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江明作品大全:南朝往事[纪江明]
纪江明作品大全:南朝往事[纪江明]
简介:
吕步坑窑址位于莲都区吕步坑村西侧社山的东北坡、西北坡。始烧于南北朝(六朝),至唐晚期衰落。两条窑床都是斜坡形长窑,通称“龙窑”,其中一条窑床长40.5米,宽1.5米,坡度为11°。从窑具分析,吕步坑窑采用叠烧法。出土的器物主要有碗、盘口壶、盆、灯盏、砚台等。器物胎骨较粗大,釉色有青褐、青灰、黄绿等。从胚釉和火候来衡量,都表明吕步坑窑制作技术上的逐渐进步。吕步坑窑址是瓯江中游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瓷窑址,堪称“中国青瓷第一窑”。
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八月的一天下午,骤雨初歇,云散天霁。在溪水微涨的埠头边,南司马作揖与詹司马告别,匆匆走上早已停在松阴溪边的木船。不远处的堰坝工地上,石匠们又开始忙碌开了,铁锤敲钎凿石的锵音和负重抬石的吆喝声,一波接着一波,充实着溪床上空。
木船沿着松阴溪顺流而下,在与龙泉溪汇合处折向北,溪面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南司马从船舱里出来,在船头站立。两岸青山含黛,天空澄碧如洗,溪水和缓,船行如履平地。
南司马的心情却不平静。三年前,励精图治的梁武帝萧衍为巩固南方统治,派詹司马到松阳县东乡,开发碧湖平原。自西晋未年衣冠南渡以来,陆续有人口迁徙到此,碧湖平原西南高,东北低,坦荡如砥,适合拓垦,却严重缺水。詹司马一番踏勘,决定在碧湖平原西北处的松阴溪上筑堰坝,拦溪水入平原。历经周折,费时两年,受白蛇过溪启发,詹司马屡败屡战才找到筑堰办法。筑堰的同时,要开挖贯穿平原的堰渠,詹司马一心不能两用,向梁武帝请旨求援。
南司马奉旨前来,职在开挖一条从堰坝贯穿碧湖平原的堰渠。朝廷号令一出,松阳县所属的永嘉郡集全郡之力,征集民工到碧湖平原。随着民工从各地涌来,后勤保障成了重中之重。粮草由朝廷、郡、县调度,可保无虞。钎、锄和箩筐、畚箕等凿渠的工具,可就近解决,让南司马头疼的是民工们吃饭的餐具和生活的用具。民工们大部分来自外地,且都是强征而来,心中充满了怨气,无处排遣,就发泄到了餐具和用具上。加之从松阳县调运过来的碗、钵、罐、盏、壶、缸、盆等陶瓷制品,烧制粗鄙,胎质疏松,不堪久用。
南司马到堰坝现场是与詹司马商量,如何破解餐具和用具易损难题。民工怠工,有军士监督;餐具、用具损毁,却不能责罚,否则,民工心中怨气郁结,形成涙气,到时揭竿而起就麻烦了。
“南老弟,你这是身在埠头,却不知去哪里挑水啊。”詹司马比南司马早两年到碧湖,走遍了整个平原,对乡情了然于心,“你不是在上阁吗,找纪贞锋纪处士,不就迎刃而解了?”
船到上阁埠头,南司马未等艄公插好篙,一个箭步下了船。詹司马说得对,自己绞尽脑汁,却挑水找不到埠头,南司马腹诽着自己。挖渠的民工分成几个段区,散落在平原上。南司马的行营就驻扎在上阁村边,居中协调一应事务。
“纪老哥,又来叨扰你了。”南司马步入纪家宅院时,纪贞锋正在中堂与2岁的孙子纪丁施戏耍,儿子纪里诚夫妇侍立在一旁。
“见过南大人。”纪贞锋一家要给南司马行跪拜礼,被南司马阻止了。
南司马有一阵子没来纪贞锋家了。一年前,选择行营地时,詹司马建议在上阁驻扎。一是上阁临大溪,船行方便,二来上阁是碧湖平原建村最早的,村民谙熟碧湖的乡土风情,可起到“向导”的作用。事实正如詹司马所言,上阁始祖纪亨僴,世居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于吴天纪二年(278)任临海郡签判。吴天纪三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市),一举灭吴。纪亨僴“因见栝苍山水清秀,灵地毓人,遂卜居城西义靖乡宝合里上富(今上阁村)”。200余年的耕读传家,纪氏在上阁繁衍生息,已形成了一个宗族自治的村落。纪贞锋是村中大户人家,拥有大溪沿岸广阔的山林和田地。南司马刚进驻上阁时,纪贞锋代表上阁村倾力襄助,帮忙不少。
“不知纪老哥可有主意?”南司马把心中的烦恼事说与纪贞锋后,端起茶碗,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喝了一口茶,轻声地问。
纪贞锋闻言,沉吟了一会儿。南司马驻扎上阁,纪贞锋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堰渠开通,村西的大片田地可旱涝保收。当初始祖卜居上阁,前依大溪,后靠广袤的平原,但没想到,田地上的水源匮缺,一旬不下雨,地就干坼得尘土飞扬,只能从大溪挑水灌溉。堰渠开通,可谓让远水解了近渴。忧的是,行营的驻扎,大量民工麇集上阁,严重影响了纪氏族人原本平静的生活。地里的农作物未到成熟期已被掳掠大半;放养的鸡鸭经常不翼而飞;山地上的树木、毛竹更是成了堰渠工地上随用随取的东西。族人们意见纷纷,但碍于挖凿堰渠是朝廷之举,敢怒不敢言,几次到纪贞锋面前发牢骚。纪贞锋费尽了口舌,对族人晓知以大家小家之义,才安抚住大家躁动的情绪。
