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红旗渠拾情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五十六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发表并获奖。

2016年6月26日一大早,我们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色工程·感恩行动”论坛的100多名代表在安阳迎宾馆门口登车,由中国萧军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带领,前往林州市参观红旗渠景区。

   早在1993年9月,我曾与著名青年作家常文理受《东方艺术》杂志社姚金成主编的委派,到林县采访。

  

1993年9月22日下午,我们从郑州出发,夜宿林县林虑宾馆308房间,见了林县县委宣传部的李科长,并和林县著名作家崔复生长谈到凌晨1点多钟。9月23日,林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运山接受了我们采访,并派办公室刘主任将我们送到史家河,采访了王发水、郭双成、郭起福等著名企业家。

   1993年9月27日下午,史家河企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王发水派人派车,领我们参观游览了红旗渠的青年洞,我们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一线天,游了凌云亭、神仙路、凤凰台、聚仙洞、双龙洞、修行洞等景点,返回时又参观了红旗渠分水闸和红旗渠纪念馆。那时的红旗渠纪念馆只有几间平房,陈列了一些纪念品。

   土生土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太行山的林县人民的作家崔复生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写道:“你见过太行山吗?它在地球上屹立了亿万斯年,无数次的地壳运动,无数次的大地裂变,无数次的日锤月锻,无数次的雨蚀风化,坚韧,坚毅,坚强,坚定,这就是太行山的性格,这也是世世代代与太行同在的林县人的脾气。”

  

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河南林县红旗渠。红旗渠开辟难度非常大,所以人们把它和中国的长城及埃及的金字塔等七项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据介绍,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于1960年2月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的,它的总长近2000千米,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漳河水入林县,渠高约4.3米,宽约8米,引水量约18.3立方米/秒。整个工程持续了10个春秋,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640万立方米,用工14000多万个。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把所有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的话,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全县形成了引、蓄、提相结合的水利网,建水库、池塘400多个,建中小型水电站80多个,灌溉面积40万亩,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并提供了工业用水。

  

古有“愚公移山”的故事,现有林县人开辟“红旗渠”的精神,这条人工天河向世界展示了林县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闪烁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

   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世界奇迹中的奇迹。

   现在的林县改成了林州市,我们上次看到的分水闸和红旗渠纪念馆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分水苑风景区,这里是一处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距市区18公里,位于林虑山北部向东分支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凹腰处,原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这里各景点排列有序,规划严整,翠柏簇拥,渠水奔腾。真可谓"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分水苑牌楼"是红旗渠风景区的第一景,也是进入分水苑风景区的大门,为仿古式山门牌坊,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设计,林州市红旗渠施工队承建。1994年3月破土动工,同年7月主体工程告竣,共投工日2000多个,投资10万余元。正门高8.5米,两侧门高 6.5米,总宽度10米,整座牌楼由4根直径0.7米的褐红色圆柱托起,正、侧门全部用棕黄色琉璃瓦封顶。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正门座斗枋正立面是片金跑龙彩画,下口枋立面是草龙和玺彩画。绘画精细,制作精美; 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民族风格,古朴典雅;结构精巧,造型秀丽。

   2014年5月1日,红旗渠纪念馆新馆隆重开馆。

  

10年修渠,荒岭秃山头见证了一代红旗渠人奋战太行;两年改造,红旗渠景区目睹了当代红旗渠人扮美太行。现在的红旗渠畔争奇斗艳,处处芳菲,一代人的梦想实现了,又一代人的梦想开启了……

   2011年4月,经20余年滚动发展的红旗渠风景区迎来了第14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被国家红办命名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此为契机,红旗渠风景区迅速启动了整体升级改造项目,并列入安阳市“十大文化旅游工程”和林州市“旅游重点建设工程”。

   建就要建成最好的,改造就要改造成5A级的,要请全国最好的规划设计单位来规划设计红旗渠风景区整体升级改造项目。当代红旗渠传人们本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立即联系了多家在全国具有甲级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分别反复沟通,多次实地考察,同时逐级汇报,最终确定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来规划设计,由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完成布展。

