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技术的,因为技术改变着世界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科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了解、“知道”周围的世界
这样,你就能保持 conscious 并且 prescient
还记得《星际迷航》吗?里面提到的很多“未来设备”在今天都已经逐渐变为了现实。
星际迷航中有一台复制机器,这是一台可以通过特殊配方将能量转换为物体的设备——你可以创造任何想创造的物体。
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拥有这样的家庭复制机,但我们可以从各类媒体中看到很多关于类似的报道,比如“打印”一块骨头来替换损坏了的部分。
我们都熟悉打印这个词,2D打印在生活中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它们被广泛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而3D打印则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了三维世界。
用于3D打印的材料主要由塑料、金属和有机元素,尤其是有机元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比如用细胞来“打印”器官。
这其实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将其称为打印是因为它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这种分层加工的方式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
我们需要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和设计,然后将建好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界面,再通过3D打印机进行逐层打印。
虽然还存着这各种问题,3D打印确实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目前这项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一般是结合学校的STEM教育发展需求,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加深,它将很好地跟各类学科结合,无论是物理、生物还是地理等。
学生们不但可以方便地利用电脑软件设计自己想要的模型,也可以即时地将它变成可以触摸的实体,这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进步。
对于21世纪的人们来说,朋克文化或者说反主流文化就像是一种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破坏,其实在80年代第二次朋克文化浪潮的时候,有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文化正在兴起,那就是DIY的文化。
DIY最开始出现在新乐队、音乐杂志和音乐会上,但它迅速在各个领域流行起来,虽然社会的主流文化中,“手工作业”并不那么流行,在正规的课堂当中,以手工作业为主课程的极少,只有烹饪或者缝纫这些。
另一种跟创客相关的文化是“黑客文化”,一说到黑客,大多数人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破坏和入侵计算机系统并盗取数据的人。而其实黑客们是一群工程师,他们不断寻求软件开发的新的路径并且互相分享代码,他们跟开源运动息息相关。
那DIY到底是什么呢?最初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食谱或者自救手册当中,比如怎么更换轮胎或者说怎么焙烤蓝莓蛋糕。
不过最近几年它的含义有所延展,现在它可以指代所有类型的创造活动,只要在活动中你自己做出了一些东西,比如做一些手工的家居装饰或者说制作手工项链等。
人们还会应用更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DIY,通过软件开发,使用相关电子设备与软件,比如打印机、微型电脑、飞行设备或者机器人,而互联网毫无疑问是创客文化的强大推动力量。
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创建虚拟的或者真实的社区,比如美国MIT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实验室,就是一个DIY的社区,聚集了很多艺术家和工程师。
FAB实验室会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意,不仅如此,实验室还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提供各个领域的课程和培训——这是一个很好的非正式学习的场所。
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来自家里的冰箱,它刚才提醒我最爱的牛奶快喝完了。接到邮件后,我直接下了新的牛奶购买订单,牛奶就可以由一架无人机送牛奶到家,而同时送过来的可能有由家里的洗衣机下单的一袋洗衣粉。
这听起来科幻吗?其实也许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做到,不过谁知道呢!
有一些技术是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人类已经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通过互联网交换信息的存在,越来越多的设备配置了“沟通”模块,即联通上网的模块。
设备们自动检查并且互相联络,比如监控设备,我们的摄像机被用来一天24小时监控着周围的环境或者是一只鹳的巢穴。
物联网诞生于2008年左右,伴随着Pad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兴起和普及,目前移动设备的流量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
物联网的发展基于三个假设:每一个设备都可以识别自身和其他设备、每一个设备都可以与其他设备交流、每一个设备都可以与其他设备互动。
如果真的可以实现成熟的物联网络,设备们可以彼此交换信息,自动运作并且做出适当的决策,那将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医疗带来很多想象空间,而工作和学习中也是如此。
有人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学习如何使用工具,这是反人性的。而未来的工具有可能是,它可以主动理解我们的需求,然后自动地去完成。
当然这个时代看上去并不一定会快速到来,不过我们的学习确实会受到冲击,至少我们需要改变一些观念,也许渐渐地,人类使用工具的方式,以及人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的学习不仅从方式上,同时也需要从内容上有一些大的改变。
工业革命是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它意味着消费品的生产从原来的手工作坊形式变成了机械化大生产形式,带来了社会经济、阶级和文化的巨大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最后的30年和20世纪初,其标志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记的。
工业革命4.0是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提到的,其关键词就是“智能化”,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结合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作和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从而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而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新能源和生物技术大力发展,能源工业的发展方向从能源资源型走向了能源科技型,生物科技则成为重点。
工业4.0的目标也是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和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
其与学习的关联,主要是呼应我们上面提到的创客文化以及物联网,并且更深层次来讲,这是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与大趋势,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体系下,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目前互联网的信息是海量的,在网上你可以找到的东西可能都丰富地超乎想象,你可以找到巨多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乐……也可以买到任何东西。
这造成了一个悖论,让我们迷失在信息海洋中,反而无法很好地使用互联网的“初心”: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在搜索框里面输入任何一个关键词,都将得到无数的结果,而且很多结果都是无效的、无用的,或者说搜索算法再好,得到的答案可能都会过多。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电脑无法真正“理解”我们的意思,比如你输入“mouse”的时候,它不知道你说的是鼠标还是老鼠,或者是米老鼠。
而人类则可以很轻易地区分,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根据所处的语境,或者根据之前的习惯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人与电脑的真正“沟通”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超出了原来的机器运作范畴,已经不仅是一堆数据的传输、收集与归类,而是涉及到一种更复杂的机制。
自从发现这个问题以来,人们就开始着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解决它,其中一种解决方案就是语义网,这是一种智能网络,不但可以理解词语和概念,而且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是对未来网络的一个设想,与web3.0的概念一起作为3.0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人们希望通过它来实现人与电脑之间的有效沟通,当然,它也极大地涉及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部分。
这是一个听起来非常美好的网络世界,但实现起来却是一项极为复杂和浩大的工程,需要统一完善的数据标准、数据网络的实现以及具有语义分析能力的搜索引擎。
语义网将给我们打开新的窗口。
学习是技术的,因为技术改变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