事实上,此番修渠,纪贞锋付出的最多。首先被县里劝捐出了一大笔钱钞,还把刚盖不久的一幢宅院腾给官府办公、住宿,田中作物、山地林竹就更不用说了。此番南司马找上门,嘴里说是来咨询,纪贞锋猜测他肯定得到了相关讯息。既然不可逃避,那就干脆直接面对就是了。
“南大人你找对人了,老可有一片族山,山上有一座土窑,可烧制各色餐具和用具。”纪贞锋放下茶碗,爽快地说,“大人手中的茶碗,就是窑里烧的。”
纪里诚遵从父亲吩咐,领南司马前往窑山。临出门时,南司马心中感喟连连,纪贞锋及其族人为修堰渠做出的贡献,他是非常清楚的,但他又不能多说什么。在与纪贞锋揖别时,南司马低声说:“纪老哥,你孙子天庭饱满,前途不可限量。”南司马此话说得很轻,只有纪贞锋听得到。不过,他正为失去窑山而郁闷,未放在心上。34年后的梁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孙子纪丁施任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这是题外话。
纪里诚领着南司马在埠头上船,一路往北,再折向东,溪面越来越宽阔。远远地望见两岸青山夹峙,左边山峰森然如列,壁立如嶂。右边山包绵延,和缓起伏。
纪里诚指挥船家在溪右边的山包边埠头停靠,率先下船,把南司马扶下来。南司马站在埠头往北岸眺望,一眼就看到对岸山上,有一石面壁兀立,状若癯僧。南司马缓步登上山包,举目四望,但见山包连绵起伏,山上林木森森。从山上往下走,来到半山坡纪里诚的土窑前,正赶上一窑陶瓷出窑。南司马拿过一只碗,掂了掂,嘭地扔到地上,碗在地上翻了两个滚,完好无损。
“就这里了。”南司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简介:
吕步坑窑址位于莲都区吕步坑村西侧社山的东北坡、西北坡。始烧于南北朝(六朝),至唐晚期衰落。两条窑床都是斜坡形长窑,通称“龙窑”,其中一条窑床长40.5米,宽1.5米,坡度为11°。从窑具分析,吕步坑窑采用叠烧法。出土的器物主要有碗、盘口壶、盆、灯盏、砚台等。器物胎骨较粗大,釉色有青褐、青灰、黄绿等。从胚釉和火候来衡量,都表明吕步坑窑制作技术上的逐渐进步。吕步坑窑址是瓯江中游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瓷窑址,堪称“中国青瓷第一窑”。
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八月的一天下午,骤雨初歇,云散天霁。在溪水微涨的埠头边,南司马作揖与詹司马告别,匆匆走上早已停在松阴溪边的木船。不远处的堰坝工地上,石匠们又开始忙碌开了,铁锤敲钎凿石的锵音和负重抬石的吆喝声,一波接着一波,充实着溪床上空。
木船沿着松阴溪顺流而下,在与龙泉溪汇合处折向北,溪面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南司马从船舱里出来,在船头站立。两岸青山含黛,天空澄碧如洗,溪水和缓,船行如履平地。
南司马的心情却不平静。三年前,励精图治的梁武帝萧衍为巩固南方统治,派詹司马到松阳县东乡,开发碧湖平原。自西晋未年衣冠南渡以来,陆续有人口迁徙到此,碧湖平原西南高,东北低,坦荡如砥,适合拓垦,却严重缺水。詹司马一番踏勘,决定在碧湖平原西北处的松阴溪上筑堰坝,拦溪水入平原。历经周折,费时两年,受白蛇过溪启发,詹司马屡败屡战才找到筑堰办法。筑堰的同时,要开挖贯穿平原的堰渠,詹司马一心不能两用,向梁武帝请旨求援。
南司马奉旨前来,职在开挖一条从堰坝贯穿碧湖平原的堰渠。朝廷号令一出,松阳县所属的永嘉郡集全郡之力,征集民工到碧湖平原。随着民工从各地涌来,后勤保障成了重中之重。粮草由朝廷、郡、县调度,可保无虞。钎、锄和箩筐、畚箕等凿渠的工具,可就近解决,让南司马头疼的是民工们吃饭的餐具和生活的用具。民工们大部分来自外地,且都是强征而来,心中充满了怨气,无处排遣,就发泄到了餐具和用具上。加之从松阳县调运过来的碗、钵、罐、盏、壶、缸、盆等陶瓷制品,烧制粗鄙,胎质疏松,不堪久用。
南司马到堰坝现场是与詹司马商量,如何破解餐具和用具易损难题。民工怠工,有军士监督;餐具、用具损毁,却不能责罚,否则,民工心中怨气郁结,形成涙气,到时揭竿而起就麻烦了。
“南老弟,你这是身在埠头,却不知去哪里挑水啊。”詹司马比南司马早两年到碧湖,走遍了整个平原,对乡情了然于心,“你不是在上阁吗,找纪贞锋纪处士,不就迎刃而解了?”
