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仁”扮演者陈强在山西(上)——寻踪抗战期间西北战地服务团在晋察冀边区的足迹系列之一

(2016年我在吉林省长春市长影博物馆所拍)

(左一为电影白毛女中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指示以抗日军政大学二期四大队部分学员为主于1937年8月中旬在延安组成西北战地服务团为中国综合性文艺团体。简称“西战团”。主任丁玲,吴奚如。
在抗战期间西战团曾经两次奔赴抗日前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活跃在广阔的抗日前线。他们的工作,在为抗日战争服务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样是特殊而重大的。

第一次时间较短,我用了数年时间重点寻踪西战团在晋东北地域的足迹。本文着重讲述第二次奔赴前线的历史。
西战团由副主任周巍峙带队,离开延安出发,第二次奔赴抗日前线,并于1939年1月3日抵达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此后西战团一直活跃于晋察冀边区。
1940年前后,西战团的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平山、唐县、完县等地和山西省繁峙、灵丘、代县、应县等地开办了三个“乡村艺术干部训练班”,为地方培养了数百名文艺宣传骨干。他们还同其他剧社一样,深入农村,帮助组织和辅导村剧团。

1944年4月初,西战团奉命调回延安。1945年初,鲁迅文艺学院戏剧音乐系的贺敬之、丁毅参与修改并最后完成了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
陈强在《白毛女》中饰演黄世仁,后来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于1951年3月11日在国内上映,后在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得特别荣誉奖。

1942年春,他们根据军区的指示,选拔了10余人组成了“武装宣传队”,到平山、繁峙等县潜入敌人的据点附近开展对敌宣传演出。
这10多人有后来著名的导演凌子风和崔嵬,演员陈强,拍摄《开国大典》新闻照片的陈正清等人。
(2020年我寻踪西战团旧址所拍)
1942年8月,武装宣传队到了山西省繁峙县开辟工作,他们当地住在繁峙六区,白天隐蔽在五台山西台顶的寺庙里,有时隐蔽在两个人迹罕至的小山村白家岔和窑子沟。晚上就去敌占区和游击区平川对日伪军开展政治宣传攻势,并且向当地的广大民众演出抗日文艺节目,鼓舞民众的抗日热情。
1942年10月,武装宣传队中的陈强和凌子风几个人到了繁峙县宽滩村,准备晚上在此为当地群众演话剧,为防止岩头鬼子据点偷袭会场,六区区长王民选特意让宽滩村和南边的辉峪村派出几个民兵带枪到沟口处关注岩头据点的动态。若是敌人敌人出动,枪响为号。

据那夜曾经看过话剧的聂文父亲回忆,那天在宽滩村搭起了台子。晚上演的戏他已经无法说出详细情节,只是记得大概,下面就是他的讲述:“
时隔几十年了,我现在只记得剧情大致就是鬼子下乡抢了一个妇女进炮楼,然后给糟蹋了。然后鬼子又把这妇女赏给了汉奸。结果这个妇女竟然是这个汉奸的媳妇。那个妇女跟汉奸打了起来,汉奸羞愧难当。那个鬼子又来了,汉奸举枪就把鬼子打死了,然后拉着媳妇一起去投奔八路军。最后找到了八路军,把枪交给了八路军。
当时演完后把不少场下的群众看哭了,有几个在鬼子据点干活或者当伪军的人更是哭的死去活来,表示一定要把孩子拉回来,不再给鬼子卖命。
当时演八路军的就是陈强。不过当时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过了十几年后县城里演电影《白毛女》。我看到里面的黄世仁跟那个演八路军的人很像,我就听别人说演黄世仁的这个演员当初是八路军,当年在咱这里演过戏,这时我才知道他叫陈强。”
这时突然离此三里路的沟口响起了枪声,在这空旷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一下子就牵动了人们那敏感的神经。
“不好了,鬼子来了,快掩护群众撤离。”宣传队队长快速说道。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群众与宣传队是否能安全撤离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