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西清古鉴》
《西清古鉴》是什么?
《西清古鉴》的大部分卷帙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亦有一部分已经流失《西清古鉴》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由清代梁诗正等奉敕纂修。此书将内府庋藏的鼎、尊、彝等青铜器分门别类,仿效《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全书共40卷,著录清宫所藏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以商周彝器为多。每器绘制一图,图后以楷书系说,后附《钱录》十六卷。同《石渠宝笈》(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乾隆皇帝亲自编撰的大型著录文献,详细记载了清宫内府书画收藏的情况,著录魏晋时期到清代近两千年间历朝帝王和书画名家的一万余件书画作品)一样,乾隆皇帝亲自参与了《西清古鉴》的编著,由和硕庄亲王、和硕果亲王担任监理。
史上最牛主编及监理编纂除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外,还有嵇璜、裘白修、金德英、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成等重臣,涉及吏、户、工、兵、礼等五部,以及摹篆、绘图、缮书、校刊、监造等。从内容到画工、书法、款识及刊制,都代表了当时国家成书的最高水准。《西清古鉴》与《石渠宝笈》最大的不同在于,《石渠宝笈》是以文字记载的文献;《西清古鉴》是一本图谱,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当然,同《石渠宝笈》一样,《西清古鉴》中也收录进了一些伪器。据《西清古鉴》序中所言,这本书是仿照《宣和博古图》的体例所写。后人评价其“虽兼取欧阳修、董逌、黄伯思、薛尚功诸家之说,而援据经史,正误析疑,亦非欧阳修等所能及”,可以说,《西清古鉴》是古代金石学研究的又一个高峰。
《西清古鉴》序言我国古代大多使用金属货币,从西汉开始,就常采用熔器造币的方式,以补流通的不足。五代周世宗、明崇祯皇帝、清咸丰帝,或因铜材紧缺、或因国库空虚,都曾把内廷保存(含皇室历代旧藏)的各种铜器毁掉来铸钱,许多青铜器因之万劫不复,留给后人的青铜器物极少。万幸的是,《西清古鉴》在清道光前成书,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青铜器图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西清古鉴》中,有铭文的器物1179件,目前知道下落的仅有189件,也就是说将近1000件器物都已流失,后人只能靠此书来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