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治喘(哮喘)良方
小青龙汤
【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使用历史】约1900年。
【主要成分】麻黄,芍药,干姜,半夏,桂枝,炙甘草,细辛,五味子。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典型征象】面部青色或黧黑,咳嗽,喘息,痰多呈白色泡沫样。
【禁忌人群】阴虚干咳无痰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小青龙汤来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在我国民间和临床应用已有千百年历史。现在常用的中成药小青龙合剂,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基于小青龙汤提取精制而成的,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炎咳嗽、风寒水饮喘咳痰稀等。适合使用小青龙汤的患者,简单的来讲就是身体体表有寒,体内有水气。对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如果符合这个原则都可以用,都会有很好的疗效。
寒喘第一方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的文化氛围,因此很多方剂也留下了传统文化的术语。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是中国的四大神兽,其中的青龙,顾名思义,肯定同水有关系。因此,小青龙汤所治之病也与水相关,有发散风寒、分利水气的功效,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常用方剂。
《伤寒论》第40条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若噎,去麻黄加附子;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若喘,去麻黄加杏仁。
由上文关于小青龙汤的论述,可知“外有表寒,内有水饮”就是小青龙汤适应证的病机。水饮是指人体内非正常的水液停留,中医认为,患者体内素有水饮内伏,如果没有外来风寒的引动,在人体阳气能维持水液正常代谢的情况下,这种内伏饮邪不能为害。但是一旦外感风寒,阳气在抗邪的时候,里阳不足,阳气不足以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那么体内素有的水饮就为出来为害,人就会出现咳喘,形成“风寒客表,水饮内停”的病证。小青龙汤所治疗的咳喘,必须伴有咳吐色白、量多、清稀、呈泡沫状、如蛋清样半透明黏痰的特征。此外,患者还常有短气、憋闷、窒息感,重者则不得平卧。患者的脸色通常发黑,面部有水肿现象。
现在心下有水气的情况很多,出现这种情况,使用小青龙汤的效果非常好。需要注意的是,小青龙是咳喘急性发作时的救急之药,药力较猛,不可久服多用,一般服用不要超过5副。一旦病情缓解,就应改用苓桂剂(如苓桂术甘、苓桂杏甘、苓桂枣甘、苓桂薏甘、苓桂味甘汤等)温化寒饮,以善其后
感冒后咳嗽
在生活中,感冒很常见的疾病,从西医的角度看,感冒是由人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中医认为,感冒是人体感受风寒暑热等外邪引发的疾病,邪气多从皮毛或口鼻而入,轻者常见鼻塞、流体、喷嚏、头痛、恶风等症,情况严重的则会有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等症。虽然感冒是个小病,但也不能小瞧了它,因为各类感冒在治疗痊愈后,咳嗽的症状可能会存在很长时间。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通常一次感冒后会令原有病症发作,并变得更加严重。
而小青龙汤对感冒后久治不愈的咳嗽有特别的功效。尤其是现代人滥用抗生素,很多人在治疗感冒的时候多以消炎为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抗生素为寒凉之品,如果不辨体质虚实、不分病之寒热而直接投药,表征可能会得到遏制,但寒邪未解,脾阳又伤,脾主运化,脾失其主,则水湿内聚,因此出现咽痛、咳嗽。而且,患者本就是风寒感冒,如果再输液,水液无法运化聚集到胸腔。小青龙汤可有效驱寒逐水,避免因输液造成饮停,正对病机,所以小青龙汤对感冒后久治不愈的咳嗽能有理想的效果。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医学上将它定义为一种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疾病,以气流受阻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通俗地来说,哮喘就是反复地、发作性地咳嗽、喘憋。其中的“哮”就是喉中有痰呜声,“喘”是指呼吸急促,《素问·奇病论》将其描述为“喘息气逆”。二者都为呼吸道的疾病,合称为哮喘。对于阳虚体质者的哮喘,利用小青龙汤合剂有一定的缓解治疗作用。
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之证。方中的麻黄能够温肺散寒,还有平喘之功;桂枝辛温解表,并可温通血脉,散寒逐瘀;法半夏性温,有燥湿化痰的功效;细辛和干姜都属于温里药物,既能助麻黄、桂枝温散风寒,又能补阳驱寒;五昧子敛肺滋肾,凋营卫,实腠理;炙甘草可益气补肺,有一定的止咳平喘作用。全方组合能温散风寒,温化寒痰,温补阳气,对风寒诱发的阳气虚弱者的哮喘有宣肺平喘之功。即便没有哮喘,那些平时容易怕冷、打喷嚏、流鼻涕的人吃了此药,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小青龙汤用来救急很有效,改善身体体质却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患者用于调养体质,可咨询医生后选择药力不太猛的中药慢慢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