当地土著与迁来的苗民,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最后形成了古代的羌族。”

三苗中的首领蚩尤也出自姜姓,乃炎帝的一支。舜所迁的即这一支中的一部分三苗人,迁回其炎帝始居地青海、甘肃之间的河曲和三危山,人数并不是太多。故刘先照说“这系神话,可供参考,但不足为据”。

羌人在晋以前从未形成国家,都是分散成众多的部落,故《后汉书·西南夷传》云:“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吕氏春秋·恃君》云:“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又《义赏》云:“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说明氐、羌同俗。有谓氐、羌同种,有谓不同种者,但有一条,当氐人西迁入甘南与羌人杂居后已互相融合,所以往往氐、羌互称和连称。

秦汉时期的羌人

春秋战国时,秦国强大,不断向西拓展境土,并多次征伐西方的羌戎各部落。《后汉书·西羌传》载:“羌无弋爰剑者,秦历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不知爰剑何戎之别也。后得亡归,而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

羌人云:'爱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与劓女遇于野,遂成夫妇。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为豪。……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隶,故因名之。其世世为豪。

秦穆公

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消首,灭狄豲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甲,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午独留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午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忍子研立,时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研至豪健,故羌中号其后为研种、及秦始皇时,务并六国,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渡。”

秦穆公以后,西北羌人迫于秦的愈加严重的军事压力,于是在原来的向外流动路线基础上,开始了更大规模、更远距离的迁徙,构成羌人历史及我国西北、西南民族史上的重要时期、当时有的向西发展,“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这支“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的羌人,即是“绝远未尝往来”的“发羌”、“唐旄”。

他们后来成为藏族先民一部分。有的则可能长途跋涉到了新疆天山南路,成为后来文献上所记载的“婼羌”的组成部分。也有少数可能北迁至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此外,还有大量羌人继续向西南移动.如越嶲羌、广汉羌、武都羌等。这些迁徙的羌人与当地原有的居民共同生活。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别,有的处河谷地带,有的据丘陵地区,有的则在深山密林之中,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他们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有的强大,有的弱小;或农耕,或畜牧;或与汉族同化,或与土著结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西南、西北地区民族日趋繁多,然而其中一些民族在语言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居住建筑、神话传说等方面,却有许多的共同点,并都可以从古羌人那里找到一定的线索,这证明了他们都与古羌人有着族源上的联系。

西汉初年,进入中原的羌人已与汉族融合;未进入中原的羌人,分布于陇西、甘南、河湟一带,“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

冒顿

汉初,匈奴单于冒顿强盛,臣服诸羌。汉武帝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汉武帝成功地截断了羌胡(匈奴)的联合,安定了西部边境,并利用羌人部落纷立互不统一之机,逐个击破羌人部落而征服了羌人,以至在羌中设立护羌校尉,以统治羌人。

在整个东汉时期,大大小小的羌族起义与东汉帝国几乎是终始的,波及到今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川北和山西北半部等广大地区。最后,护羌校尉段颍经五年奋战,“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羊等四十三万七千五百余头”,费用八十余亿,白骨相望于野。建宁元年(168年),段颖终于平定了羌族的起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羌人

魏晋时,西北的大行政区划略有变更,即将雍州陇西五郡及益州广汉属国的阴平划为秦州。从此,秦州包括陇西、南安天水(汉阳)、略阳、武都、阴平六郡,各郡或多或少有羌族杂居其间。

雍州包括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新平(治今陕西彬县)、始平七郡,其中冯翊、北地、新平、安定四郡的羌族最多。凉州包括金城、西平(治西都,今青海西宁市)、武威、张掖、西郡(治今甘肃永昌西北)、敦煌、酒泉、西海八郡,其中金城、西平二郡自古都是西羌的根据地所在。

此外,还有益州的汶山郡,在岷江两岸也是一个广大的羌族聚居区。以上与羌族有关的州郡的政治区域,由晋至北周变动不大。

河湟地区自遭东汉多次征剿之后,在曹魏时已经呈现一种户口离散、城乡凋零的悲惨景象。

姜维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西平人魏光领导郡内诸羌起兵,杀死西平太守严苞。明帝太和元年(227年),西平人麴英起兵,杀死临羌县令。景初二年(238年),烧当羌王芒中、注诣又起兵反魏。齐王正始年间(240年——248年),蜀将姜维出兵陇西,与曹魏争夺秦、凉二州的羌民,陇西、南安、金城、西平四郡的羌酋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率众万余落,叛魏附蜀,攻围城邑,连年不解。凉州著名的卢水胡酋治无戴也起来策应,围武都郡城。凉、秦二州因此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西晋以后,十六国中有半数以上的各部族政权统治过河湟地区,并在那里进行过多次残酷战争,这些对于羌民显然是不利的。前凉和后凉直接统治过河湟地区的东部(311年——397年)。前凉的王公贵族多兼任护羌校尉,直接统治羌民,把羌民编为军队,统率他们到各地打仗。他们强迫统治下的羌汉人民建筑宫殿,修理城郭,有时还强迫人民“徙石为田,运土殖谷”,因此引起劳动人民的普遍反对。

