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兴《论马融》
《秦汉研究》专辑
论马融
郑先兴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内容摘要:马融是活跃于东汉中叶的著名经学家,曾奏书诬陷李固。“飞章虚诬固罪”所列的四宗罪,或者是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惯例,或者是故意颠倒黑白,都属于虚构诬陷,撰写于质帝本初年即公元146年,其动机是妒忌和报复李固,而其深层原因则是马融的“博洽通儒”与“奢乐党附”的双重人格。桓帝时代对马融的评论是毁誉兼有,而历史传说中则发生了马融“追杀郑玄”与撰著《忠经》案。马融的人生可说是荣耀与污损同在,颇值得玩味。
关键词:桓灵时代;马融;“飞章虚诬固罪”;“追杀郑玄“;《忠经》
马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人;生于章帝建初四年,卒于桓帝延熹九年,西历约公元79至166年。马融的活动主要在于东汉中期,而其印痕于历史的,一是作为著名的经学家,培养了郑玄、卢植等著名的经学传承人;二是作为东汉政府官员,“作飞章虚诬固罪”,帮助梁冀杀害李固;三是身后既有《忠经》传世,又有“追杀郑玄”的传说。可见,荣耀与污损同在,马融的人生颇值得玩味。显然,考究其行状,对于了解儒学的传承与发展,了解桓灵时期的政治,尤其是士人生活及其精神,有着鲜明的麻雀解剖之个案价值。
一
“飞章虚诬固罪”的“虚诬”与作者
《后汉书》卷63《李固传》,记载了状告李固书信的《飞章虚诬固罪》:
“臣闻君不稽古,无以承天;臣不述旧,无以奉君。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离间近戚,自隆支党。至于表举荐达,例皆门徒;及所辟召,靡非先旧。或富室财贿,或子婿婚属,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又广选贾竖,以补令史;慕求好马,临窗呈试。出入逾奢,辎軿曜日。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山陵未成,违矫旧政,善则称己,过则归君;斥逐近臣,不得侍送,作威作福,莫固之甚。臣闻台甫之位,实和阴阳,璇机不平,寇贼奸轨,则责在太尉。固受任之后,东南跋扈,两州数郡,千里萧条,兆人伤损,大化凌迟,而抵疵先主,苟肆狂狷。存无廷争之忠,没有诽谤之说。夫子罪莫大于累父,臣恶莫深于毁君,固之过衅,事合诛辟。”
从这段文字看,“飞章”所列李固的罪状,主要有四宗罪:一是结党营私,收受贿赂,任人唯亲,搞自己的政治小集团;二是奢靡浮华,超标准享受;三是大不敬,在皇帝驾崩、全国哀痛之时,却幸灾乐祸,又委过于君,贪功于己;四是任职地方时,专横跋扈,造成了民生凋敝,社会动乱。这些罪状,措辞犀利,口诛笔伐。但史家记载时,却用“虚诬”一词,表明“飞章”是不符合实际的。
那么,“飞章”的“虚诬”在何处呢?
