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正面意图

语言的魔力
语言的魔力---是在谈笑间转换信念价值的魔力,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不知不觉间改变和超越言语本身的维度;并从根本区别于一些花拳绣腿的小伎俩。
语言魔力的目标是要帮助人们转换注意力:
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
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
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
正面意图---十四种回应术之一
1
正面意图

将注意力引向信念背后的目标或意图。

2
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正面意图
从采取该行为的人的视角来看,在行为产生的当时那个情境中,它是适宜的举动。回应意图,比问题行为的表达更容易也更有建设性。

使用意图模式,意味着回应某种总结或判断背后的正面意图,而不是直接回应陈述本身。

例如,一位顾客走进商店,看起来对某件商品感兴趣,但他却说:“虽然我喜欢,但担心它太贵了。”售货员若应用意图模式,可以这样说:“俗话说:物有所值。”这会将顾客的注意力由“某些东西太贵”转向“物有所值”。将顾客的问题框架回应变为结果框架回应。

再比如,一位咨询师在为一个家庭的青春期男孩做咨询,男孩抱怨爸爸总是反对他对未来的任何计划。咨询师对年轻人说:“有一位父亲试图保护你免于任何伤害和失望,这不是很好吗?我打赌,没有多少父亲会这么关心他们的孩子。”这个意见让年轻人很吃惊,他从来没有想过父亲的批评背后会有很正面的目的。他只以为那是对他的攻击。

咨询师的意见足以改变男孩对父亲的反对的内在反应,从以前的愤怒,转为真心的感激。对父亲的行为背后的正面意图发掘出来,使得年轻人可以将父亲看做帮他学会计划未来的潜在资源,而不再是障碍或绊脚石。

明确父亲的意图,也使得父亲改变了他在儿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随之而来的参与方式)的观点。

找到正面意图。其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背后积极的内在动机(例如渴望安全、爱、关怀、尊重等等)。二是考虑到更大的系统或行为所发生的情境下,该行为所能带来的正面利益(例如保护、转移注意、获得认可等)。

再比如:一个孩子感到在尖子班学习压力过大,对妈妈说要转到普通班。

智慧的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正面意图:孩子你想转班是你为了让你的人生更好,不想荒废你的学业,我们看到了你是一个对自己更负责任的孩子。

这个回应给到了孩子安全感,看到了孩子的渴望、尊重到了孩子、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给了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

3
从正面意图做正面陈述--把批评改为陈述

很多人善于做批评家,批评家的问题是,除了做“负面”评判以外,语言上他们还使用负面言词来做陈述---就是说,他们用否定的方式来说话。

类似的,许多批评家的框架是不想要什么,而不是想要什么。

比如:不要浪费时间、不要玩手机、不要跑来跑去。只说不要什么,而没有告诉对方如何做。

假如,把“避免压力”改为“变得更加轻松舒适”,虽然用了完全不同的字眼,它们在言语上是描述同一内在状态的两种方式。一种陈述(“避免压力”)描述的是不想要什么。另一种陈述(“变得更加轻松舒适”)描述的是想要什么。

还有:“这是浪费时间”,背后的正面意图(或准则)可能是渴望“明智而有效地使用既有时间”。

那么,解决批评并从问题框架转换至结果框架的一项心语言技巧,是识别和引发正面意图的正面陈述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负面陈述化为正面描述的示例:

负面陈述       正面陈述

太贵了         划算

浪费时间       明智地使用既有资源

害怕失败       渴望成功

不切实际       具体,可以达成

过于费力       容易和舒服

愚蠢           精明而聪慧


现实生活中应用起来会屡受挑战,因为批评家太受制于问题框架。

例如,如果你问一个批评家“这个企划花费太高”这一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是什么,回应很可能是“为了避免额外的浪费”。

注意这虽然是一个“正面意图”,但在语言上用的是负面陈述或者说负面框架,即它说的是要“避免”什么,而不是实现什么。

这一意图的正面陈述类似于,“确保这样做划算”或者“确保在预算内”。要引发意图或准则的正面陈述,需要问一些这样的问题:

“如果花费过高是你不想要的,那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如果能够避免或者去掉你不想要的,你会得到什么?”

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由提出批评,改为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0)

相关推荐

  • 用更多正面的情绪驱散负面影响

    我们的大脑里有两套程序,一套混乱繁杂的潜意识的思绪,装满了零碎的想法和情绪.而另一套严谨有序的是有意识的思维,能帮助我们理性的去思考问题.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不要被一些不理智的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二-- 重新定义

    什么是重新定义 重新定义就是用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词来替代信念陈述中的字眼,以此来转化对方的信念. 01 重新定义---开启思考和互动的新途径 例如:"虽然我很欢喜,但担心太贵了.&quo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后果法

    回应术之后果法 将注意力引向信念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如何改变(或加强)信念. 1 后果法与前提假设有关 后果法与前提假设有关:回应如果独立于情境之外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情境指引发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向下分类

    向下分类 向下分类就是,分解信息的组成元素,拆成更小的片段,从而改变(或强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归类"是指将一些体验重构或分解为更大或者较小的片段,并能在大大小小的语言归类之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向上归类

    向上归类 回应术的"向上归类",是把一个陈述或判断的要素概括为更大的分类,创造出对其所表达含义的更新的更为丰富的理解. "向上归类"需要找出比判断或行为所表达的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横向归类(比喻)

    SUMMER 横向归类(比喻) 横向归类---找出由信念所定义的一个关系的比喻,这个类比可以挑战(或强化)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人类学家贝特森说,以"横向归类"来寻找比喻是进行&qu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改变框架大小

    改变框架大小 从不同的情景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的含义.这些情景包括:更长(或更短)的时间框架.较大的人群(或个人观点).更大或更小的视野. 多维度改变框架 从更长远(或更短暂) 例如:就目前的奥运赛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另一结果

    另一结果 回应术模式中的另一结果是做出陈述,将人们的注意从已被某种判断或总结所定格或暗示的目标,转向另一个不同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目的是挑战(或加强)该判断和总结的适宜性 01 多角度看结果 人们认为&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世界观

    世界观 从不同的世界观的框架,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 识别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可选择的世界观. 怎样另一 世界观的视角 另一世界观的视角即是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在特定情景或互动中,设身处地进入另一个人的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现实检验策略

    现实检验策略 现实检验策略是重新评估(强化)信念所说明的事实,人们从对世界的认知中提取这个事实以便建立他们的信念. 它指一系列内心的测试和内在准则,人们以此来评估某种体验或事件是否"现实&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