他们为了进攻秦陇,趁境内大荒、谷价踊贵之时,把仓里积蓄的谷帛借给人民,秋收以后,人民以三倍或加倍的谷帛纳还,其不能付此高利贷者,至于“簿卖田宅”。从此可知前凉统治阶级是如何剥削汉羌人民了。前凉在河湟地区建置的郡县镇戍很多,其中除旧置或改名的郡县不计外,西平郡的乐都和邯川戍,晋兴郡(治今青海乐都东南)的临津、临障、广昌、遂兴、罕唐、左南诸县,皆前凉时新建。

前凉占领河湟地区后,便强迫西海郡的羌民外徙,经过羌民的多次反抗,最后才把羌民安置在乐都一带。继前后凉后统治河涅地区的,就是南北凉。南凉为鲜卑秃发乌孤所建,初居廉川堡(今青海乐都东);攻下后凉的乐都、涅河、浇河三郡后,便迁都于乐都,不久又迁都于西平(今青海西宁)。

自利鹿孤继位后,南凉的政治有几个特点:第一、他们征伐河西的郡县时,经常掠夺那里的大批农民,移置河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第二、相反地把西平、湟河二郡精于骑射而拙于农业的羌胡三万多户,移置河西诸郡,以保卫疆界;第三、又把汉人分置在城镇之内,“劝课农桑,以供军国之用”;同时又设立一些学校,教育贵族子弟。这些作法对于河涅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显然是有利的。

乞伏国仁

当南凉衰微的时候(五世纪初),西秦和北凉又来争夺对河涅地区的统治。西秦为陇西鲜卑乞伏国仁所建,初居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他的继位者都金城,或都苑川西城(今甘肃靖远西南),或都谭郊(今甘肃临夏西北),后来又迁都于枹罕。乞伏国仁及其子炽磐攻灭南凉(414年)后,在河湟地区置凉州于乐都,商州于浇河,沙州于湟河,河州于枹罕,这都是羌人的分布地区。

从此可知河湟羌汉人民建设这一地区所付出的劳动是很大的。当西秦从东南方面攻灭南凉时,北凉王沮渠蒙逊亦率兵南下,攻取湟河、广武二郡。北凉匈奴人沮渠蒙逊曾出兵攻打西秦的乐都、西平两郡,但不久就退回河西。此后经十五年(431年),西秦被夏所灭,又八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此后,今青海西宁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属于北魏。

十六国及北朝时,西南部尚有一大国,即吐谷浑王国。此国的统治阶级,前期主要是东胡鲜卑,到了晚期贵族之中亦有拓跋鲜卑和匈奴赫连氏,而其所统治的部民,则主要是羌人。到了吐谷浑王国的晚期,慕利延立(436年),国势日衰。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拓跋焘出兵来伐,慕利延初奔白兰,继至西域,灭于阗王国。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凉州刺史史宁约突厥木杆可汗分道出兵攻吐谷浑。突厥可汗从北道入,击吐谷浑之贺真城;史宁由东道入,击树敦城,二城俱下,然后会兵于青海湖附近。此贺真、树敦二城当在青海湖北吐谷浑王夸吕所逃的南山附近。

北周于建德五年(576年)征伐吐谷浑后,河淳地区的郡县略复北魏旧时的形势。西魏在都州的广威县置浇河郡,隋大业五年(609年),伐吐谷浑,其王伏允奔西山。于是西海郡郡治移于吐谷浑国都之伏俟城,统县二:宣德、威定,皆在青海湖以西。

从前凉到隋代二百八十多年间,河湟羌民在各族政权的统治下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

羌族最古的主要分布区在青海东部的河涅地区。从前几千年起就向外迁徙,分布在黄河流域各地。在前四、五世纪时,又有大批的羌族从赐支河曲南下,向长江流域的上游迁徙,分为三支,就是武都地区的参狼羌、广汉地区的白马羌以及越嶲地区的氂牛羌。