众所周知,汉代推行察举制,各级官员都有向朝廷举贤荐能的职责,而其所举荐之人,当然都是其身边所熟悉、亲近的人。察李固行状,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因受卫尉贾建举荐,大将军梁商作证,被任职为议郎,出任广汉雒令,可能是嫌官职太低,于是中途解印还乡隐居。随后,梁商将其召为从事中郎。永和中期(公元138-139年),荆州盗贼乱起,李固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半年内即平定;因太山郡盗贼起,梁冀迁徙为太山太守,不到一年,即予以平定。也许是因功绩显赫,李固被召回到朝廷任职将作大匠。不久,又升任大司农。冲帝健康元年(公元144年)冲帝即位,李固晋升为太尉。第二年,冲帝去世,李固举荐清河王刘蒜,梁冀坚持乐安王刘缵为质帝。至此,如果从出任从事中郎到太尉,即从公元133年到144年,李固在官场上已经混了约12年之久,案其职责所能举荐和使用之官员,大约正是50人左右。由此,“飞章”指责结党营私之事,其实正是李固的职责范围的事情,是其正常的工作。可见,这第一宗罪是不能成立的。
按照礼制的规定,各级官员可以享受着相应的待遇。案,刺史“六百石”,郡守与将作大匠都是“二千石”,大司农“中两千石”;太尉与司徒、司空,被称为三公,“汉世故事,三公之职,无所不统”。[1]作为朝廷官员,李固有着享用不尽的财富,而指责其“逾制”奢靡,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这第二宗罪,也是不成立的。
与李固交际的皇帝主要是顺帝、冲帝。顺帝去世,李固晋升为太尉,需要料理后事;冲帝去世,李固成功的阻止了梁冀意图秘不发丧搞阴谋的计划。所以,遭遇两次国丧,李固都不能如其他官员尽情的哀悼,而是有大量的政务需要处理。可见,说李固大不敬的罪过,也是不成立的。
李固两次到地方任职,都是为镇压其民变而临危受命的。荆州也好,太山也好,李固都采用了怀柔政策。荆州的贼帅夏密带领其六百人投降,太山的盗贼被遣返回乡务农。由此,充分彰显了李固的地方治理能力和才干。而马融说其造成了“千里凋敝,兆人损伤”,无可置疑的是诬陷。
可见,“飞章”所列的四宗罪,或者是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惯例,或者是故意颠倒黑白。总之,都是属于虚构诬陷。东汉政治生活之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后汉书》卷63《李固传》记载“飞章虚诬固罪”时,并没有写出谁撰写。但是卷60《马融传》有“遂为冀草奏李固”;卷64《吴祐传》记载:“大将军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时扶风马融在坐,为冀章草,祐因谓融曰:'李公之罪,成于卿手。李公即诛,卿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由此,“飞章虚诬固罪”,肯定是马融所为。
二
“飞章虚诬固罪”的时间与动机
“飞章”的作者是马融,但是撰写于何时?却是需要考证的。
根据《李固传》记载,“飞章”发生前,太尉李固与大将军梁冀的政见对立已经十分鲜明。其一,围绕着冲帝去世后的皇位继承人问题,李固主张册立清河王刘蒜,其意为刘蒜“年长有德”;而梁冀主张册立乐安王刘缵,其时年方八岁。梁冀的主张得以实施,刘缵被立,是为质帝。其二,质帝就位后,梁太后处于财政困乏的考虑,更多的信任李固,由此引起梁冀的猜忌。“时太后以比遭不造,委任宰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也就是这个时候,梁冀召集一些对李固不满的宦官、士人等,状告李固。马融的“飞章”当是此时所撰写。考其历法时间,当是质帝就位之后,桓帝上任之前,即质帝本初年间,公元146年间的事情。
“甘陵人刘文谋立清河王蒜为帝,蒜闭门拒文。事发觉,伏诛。贬蒜为尉氏侯,徙桂阳郡,蒜自杀。冀于是诬太尉杜乔、故太尉李固与文通谋。乔、固皆下狱。固门生渤海王调等十余人负铁锧诣阙理固;大将军长史吴祐伤固之枉,与冀争之,冀怒,不从。从事中郎马融主为冀作章表,融时在坐,祐谓融曰:'李公之罪,成于卿手,李公若诛,卿何面目示天下人!’冀怒而起,出。乔、固遂死狱中,郡守承旨杀之。”[2]
桓帝即位之后,甘陵人刘文企图凭借清河王刘蒜篡夺政权,虽然刘蒜予以拒绝了,但是仍然被朝廷发现,刘文被诛杀,刘蒜也被贬斥,随后也自杀了。梁冀以此为借口,逮捕了杜乔、李固。李固的学生王调等肩负刑具为其叫冤,梁冀的长史吴祐也劝诫其主子,遭到了拒绝。此时,马融作为梁冀的从事中郎,正坐在梁冀办公室内。吴祐劝诫梁冀无果,转身见到马融,于是呵斥其“飞章虚诬固罪”。梁冀听不下去,起身而去。
据此,建和元年九月(公元147年),梁冀执意要杀杜乔、李固时,吴祐劝诫无果,于是才呵斥马融的。可见,“飞章”的撰写当是在此前,即桓帝即位前的质帝本初年,公元146年。论者谈及于此,指出,“飞章”“当作于冲帝永熹元年(145),而不可能作于桓帝建和元年(147)”。[3]显然,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考究其因,可能是论者忽略了两个事情。其一,冲帝驾崩的事。“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明年帝崩,梁太后……”其二,帝位传承于谁的事。如上述,李固希望传位于刘蒜,而梁冀却主张传位于刘缵。结果是刘缵得以继任大统,梁冀的意见得以实现。[4]正是这两件事的进展,将时序推进到了质帝建初年间。论者没有顾及这些,所以错将时序定格在冲帝永熹年间了。
那么,马融为什么要附和梁冀陷害李固?换句话说,其撰写“飞章”的动机何在?