  

2011年底,红旗渠风景区整体升级改造修建性详规文本完成。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线,突出“红色旅游”的主题概念,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丰碑,以国家5A级旅游区为建设目标,到2014年将红旗渠景区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的四个功能区,即红旗渠纪念馆展览展示及红色培训教育区、分水苑中华水利科普展示园区、青年洞艰苦创业体验区、络丝潭生态休闲区。通过战天斗地的历史事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鲜活生动的真实资料、图片、实物、场景的展示,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并实现红绿结合,打造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的5A级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规划总面积49.31公顷,总投资1.5亿元,主要工程包括:新建红旗渠纪念馆、分水苑景区及基础配套设施、中华水利科普展示园区、青年洞主入口廊桥——游客中心、青年洞连线景观工程、青年洞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等。

  

布展设计同步完成,总体设计定位突出历史性、史诗性、时代性和永恒性,展览展线构想从“鲜明而震撼的点题”入手,经“回溯历史的简明铺垫”、“核心与灵魂”、“庄严神圣中的升华”、“对比中的总结概括”,至“汇聚中的辉煌呈现”结束,通过序厅和五部分展览主题,为游客营造再现历史、触摸历史、穿越历史、对话历史的效果与氛围,激励鼓舞游客不断开拓进取走向新的辉煌。

   在推进规划设计的同时,红旗渠当代传人们发扬红旗渠精神,一方面自筹资金,一方面向银行贷款、项目申请,截至2012年3月底所需资金全部到位。勇于有梦才能实现梦想,红旗渠风景区整体升级改造的梦想向着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2年4月,新建红旗渠纪念馆室外土石方工程和红旗渠青年洞旅游道路、廊桥——游客中心、连线景观等工程先后开工,各参建单位严格工程质量管理,严抓工程进度推进,将全部力量集中到了工程以最快速度推进上来。截至2012年底,完成了纪念馆主体框架结构封顶,完成了青年洞廊桥——游客中心钢结构主体安装,完成了青年洞旅游道路路基、挡土墙及护坡工程,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2013年,为最大程度地减小S228省道改线与分水苑工程交叉施工相互影响,在青年洞工地召开现场会,将力量调整集中到了青年洞相关工程推进上来,会议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树立时间观念,实行台账管理,严格例会督察,落实奖罚措施,各项工程全速推进。通过再加压再加速,青年洞所有工程项目经受了“五一”的考验,“十一”正式投入运行。

   青年洞相关工程完工后,他们审时度势,再转战场,针对上级要求快、施工队伍多、交叉影响大等问题,制定了“工作不论点,问题不过夜”、“吃住工地,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等措施。2014年2月19日,组织召开誓师大会,各参建单位举手宣誓,工队人员上足,机械开足,指挥部坚守工地强化协调,监理单位加强监管全力支持,工程推进进入冲刺阶段……

   10年修渠,历经艰难险阻;两年改造,克服重重困难,梦终于圆了……

   两年后,一条红色飘带舞在了太行山腰——青年洞廊桥及游客中心,红旗渠形态的延伸,红旗渠精神的升华,采用全钢结构,底部架空,局部悬挑,跨过公路一直延伸到山上与红旗渠相连。廊桥长350米,基底面积3232.66平方米,投资约3000万元。

  

两年后,一道蜿蜒连线引来了步步景观——青年洞连线景观,包括雕塑小品5组,景观台9个,游船码头6个,旅游厕所3个,投资2000万元。

   一座磅礴展馆映在了天河之旁——红旗渠纪念馆新馆,建于红旗渠一干渠外缓坡之上,为半地下建筑,整体形态犹如舞动的红色水渠,前段悬挑在一干渠之上,通过景观视窗可俯瞰整个分水苑景区,投资5000万元。