直到现代,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各地的原有羌族绝大部分都汉化或藏化了,只有四川西北部松潘和茂汶羌族自治县还有四万三千多羌民保存着羌族原有的语言、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

羌族在汉代以前就从黄河上游的赐支河曲徙至岷江。从周到秦统治岷江上游诸族的主要是蚕丛所建的蜀国政权。这一政权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被司马错所灭,但其势力一直保持到秦末汉初。

隋唐时期的羌人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结束了十六国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羌族,由于历史上各代的迁徙,与汉族等的错居杂处,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一部分融合到汉族之中。

例如从魏晋以来,居住或陆续迁到雍、秦、凉三州一些主要城镇的羌民,已经逐渐汉化,融合到汉族之中。因此,到隋、唐时,羌族主要聚居地区已大大缩小。

隋朝疆域图

隋代初年,把北周在岷江上游和黑水流域所置汶、翼、扶、覃四州合为一州,初称汶州,继以此州“西夷交会”,改名会州,设一总管,统十一县,包括两万四千多户。从开皇九年(589年)会州总管姜须达的《通道记》以及十一县的名称考之,自杂谷脑以西并未设县,故知两万四千多户,没有包括大多数的冉駹在内,其中主要的部族是羌族。

唐代初年,分会州为松、翼、会三州。贞观年间改会州为茂州,以州北十二里之茂湿山得名。从武德末年到贞观初年,在松、茂二州设置两个都督府。松州都督府初时是为镇摄吐谷浑和党项,属陇右道。后来吐谷浑衰微,党项内属,始割属剑南道以备吐蕃。

茂州都督府初时的任务是内而统治羌民,外而镇摄西山八国,后因吐蕃内侵,始与松州联合,共御吐蕃。每一都督府之下管辖了若干正式的州县和非正式的羁縻州。茂州都督府最初只有一个正州,即茂州,管四个县,共三千三百多户,主要是羌民。

党项羌和吐谷浑境的羌族居于唐朝与吐蕃之间,所以在七世纪时,此两种羌民成为唐朝与吐蕃争夺的目标。

宋元时期羌人

唐咸通末,《敦煌行室遗书》第一册《张氏勋德记》残卷载:“河西劫复,犹杂蕃、浑,言音不同,羌、龙、温末雷威慑伏。”张义潮收复河陇之地,不久即为回鹘、吐蕃、温末、龙、羌等所据。宋为了对付西夏,便积极招抚西北羌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一月,灵州部送岁市官马,赂所过族帐物粗恶,羌人恚不受,知州、比部郎中张全操捕得十八人杀之,没人其兵仗羊马,戎人遂扰。上遣使资金帛抚赐其族,与之盟,始定。召全操下有司之,决杖流登州沙门岛”。因此羌人在宋朝正确的民族政策感召下,纷纷投附宋朝,从而削弱了西夏南扩的势力。

李宪

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乘西夏内讧之机,熙河经略使李宪等收回兰州,羌人降附甚多。为“固降羌之心”,遂建兰州城及各类堡垒。“城兰州及展置戍垒之后,羌人相继降附者已数万帐”。元符二年(1099年),设鄯州(青海西宁市)、湟州(乐都县),知州赵隆引湟水浇地数万顷;将军何灌开广利渠,溉田千顷,促进了生产,“羌豪信服,十二种户三万六千,愿比内陆”。

元代羌人微弱,近汉人之地大多已融入汉族;而近蕃人游牧之地又多融入番族,以后成为藏族;也有因受蒙古人统治而人蒙古族者。羌人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而影响很小,故史籍记载极少。

明清时期羌人

明代时,羌人仅有零星记载。明代设西宁、河州、洮州、岷州等卫,还“远番四卫”:安定、阿端、曲先、罕东。以统辖包括羌人在内的各个民族。如“罕东卫,在青海东北……以处西关别种”。这些羌人大多已被吐蕃所蕃,到民国时已成为藏族了。

《明史·西域二》:嘉靖八年(1529年),洮州、岷州的羌人和其他族共同暴动,攻临洮、巩昌,明王朝官吏曾比较了汉代赵充和段颎对待羌人的办法,最后认为“且剿且抚”更为适宜,次年二月“遣人开示祸福……抚定七十二族”。甘、青交界区的羌人,后多融合入汉族之中。

到今天,羌族人口约85000人(1978年),主要分布于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有一部分分居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川北等地。1990年,北川县有羌族58098人。几乎绝大多数不通羌语,全采用汉文、汉语(夹杂一些羌语词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