《后汉书》本传:“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诵》,以此颇为正直所羞。”案,范晔的意思,马融撰写诬陷李固的章奏,是因为害怕并攀附梁冀的权势。论者由此发挥,指出,马融的家世属于外戚,“盖季长原为兼具名士与外戚二重身分之人”,“而复生当士大夫与外戚斗争尖锐化之时代,故其立身处世遂不免暧昧动摇,朝秦暮楚,然则其初期所以不应邓鸷之召者,盖内心尚持士大夫之道德标准,而其后所以卒依附梁冀而无愧色者,则殆已一变而至外戚之立场耶?”“信如是,则远在党锢以前,士大夫与外戚(宦官)为二不同之社会集团之意识即已昭然名著,仅就马融之具体例证观之,已不难知之矣。”[5]又,“马融党附梁冀,飞章诬奏李固,究其根源于两集团的尖锐冲突不无关联。”[6]除此之外,有学者又提出了两点,一是学术思想的对立。“两人分属于当时对立的两个经学派别”,马融“属于古文经学派”,反对谶纬;而李固属于今文经学派,“把自然界的灾异同政治联系在一起,并以此劝谏顺帝改良东汉弊政”。二是马融个人的因素,“畏惧权势,追求享乐导致”其“进退失据”。[7]显然,这些论析都是从历史发展的大势而言的,虽然为我们了解马融陷害李固的动机有所帮助,但是因忽略了历史细节,不能真正的把握其真实的动机。
在我们看来,马融之所以撰写“飞章”,除了李固的极端杰出所招致些小之辈羡慕嫉妒恨的客观因素之外,尚源自于马融自身的动机,即挟私报复李固而已。
问题在于,马融与李固在政治生活中何时有所交际?怎么会积怨呢?
考马融行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安帝时期。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年少时跟随京兆挚恂研习儒学,深受挚恂青睐,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马融。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大将军邓骘召其为舍人。永初四年(公元110年),“拜为校书郎,诣东观典校秘书”,“十年不得调”。后来因为其侄儿在家里去世,邓太后下令禁锢之。邓太后去世后,安帝召回身边作侍讲。不久出任河间王刘厩的长史。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安帝东巡岱宗,马融撰写《东巡颂》,感动了安帝,“召拜郎中”。第二年,安帝去世,北乡侯即帝位。马融任职郡功曹。
第二个阶段是顺帝时期。阳嘉二年(公元133年),被城门校尉岑起举荐,征诣公车对策,拜为议郎;不久,进入大将军梁商府中任从事中郎。大约在阳嘉四年(公元135年)晋升为武都太守。永和四年夏(公元139年),烧当羌反叛,护羌校尉马贤率领军队击破之。其时朝野兴奋,朝廷下令“大赦天下,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但是首次获胜后,马贤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守营自保。永和六年春(公元141年),马贤与且冻羌在射姑山激战,被战败;“安定太守郭璜下狱死”。[8]其时,马融已经预计马贤的失败,担心遭连累,于是上书朝廷,希望自己能亲自组织一支轻骑,各个击破叛乱的羌族。但是并没有得到允准。马融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是由此丢失了武都太守的职务,辗转其他地方后,才回到京城,进入了大将军梁冀的将军府,继续担任“从事中郎”。
第三个阶段是桓帝时期。可能是帮助梁冀诬陷李固有功,桓帝初年,马融被委任南郡太守。梁冀嫉妒自己的兄长梁不疑,限制其社交。“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答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9]“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免官。”[10]
由此,将马融与李固的行状放在一起比较,即可发现,两人有着一致的发家史。“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11],于是汉顺帝召集贤良对策,两人同时拜为议郎。但有所不同的,一是李固曾遭宦官诬陷,而马融没有。二是马融直接进梁商府中作从事中郎,李固则是辞却广汉雒令后,才进梁商府中作从事中郎的。三是李固由从事中郎到荆州刺史、太山太守,再到将作大匠、大司农、太尉,虽有挫折,但其仕途却比较顺畅。马融由从事中郎到武都太守,再回到从事中郎,其仕途艰涩,几乎没有什么长进。以马融的性格,其对李固的羡慕嫉妒恨,可说是在所难免的。最关键的是,李固晋升太尉后,将之前的百余人官员都予以了免职处理,由此可能损害了马融及其所荐举人的利益。这才是马融撰写“飞章”的内在动机,也是其报复的“私”字所在。