   他们还建成了青年洞景区生态停车场1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余辆大车和280余辆小车停放;建成了青年洞至络丝潭旅游道路2000余米,沿渠游览路线总长达3369米,是原来600米的5倍之多。建成了分水苑景区生态停车场18000平方米;建成了门前广场6500平方米;建成了集票务服务、医护、保卫等多功能的游客服务中心900平方米;建成了轴线水平面景观及演艺广场15000平方米。同时,收集纪念馆布展文物共87项,其中实物类文物1500件,资料类文物200余件。新建成的分水苑景区占地500亩,面积扩大了8.3倍;纪念馆新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515米,分别是老馆的9.2倍、8.7倍和1.6倍。新馆集图片300张,实物1000件,展柜15组,雕塑9组,灯箱5组,投影2组,场景4组,沙盘2组,真实山体塑型1290平方米,触摸屏6组,电子签名1组,振动平台1组,运用空间环境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多媒体艺术、图片艺术、场景模型艺术、影像艺术八大手段来展示展览。

   以纪念馆新馆开馆为契机,红旗渠风景区奋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区,争创国家级标准化景区,勇挑红旗渠当代传人重担,续写红旗渠跨越发展新的传奇。

  

当年修建红旗渠时,他们的劳动工具就是两只手、一只镐,或者一根绳索,一根钢钎。困了天当被,地当床,饿了挖野菜、啃干粮,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没有水泥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制,出现了“铁姑娘”、“青年团”、“神炮手”、“凌空除险队”等动人事迹,连小学生放学后都要捎上块石头送到山上,真是全民皆兵,万众一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们沿阶梯走上去,红旗渠赫然出现在面前。水渠依山而建,缠绕山体,水流渠中,左盘右旋,迂回曲折,穿行于群山之中,前不见水源自何处,后不见水流向何方。每走几步,呈现在面前的山姿不同,渠道不同,风景也不同,可谓是景随步移,一步一景了。

   渠水似流非流,乍一看似一潭死水,缺乏生机,细看,水流缓慢,没有波澜,没有漩涡,无声无息,昼夜不舍。或许,这是一种境界吧,如狂风暴雨有其威猛,润物细雨有其妙趣,各有千秋;又如豪放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婉约词握红牙拍板,歌“杨柳风岸晓风残月”,各具魅力,无所谓孰优孰劣。任何艺术都有多种流派,才会有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繁荣。红旗渠奇特之处在于,外表粗犷豪放,如狂风暴雨,流水却柔和婉约,似润物细雨,集豪放和婉约二派风格于一身,少有。

   流水缓缓,便有了另一番妙处,清澈明净,平如镜面,倒映石壁,倒映天空,石壁铁红,天空湛蓝,红蓝处于一渠水中,色彩鲜明,如画。偶尔,石壁上一棵没有凋零的青松,探出头,随风摇曳,倒映水中,画面有了动感,有趣。

   红旗渠是一条英雄的渠,文化的渠,历史的渠,伟大的渠。

   红旗渠两岸有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名胜遗迹还有很多,几乎每走一步都可能踏上一个典故,如果详细说来,可以著一部厚厚的书。

   我们慕名拜访红旗渠的时候,只见人造天河绕山腰,碧波映蓝天。山山相连,像一本小说不再平铺直叙,主人公的命运扯出了悬念。渠蜿蜒,路蜿蜒,水与路紧紧揉在一起,像两根扭着劲的绳缠在山脚。渐渐看见山崖陡峭,山势崔巍,乔木、灌木用不同的颜色把山野浓妆艳抹。

   红旗渠流在田园诗里。

   红旗渠流在山水画里。

   诗里画里的红旗渠古老而又青春,内敛而又张扬着生命力。

   当我们登上凌云亭,只见山腰白云缭绕,有的从容,有的急促。我们脚下的红旗渠在奔流,在歌唱,渠水流经青年洞,奔腾而下,摸爬滚打一番,立马成了壮汉,有了宽阔的胸怀,雍容的气度,和跋涉千里不知疲倦的豪迈精神!

