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闾的作用,以及一些的传说的功用
许多年前,曾听到有种观点:尾骨是从猿进化到人时未退化彻底,而留下的,在医学上认为没有什么作用。有些人喜欢特殊的优越感臆想出:“除了进化到最高级的人类,其它的哺乳动物都有尾巴。”认为咱们人类能直立行走,就咱们将尾巴给进化没了。当然这个臆想是完全错误的!哺乳动物中,除了人类还有:猿、黑猩猩、考拉(树袋熊)这些都没有尾巴,在这方面人类倒不是特殊的存在。
动物的尾巴作用挺多,比如:表达心情、辅助支撑、攻击武器、展示姿态的工具。但是在运动中,尾巴的主要作用都是保持平衡。有人认为:人类直立行走后,解放了双手,可以靠左右手调整平衡,所以不再需要尾巴来帮助平衡了。这种认识不够全面,应该来自于观察走钢丝运动的臆想。
普通人行走、坐卧都感知不到尾巴骨的存在,所以对其能产生什么协助身体的功用自然毫无感受。对尾巴骨(骶骨、尾骨)特别是尾骨端的尾闾最看重的就是气功师与内家拳师。气功师父们认为:“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
尾闾中正神能贯顶的理论依据是:尾骨与骶骨相接之处有骶管裂孔,外面被韧带封住了。尾骨转动,就把骶管裂孔附近韧带动了,使得椎管里面的脑脊液受到振动,一直传到脑子里。尾闾牵着骶骨韧带,还会影响到腰骶神经(马尾神经)。腰骶神经主管下肢的运动感觉。能感知到尾闾,不仅可以上贯顶,还能直接感受到下肢的运动。当然气功师父的理论不会这么朴实,他们的理论中是要气从尾闾入脊柱,然后丹田与命门配合,先打通带脉,这是第一关,后续还有若干关隘,入泥丸宫还有诸多注意事项。这些内容就交由气功师父们去布道吧。
修炼内家拳的人有太多人也专修了气功之类的养身功法。总是会将武术与气功的作用融合在一起谈。这里就有几种坊间的见解,讲给大家做个故事听,或许有些拳友就是想走气功养身的路子。古人认为鹤长寿的原因就是在休息是头与尾巴连上了,龟尾巴短,但是也能动弹,据说能爪子不划水,尾巴动弹,就能将自己弹射出去,说明尾巴动弹发动了全身气机。认为这些生物的长寿与尾巴有关系,修炼气功也需要关注尾巴骨。这个观点咱不做评价,本着科学务实的精神,曾做了一下调查,龟的尾巴能动弹,且很灵活真不假,那是因为尾巴是龟排泄与生殖器官所在。龟在游泳的时候尾巴肯定发挥了作用,保持平衡,调整方向,但不是个划水工具。咱们看看小龟学游泳的图:
小海龟游泳
对于尾闾的奇妙功用,还有另一个认知:内家拳理论基础来之道家,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外家拳以佛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所谓不动金刚。佛家法器是磬,向上敞口;
佛家法器:磬
道家法器是钟,钟是倒扣向下。磬需要木棍在外敲打才能发出声响,但是钟内部悬的小锤一动,就能发出声响。外家从外求,内家求诸内。
道家法器:钟
内家拳对尾闾的要求:首先通过裹裆、溜臀、圆裆、提肛解放尾闾(松尾闾),从而让尾闾自然松垂。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就是,可以通过感知尾闾的状态,时刻调整,达到控制全身中定的目的。对于尾闾部位的感知,对于内家拳修炼者来说应该分为三关:
第一关:感知尾闾,裆部的调整对尾闾的影响要了如指掌,从而达到尾闾始终松垂向下的目的,通过感知尾闾姿态,可以纠正身形;
第二关:尾闾松动,练拳过招,似做在凳子上,初始仅有凳面,久之凳腿变长,一直长到脚下,下盘坚实稳固;
第三关:尾闾中正,对上肢与下肢的感受都汇聚到这里,上松到头顶,下松到脚底,前松到手指,后松到臀背,此时支撑身体的“凳子”消失,整体控制权由腰来主宰,身体进入中定:中定一动,周身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