三
马融的贪奢人格及其渊源
如果说羡慕嫉妒恨是人之常情的话,那么,攀附权势与栽赃陷害则是人格问题了。考马融的人格,除了儒学的学术人生外,还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其一,讲究享乐的奢靡人格。“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如其室者。”[12]“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13]
其二,无所作为的贪腐人格。“马融为南郡太守,二府以融在郡贪浊,受主计掾岐肃钱四十万。融子强又受吏白向钱六十万,布三百匹。以肃为孝廉,向为主薄。”[]又,“马融历二郡两县,政务无为,事从其约。在武郡七年,南郡四年,未尝按论刑杀一人。”[14]可见,马融任职期间,明码标价,肆意的卖官鬻爵;并没有依照儒家的要求,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其三,审时度势的攀附人格。上述为避免马贤军事失误的连罪而主动请战,即可为明证。此外,马融特别能攀附权势。元初二年(公元115年)作《广成颂》,歌颂并建议邓氏。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撰写《东巡颂》,歌颂安帝的东巡。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桓帝“校猎上林苑”,马融撰写了《上林颂》。当然,马融的攀附权势最典型的,“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可见,马融为人极为聪明,能度势审时,洞明世事,从而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总之,马融的人生,除了经学的研读与传承外,还有一个奢靡贪腐、攀附权势与陷害忠良的一面。用范晔的话说,一面是“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另一面则是“奢乐恣性,党附成讥”,这就是马融生活实际所呈现的矛盾人生。矛盾人生归结其双重人格,即既博洽通儒又奢乐党附。以这种人格行走社会,好听的话说,当是范晔所谓的“知进退之节”;难听的话说,也是范晔所谓的“羞曲士之节”;通俗的话说,当是“见利忘义”。正是这种双重人格,生活中遭遇了“顺者昌逆者亡”的梁冀,于是情不自禁地跟随梁冀诬陷李固。这当是马融撰写“飞章”的深层动机。“书奏,冀以白太后,使下其事。太后不听,得免。”[15]见于马融的声望,梁冀拿到“飞章”后赶快上交给皇太后,希望立即黜陟李固。好在其时梁太后头脑还算清楚,没有听之任之。李固算是暂时躲过一劫。
这里的问题是,马融的双重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对此,范晔明确给出了两个答案。第一,人的本质是奢乐贪财的,很少有人能克服。马融初入社会,即拒绝邓氏的征辟,显现了隐士的贞节;后来却党附梁家,还是没能把持住自己,甚至还做了不知廉耻的事情。“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第二,生活实情决定了生活的态度。“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16]人生的态度是有其所赖以生活的实情所决定的。生活困苦,就不可能讲究礼节;相反,生活富足,则更多顾虑生命的安全。一切以社会条件为转移的。可见,在范晔看来,马融作为社会中的人,既生于“豪家”,又“惜不赀之躯”,所以奢乐攀附,可以说是势所难免。
另外,范晔还隐晦的给出了第三个答案。众所周知,儒家虽讲究舍生取义,但也重视“将以有为”。管仲没能如召忽尽忠于其主子公子纠,反而辅佐仇人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从而成就了齐国的“九合诸侯”霸业,孔子于此很是佩服。“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7]由此,孔子所推崇的是“将以有为”,是大仁大义。马融熟读经典,“博通经籍”,所以孔子的思想及其对管仲的评价,不仅是烂熟于胸,耳熟能详,更重要的是能贯彻行动的。当其求学、游学之后,曾经想隐居修身。但是因羌族叛乱,粮食奇缺,造成了生活的困顿。此时正好邓骘征辟,马融不得不应征。“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18]显然,马融所说的,与孔子心目中的管仲形象,完全是吻合的。