   难怪林州人民说,红旗渠里流的不是水,而是一渠粮,一渠油,一渠喜欢泪,一渠庆丰酒。五十多年过去了,红旗渠以她的无比巨大的魅力和无限的激情,把林州市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挥洒成了一片锦天绣地。

   今日之林州是何等的美妙啊!到处生机勃勃,满眼蓬勃向上。无论是林州人还是外地来客,尤其是我们这些外地人到林州来的,我们无论是在大地上行走,还是在高山上攀登,无论是沿着红旗渠赞叹,还是面对太行山思索,我们时刻感觉到当年开凿红旗渠的炮声仍在耳畔轰轰隆隆地回荡着,铁锤仍在丁当作响,那大山压不倒他们,他们却要压倒大山的千军万马仍未散去,红旗渠似乎仍未修完,红旗渠还在继续修建之中。

   这就是今日之林州!今日林州是今日之河南、今日之中国的一个缩影。巍巍乎,峨峨乎,林州的山水间激扬着一种浩然之气。此山,此水,此情,此景,令人兴奋着,感奋着、振奋着,大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诗人般的赞叹:这里有一种精神,这里凝聚着民族魂!

  

当年我们采访过的姚村镇史家河企业集团总经理王发水,就是一个用小推车为红旗渠推过上千方石料、对小推车一往情深的“老太行”。他曾经对我们说:“俺林县人推小车有个脾气,只要你前边的一停下来,后边的非放到你前边不可。这就叫做:林县人生性犟,后边来的前边放。”

   红旗渠是被“连年大旱”逼出来的,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连1960年的大年都没有过完就走出家门,开赴太行。那场面曾是何等的壮观啊,夫妻并肩,父子同行,几代人走在一支队伍里,全家人编在一个施工队,锣鼓喧天,红旗漫卷,尘在飞,土在扬,不是去打仗,胜似上战场。

   我们在红旗渠纪念馆里看到了几十种野菜和树叶的标本,这些标本完全可以视作是当年修渠民工们肠胃的展示。当今天的少先队员们面对那些苦涩的米谷菜、红萝卜缨、车前子、灰灰菜、麻丝菜、桑叶、柳叶、红薯叶,瞪大吃惊的眼睛的时候,他们用自己所学过的数学公式,是无论如何也计算不出修渠的先辈们是怎样地把这些低热量的野生植物转化成巨大的能量的。

   这能量留给后世子孙一个镌刻在山崖上的神话。牛岭山东边的那座号称“小鬼脸”的险峰是如此地青面獠牙,而由300名青年男女组成的突击队却硬是笑着向它走去,他们硬是要在“鬼脸”上打出一条隧洞。只要这个窟窿戳通,红旗渠就可以前进616米。前边是险峻的你永远也感动不了的峭壁,后边是冷酷的冰冻三尺的悬崖,突击队腹背受敌。风钻每掘进1米,就要磨秃133个钻头。青春,一寸寸地磨损,隧洞,一尺尺地推进。青年们吃在洞中,住在崖下,当千家万户春节的鞭炮声噼噼啪啪炸响的时候,他们却在山上用双手创造的“炸药打炮眼”的轰轰隆隆的交响乐中欢度自己的“红旗春节”。当500多个太阳被他们送去又迎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太行山的肚子里掏出15400立方米的石头的时候,当我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郭沫若亲笔题写的“青年洞”镌刻在隧洞上方的时候,青年们来不及认真地欣赏一番自己的杰作,便悄无声息地扛起铁锤转战下一个工地去了。

   整个太行山壁全是英雄们的雕像。

   啊,林州人,可亲可敬的林州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林州人啊!

   啊,红旗渠,可歌可颂的红旗渠,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啊!(郭进拴)

(0)

相关推荐

  • 人工天河红旗渠,震惊世界的“水长城”

    原文地址:人工天河红旗渠,震惊世界的"水长城"作者:嘉美猫 半山腰形似公路的就是红旗渠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人们的认知中,无论江河溪流,均是由山顶至山 ...

