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伍炳彩国医大师治疗痹证临床经验研究
:本研究的根本是江西省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长期积累的医治痹证的临床验案,采取数据挖掘方式并以当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伍炳彩教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挖掘研究,从而发现其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对痹证辨证方法的认识,临床治疗痹证遣方用药的特点等规律。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掘伍炳彩教授的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可以为中医治疗痹证作出一定的贡献,帮助提高中医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丰富中医学理论体系,有效全面的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也将对中医人才的培养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的原始资料选用伍炳彩教授门诊病案,将伍炳彩教授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主要症状(主诉)为痹证的病案验案,进行全面采集、整理,依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挑选。经过初步数据筛选,其中符合条件的有245例,按照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就诊次数、症状、舌苔、脉象、方药、剂型、剂量,规范其中医术语并利用EXECL制作成电子病历模版。运用SPSS25.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药物、症状、舌象、脉象的频数分析,药物以及症状的聚类分析和症药、药药的关联规则分析。找出伍炳彩教授治疗这种疾病的常用的方药药对,得到伍炳彩教授治疗痹证的选方用药规律特点。
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患者的病发与季节呈显著相关性,病发时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患者的发病与节气呈显著相关性,聚集最多的三个节气分别是夏至、谷雨、小暑。
2.频数分析:症状频数统计显示关节肌肉疼痛、酸痛、胀痛等为主要症状,以疼痛在临床最为多见,其次是酸痛、胀痛、乏力、刺痛、麻木、冷痛、酸软等。舌质、舌苔频数分析,结果显示舌质以舌红、舌淡红、齿痕舌、舌暗红,舌苔以黄苔、黄腻苔、白腻苔多见。脉象频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寸旺、脉弦等为首要脉象。药物的频数分析结果表现以
甘草在临床最为多见,然后大枣,党参,生姜,黄芪,黄柏,白芍,白术,陈皮。
3.关联规则分析:
药对出现频率较高的有
:生姜-大枣,黄柏-苍术,党参-五味子,麦冬-党参,五味子-麦冬,五味子-青皮,麦冬-黄芪,麦冬-当归,青皮-陈皮,姜黄-海桐皮,杜仲-桑寄生,甘草-黄芩,甘草-秦艽。
出现次数较高的药物组合有
黄芪-当归-党参,党参-陈皮-白术,党参-黄芪-陈皮-泽泻。与
疼痛关联性较高的药物有:甘草、大枣、当归、党参、白芍、泽泻、桂枝、葛根、海桐皮、姜黄、防风、桑寄生、杜仲;与
乏力关联性较高的药物:炙甘草、浮小麦、麦门冬、五味子、葛根、白术、陈皮、苍术、黄芪;与
酸痛关联性较高的药物:黄芩、柴胡;与刺痛关联性较高的药物:桃仁。
症脉关联结果为:疼痛与寸浮、脉沉细、脉弦细、脉弦、寸旺、脉软、脉沉、脉弱、脉数。
4聚类分析:中药分析结果为5大类,详细如下:
第一大类为甘草;第二大类为炙甘草-桂枝-白芍-黄芩-柴胡;第三大类为茯苓-防风-杜仲-桑寄生-秦艽-桃仁-姜黄-海桐皮;第四大类为党参-生姜-大枣;第五大类为当归-苍术-黄柏-汉防己-白术-黄芪-浮小麦-青皮-陈皮-泽泻-葛根-麦冬-五味子。
症状舌象脉象分为5类:
第一类为关节疼痛-下肢沉重-晨僵-关节酸疼-咳嗽-大便稀-关节冷疼-关节游走痛-关节虫行感-肌肉酸痛-苔白腻-有齿痕-苔白-脉浮-寸浮。第二类为口黏-关节胀痛-关节灼热-口苦-易烦躁-大便不爽-怕热-大便干-咽红-小便黄-口干-口干喜冷饮-舌红-苔黄腻-苔薄黄-脉数-脉滑。第三类为四肢不温-易疲劳-入睡难多梦-怕风怕冷-自汗-乏力-麻木-胸闷心慌-头晕-舌淡红-苔薄白-脉软-脉弱。第四类为腰酸-易上火-腰痛-手脚心热-双眼畏光-口干喜热饮-双眼干涩-悲伤欲哭-盗汗-舌淡红-苔薄白-有裂纹-脉沉-脉细。第五类为关节刺疼-口干不欲饮-关节僵硬-腹胀-月经血块-月经量少-咽中痰阻感-皮肤干痒-苔白腻-舌暗红-舌下脉络曲张-脉弦。
研究结论:1.伍炳彩教授认为痹证病因为本虚标实,主要是脾虚湿盛、郁而化热、脾虚外感六淫。2.伍炳彩教授临床治疗痹证的原则为祛邪活络、缓急止痛,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补益肝肾。3.伍炳彩教授临床治疗痹证证型大概分为:第一类为风寒湿痹,第二类为风湿热痹,第三类为气血亏虚型,第四类为肝肾亏虚型,第五类为痰瘀阻滞型。
4.伍炳彩教授临床治疗痹证遣方用药的特点:善用甘味药益气通痹、缓急止痛,善用祛风化湿活血补益肝肾药,善用健脾化湿的药顾护正气以抗邪,善用补益气血药,
善用益气养阴清利风湿热药,
善用柴胡桂枝汤、李氏清暑益气汤、防己黄芪汤、补中益气汤、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上中下通用痛风汤等进行加减治疗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