可惜的是,马融没有得到管仲的官位,所以他妒忌李固,协助梁冀陷害他,其目的就是能够换取梁冀的信任,得到太尉的官位。但是,梁冀只是利用他,并没有重用他,只是为了安慰他,委任他为南郡太守。马融自然不甘心了,所以转而拜谒梁不疑,反而遭到梁冀更大的报复,挨了顿揍,被贬职到边疆,弄了个自杀未遂,没有因此而丢掉性命。由此,在范晔看来,马融的政治理想是如管仲一样,能够不拘小节,执掌权柄,从而推进历史的进步。遗憾的是,马融的理想没有实现,只能奢靡于浓浓的世俗生活之中。所以,在南郡太守任职上,才能无所顾忌的贪腐。论者有说:“马融流放朔方,显然与梁冀无关。马融在郡贪浊,故其有意杜撰得罪梁冀一事为自己辩护。范晔《后汉书》所言出自马融《自序》,故不可信从。”[20]认可马融贪腐而忽视其攀附的观点,显然,这个认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政治生活中,贪腐与攀附是分不开的。贪腐依附于攀附,没有攀附不可能贪腐。
四
马融与“追杀郑玄”、《忠经》案
历史是人们自身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必须要承担其相应的责任与效益。马融既然是以“博洽通儒”与“奢乐党附”的双重人格行走于历史之中,那么,自然就赢来历史的评议与责难。
如前所述,马融时代吴祐就当面予以批评。其时,社会上对马融的非议还是不少的。马融的女儿马伦自然是为其生父辩护的。据史载,马伦嫁给汝南袁隗,新婚初夜,可能是不满于马融的名声,袁隗对马伦的奢侈陪嫁、优先姐姐出嫁,尤其是马融的贪腐提出了质疑。马伦巧舌如簧,予以了机智的应对。
“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家君获此,固其宜耳。’愧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21]
袁隗说,以马融胸中自有儒学经典,文才又堪为宗师,为什么还要职务犯罪,随处敛财受贿呢?马伦辩护说:孔子那样的圣人还遭到孙武叔的妒忌毁谤,子路那样的贤者也遭遇公伯寮的起诉;家君遭人举报受贿,自然是难免的。袁隗听了心有不服口却不能说,但是门外闹洞房的人听到后却深感有愧。
可见,毁誉兼有,可以说是桓灵时代对马融的基本结论。围绕这个结论,历史传说生发了极强的生命力,这就是马融的“追杀郑玄”与撰著《忠经》案。
关于“追杀郑玄”案。
《世说新语·文学》第1条:“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归。玄竟以得免。”
这就是所谓的“马融追杀郑玄”的故事原型。考究史实,依照马融的人格,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弟子残忍逐杀。南梁刘孝标注解《世说新语》,明确指出,这属于民间传说,不足为信:“马融,海内大儒,被服仁义;郑玄,名列门人,亲传其业。何猜忌而行鸩毒乎?委巷之言,贼夫人之子。”有学者也加以考证说,这“不合情理”,“跟马融的为人品性格格不入”,“追杀之事正史不载,别传不记,说明属于无中生有”;追杀之情中的郑玄蜷局桥下、马融占卜等情节,“属于捕风捉影,虚生枝节”。[22]但是也有信以为真的。“愚谓马融乃得罪明教之人,安得云被服仁义?此事或有之,不必为之辩。”[23]也有学者作了客观的论述,清王鸣盛《蛾术编》:“融欲害玄,未必有其事。而郑鄙马则有之。盖融以侈汰为贞士所轻。”“郑虽师融,著述中从未引融语。独于《月令注》云:'俗人云:周公作《月令》,未通于古。’《疏》云:'俗人,马融之徒’。”可见,郑玄虽然师从马融,但鄙视马融的奢乐,将其看作是俗人。“马、郑都是大学者,汉末魏晋以来,由于两人的行止,舆论多郑而少马,所以就在师弟关系上附会了马融的忌刻和郑玄的机智脱险故事,以寄对人物的褒贬,其机理大概如此。”[24]
关于撰著《忠经》案。
“《忠经》一卷,旧本题汉马融撰,郑玄注。”
其相关的研究,“多关注其当代社会价值和内容的解读,对其成书时代问题及该书的目录学归属、版本和价值”的探讨。[25]如《四库全书提要·忠经》条考证说,马融与郑玄的论著在《后汉书》本传中都已经有详细的说明,都没有提到《忠经》;《隋志》、《唐志》,“皆不著录”。《崇文总目》中书有其名;《玉海》引宋代志,载有“海鹏《忠经》”。可见,《忠经》出现于宋代,其原著有署名作者。今人予以考证,也认为是宋代的,其证据:宋代提倡“忠”;“喜欢讲'理’,《忠经》的'理’字多”。[26]也有学者认为,《忠经》成书于唐代。清代学者丁晏认为,《忠经》是唐代马雄所撰写,因为书中将“民”改作“人”,“治”改作为“理”,是分别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李治之讳。[27]由此,或谓唐或谓宋,总之,《忠经》不是东汉马融所撰著。