  • 随笔||红旗渠

    红旗渠 今天,从安阳来到林州,欢快地行驶在林州红旗渠大道上,直奔"人工天河"--红旗渠而去. 林州,就是过去的林县,1994年由林县设立林州市. 林州,被太行山四周合围:西侧是城墙 ...

  • 【赣雩文艺】作者:葛志辉《人工天河——红旗渠》总第753期⑤2020年第323期⑤

    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本公众号欢迎广告投放和热心赞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人工天河--红旗渠 作者:葛志辉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 ...

  •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造福百姓,为何却遭村民不断告状?

    俗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民族,中国人民也向来敢于突破陈规,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从古至今,中国的伟大成就数 ...

  • “人工天河”红旗渠:10万人耗时10年,用双手修出世界第八大奇迹

    没有红旗渠之前,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有这样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民国九年大年三十,任村镇桑耳村老汉桑林茂像往常一样,不到五点就起床,挑起水桶到七里外的黄崖泉去取水. 村里别说河里无水,连水井也已干透见 ...

  • 再读红旗渠:那不只是一条引水的渠

    大河报记者 高志强 通讯员 高晓锋 阅读提示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去红旗渠.掐指算来,这些年加起来至少也有十几次,只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自始至终我心里明白:每个奔红旗渠去的人 ...

  • 郭进拴|大别山拾情

    [郭进拴原创]大别山拾情大别山神奇秀美,主峰耸立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承载着华夏子孙的心弦,尽现风流:流传着美丽动人的故事,彰显魅力.与大别山一脉相承的志仁小道集幽.奇.秀.美为一体.它山峦重 ...

  • 郭进拴|雨花台拾情

    [郭进拴原创]雨花台拾情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历史洪流中,雨花英烈群体是什么样的形象?他们的思想发生过怎样的转变,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近日,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创作的纪实文学 ...

  • 【总第251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红旗渠拾情》

    [郭进拴原创]红旗渠拾情    1993年9月,我与著名青年作家常文理先生受<东方艺术>杂志社姚金成主编的委派,到林县采访.    9月22日下午,我们从郑州出发,夜宿林县林虑宾馆308房 ...

  • 郭进拴| 长白山拾韵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 ...

  • 【总第362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生态公园拾情》

    [郭进拴原创]生态公园拾情     在雨中,我站在市政大厦4楼的窗口,遥望对面的湖滨生态公同,是烟是雾,辨识不清,只见灰濛濛一片,把偌大的生态公园,裹了一个严实,使她越发显得神秘莫测了.  渐淅沥沥的 ...

  • 【总第266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生态公园拾情》

    [郭进拴原创]生态公园拾情        在雨中,我站在市政大厦4楼的窗口,遥望对面的湖滨生态公同,是烟是雾,辨识不清,只见灰濛濛一片,把偌大的生态公园,裹了一个严实,使她越发显得神秘莫测了.    ...

  • 【总第215期】【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 阿里山拾情》

      应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委会之邀,我与来自大江南北的50多位文朋诗友,相聚深圳,经香港.泰国中转停留,终于拿到了"必经第三地"的赴台入 境签证,踏上了难忘的"台湾之旅&q ...

  • 【总第1439期】郭进拴|情溢鹤鸣湖

    [郭进拴原创]情溢鹤鸣湖 我曾游过"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茫茫千顷.气象万千的太湖,我也曾两次畅游.西湖,我曾经踏着苏堤端详过她那动人的姿容,孤舟深夜三潭上看过印月.至 ...

  • 郭进拴丨平湖落日别样情

    平湖落日别样情 我曾游过"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茫茫千顷.气象万千的太湖,我也曾两次畅游.西湖,我曾经踏着苏堤端详过她那动人的姿容,孤舟深夜三潭上看过印月.至于平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