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人性:真实、善良、丑陋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电影《钢琴师》(又译为《钢琴家》)改编自一部非虚构小说,电影中的主角什皮尔曼(又译为席皮尔曼、斯皮尔曼)确有其人。直到半个多月前“波兰电影周”来到杭州,主办方送给我一本《钢琴师》,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6年,波兰出版了一本非虚构小说《城市之死》。从二战中死里逃生的钢琴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讲述了自己从德国法西斯的屠杀和华沙的战乱中历经劫难的经历。因为书中有犹太警察和德国军官救了什皮尔曼的情节,所以书一出版就遭到波兰政府的查禁。
50年后,《城市之死》改名为《钢琴师》重新出版,立即登上国际畅销书排行榜,并在2000年获得《犹太季刊》温盖特文学奖的非虚构作品奖。2002年,著名的法籍波兰裔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把它改编成电影,并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金球奖、欧洲电影奖、英国学院奖、法国凯撒奖等一大堆奖项。
读了《钢琴师》小说原著,我和波兰斯基一样吃惊。他曾经这样评价小说:“以令人吃惊的客观笔触描述了那段时期的真实情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书中的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
什皮尔曼在电台播音室演奏
看过无数描写战争的小说,虚构的和非虚构的,但从未见过如此真实客观、入木三分的描述。什皮尔曼在书中真正写出了复杂的人性,令你感动温暖,也令你不寒而栗,令你毛骨悚然,也令你掩卷沉思。
比如,德军占领华沙后,街头到处都是尸体,传来的都是不好的消息,什皮尔曼有这样一段描述:“这些消息虽然令人毛骨悚然,但不能干扰我们出于动物本能的快乐心情。我们庆幸自己还活着,也为那些死里逃生的人暂时不会有危险而高兴,尽管我们的潜意识出于羞耻而压制这种快乐的感觉。”看到此处,我惊愕莫名:面对到处都是犹太同胞尸体的惨状,他们居然还能有快乐心情?但仔细一想,也就释然:在长达几年的被占领时期,每个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恐怖和痛苦中。以生存和死亡来对比,生存毕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尽管这很残忍。其实,不仅在波兰,在哪里都是一样。遗憾的是,我从没看到过这样描写麻木心理的抗日战争题材文学作品。
比如,什皮尔曼在街上看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忘了给迎面走来的德国警察敬礼,警察二话没说,掏出左轮手枪就打死了男孩。然后警察镇定地把枪放进枪套,继续走他的路。脸上既没有凶相,也没有生气的样子。什皮尔曼这样描述:“他是一个正常的人,很平静,只是在执行一项不大重要的日常公务而已,做完后便不再想它。因为还有更重要的公务等着他去完成。”描写德军士兵凶狠、残忍的作品很多,这样描写战争环境下人性遭到扭曲,把杀死一个孩子视作“日常公务”的场景实在很少见,但效果却比前者更加震撼。
什皮尔曼和他的父母
再比如,1942年12月31日午夜,筋疲力竭的什皮尔曼和工友们回犹太人聚居区的路上,被喝醉了的党卫军士兵拦住用鞭子抽打。其中有个叫做“噼啪”的施虐狂告诉他们原因,“为了提醒你们今天是新年”,然后让他们大声唱歌,唱点快乐的。结果,什皮尔曼和工友们居然高唱波兰爱国歌曲“嘿,神枪手们,起来!”看电影时,对这个情节不明所以。看了小说,才真正理解。即便是穷凶极恶的德军士兵,醉酒之后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无厘头的。
又比如,波兰地下组织派电台技术员绍洛斯来照顾从犹太人聚居区逃出来的什皮尔曼。他跑遍全华沙以什皮尔曼的名义筹钱,募集了数目可观的款项,并告诉捐款人,他每天去看望什皮尔曼,给他带去食品。其实,这些钱都被他私吞了,不仅来看望什皮尔曼的次数很少,带来的食物也少的可怜,只够他维持生命。如果不是马尔斯卡太太及时来看望,什皮尔曼恐怕已经病死饿死了。这样贪财卑劣的地下抵抗组织成员也是在文学作品中很少见的,但却极其真实。
还有那个把什皮尔曼从走向火车准备运往集中营的队列里一把推出来的犹太警察,那个听了什皮尔曼演奏钢琴曲后默默帮助他的德国军官霍森菲尔德,这些真实的细节无不告诉我们,人性实在是无比复杂的,尤其是在那个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在那个炼狱般的波兰城里。不管是犹太人、波兰人,还是德国人,总有善良的一面,也会有丑陋的一面。正如波兰斯基所说:“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我们应该仇恨的是,人性中所有的丑陋的一面,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群人、某个国家。英国《独立报》这样评价:“什皮尔曼这本书的一个不可低估的特点是:它超出了读者有理由的等待,全然没有一般作者经历多年苦难后立即写出的作品所具有的那种激愤和怒火。”作为一个刚刚从磨难中走出来的犹太人,能够如此宽容,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帮助过什皮尔曼的德国军官霍森菲尔德
在这本《钢琴师》的最后,波兰著名诗人沃尔夫·比尔曼撰文说到,在耶路撒冷的“二战大屠杀纪念馆”里,因为拯救过犹太人而受到纪念的1.6万名雅利安人中三分之一是波兰人。他写道:“大家都知道,反犹太主义曾经在‘波兰人’中间传播得多么猖獗,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与此同时,没有一个民族像波兰人那样,在纳粹分子眼皮底下藏匿了那么多的犹太人。如果你在法国藏一个犹太人,你会被送进监狱;如果在德国,你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是在波兰,你全家人都得丧命。”
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这本《钢琴师》对于今天的我们的意义,也终于看懂了电影《钢琴师》。善良和伟大,可以有无数种表现形式。战胜法西斯,解放波兰的苏联红军是伟大的,在华沙起义和此前的犹太人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是伟大的,战胜苦难回到波兰广播电台的钢琴师什皮尔曼是伟大的,营救了什皮尔曼的犹太警察和德国军官也是伟大的。尽管苏联红军、波兰抵抗者、什皮尔曼以及犹太警察、德国军官都有过他们的灰暗时刻,但依然无损于他们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