那么,为什么假名于马融?有的学者说此马融非彼马融,但署名“郑玄注”,又是怎么回事?可见,马融就这一个,托名于他,连带郑玄,是无可置疑的。
搞清楚了马融的行状与人格,即可知道,托名马融与郑玄,有着极为充足的理由。一方面,马融博学通儒,最有资格撰著,而郑玄为其弟子,精通古今典籍,也最有资格给予注释。另一方面,马融曾经党附梁冀,却又遭到责罚,但幸运的是得到了桓帝重用,《忠经》问世,不仅彰显其忠君报国的信念,而且还为其之前的党附外戚给予自然的辩解。职此之故,《忠经》虽然晚出,但是作为儒学经典中的补充完善之专著,假名于马融,不是讽喻其人格的缺陷,而是出于作者构建时代道德理念与创新发展儒学的真诚与执着。仅此而言,当致敬于《忠经》,慎行于历史。
注释:
[1]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秉传》,。
[2] 袁宏:《后汉纪》卷二十一《孝桓皇帝纪》“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九月”条。
[3] 吴从祥:《马融虚诬李固考辫》,《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3--16。
[4]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
[5]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254页。
[6] 王叶迟:《<文心雕龙>论马融评析——兼论马融学行》,《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年第3期,86--71+76。
[7] 万青:《马融飞章诬李固及其原因》,《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31--35。
[8] 《后汉书》卷六《孝顺帝孝质孝冲帝纪》。
[9]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冀传》。
[10] 《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
[11]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
[12] 《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
[13] 《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
[14] 赵岐:《三辅决录》卷二,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15] 李昉:《太平御览》所载梁代商芸《小说》,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37页。
[16]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
[17] 《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论》。
[18] 《论语·宪问》。
[19] 《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
[20] 吴从祥、郭蕾:《<后汉书·马融传>考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5--17。
[21]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袁隗妻》。
[22] 冯浩菲:《马融追杀郑玄说质疑》,《文献》1997年第3期,272-276。
[23] [清]侯登岸:《汉大司农康成郑公年谱·附轶事》,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24] 何满子:《马融追杀郑玄故事》,《书城》1994年第12期,39--40。
[25] 王博凯:《<忠经>成书时代及相关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5月,I。
[26] 王玉德:《论<忠经>的成书年代及与<孝经>之异同》,《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23--25。
[27] [清]丁晏:《尚书余论·马融<忠经>引<古文尚书>非汉之马季长》,《续修四库全书》第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