船到上阁埠头,南司马未等艄公插好篙,一个箭步下了船。詹司马说得对,自己绞尽脑汁,却挑水找不到埠头,南司马腹诽着自己。挖渠的民工分成几个段区,散落在平原上。南司马的行营就驻扎在上阁村边,居中协调一应事务。
“纪老哥,又来叨扰你了。”南司马步入纪家宅院时,纪贞锋正在中堂与2岁的孙子纪丁施戏耍,儿子纪里诚夫妇侍立在一旁。
“见过南大人。”纪贞锋一家要给南司马行跪拜礼,被南司马阻止了。
南司马有一阵子没来纪贞锋家了。一年前,选择行营地时,詹司马建议在上阁驻扎。一是上阁临大溪,船行方便,二来上阁是碧湖平原建村最早的,村民谙熟碧湖的乡土风情,可起到“向导”的作用。事实正如詹司马所言,上阁始祖纪亨僴,世居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于吴天纪二年(278)任临海郡签判。吴天纪三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市),一举灭吴。纪亨僴“因见栝苍山水清秀,灵地毓人,遂卜居城西义靖乡宝合里上富(今上阁村)”。200余年的耕读传家,纪氏在上阁繁衍生息,已形成了一个宗族自治的村落。纪贞锋是村中大户人家,拥有大溪沿岸广阔的山林和田地。南司马刚进驻上阁时,纪贞锋代表上阁村倾力襄助,帮忙不少。
“不知纪老哥可有主意?”南司马把心中的烦恼事说与纪贞锋后,端起茶碗,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喝了一口茶,轻声地问。
纪贞锋闻言,沉吟了一会儿。南司马驻扎上阁,纪贞锋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堰渠开通,村西的大片田地可旱涝保收。当初始祖卜居上阁,前依大溪,后靠广袤的平原,但没想到,田地上的水源匮缺,一旬不下雨,地就干坼得尘土飞扬,只能从大溪挑水灌溉。堰渠开通,可谓让远水解了近渴。忧的是,行营的驻扎,大量民工麇集上阁,严重影响了纪氏族人原本平静的生活。地里的农作物未到成熟期已被掳掠大半;放养的鸡鸭经常不翼而飞;山地上的树木、毛竹更是成了堰渠工地上随用随取的东西。族人们意见纷纷,但碍于挖凿堰渠是朝廷之举,敢怒不敢言,几次到纪贞锋面前发牢骚。纪贞锋费尽了口舌,对族人晓知以大家小家之义,才安抚住大家躁动的情绪。
事实上,此番修渠,纪贞锋付出的最多。首先被县里劝捐出了一大笔钱钞,还把刚盖不久的一幢宅院腾给官府办公、住宿,田中作物、山地林竹就更不用说了。此番南司马找上门,嘴里说是来咨询,纪贞锋猜测他肯定得到了相关讯息。既然不可逃避,那就干脆直接面对就是了。
“南大人你找对人了,老可有一片族山,山上有一座土窑,可烧制各色餐具和用具。”纪贞锋放下茶碗,爽快地说,“大人手中的茶碗,就是窑里烧的。”
纪里诚遵从父亲吩咐,领南司马前往窑山。临出门时,南司马心中感喟连连,纪贞锋及其族人为修堰渠做出的贡献,他是非常清楚的,但他又不能多说什么。在与纪贞锋揖别时,南司马低声说:“纪老哥,你孙子天庭饱满,前途不可限量。”南司马此话说得很轻,只有纪贞锋听得到。不过,他正为失去窑山而郁闷,未放在心上。34年后的梁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孙子纪丁施任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这是题外话。
纪里诚领着南司马在埠头上船,一路往北,再折向东,溪面越来越宽阔。远远地望见两岸青山夹峙,左边山峰森然如列,壁立如嶂。右边山包绵延,和缓起伏。
纪里诚指挥船家在溪右边的山包边埠头停靠,率先下船,把南司马扶下来。南司马站在埠头往北岸眺望,一眼就看到对岸山上,有一石面壁兀立,状若癯僧。南司马缓步登上山包,举目四望,但见山包连绵起伏,山上林木森森。从山上往下走,来到半山坡纪里诚的土窑前,正赶上一窑陶瓷出窑。南司马拿过一只碗,掂了掂,嘭地扔到地上,碗在地上翻了两个滚,完好无损。
“就这里了。”南司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纪江明,原名纪光明,因五行缺水,改今名。1969年6月生。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在《青年文学》《萌芽》《文学港》《野草》发表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