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选成 ||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年气到了嘴跟前”。
农历腊月二十三,沙苑俗称小年,据说是灶爷上天、向玉帝汇报所管家庭,或勤善富和,或懒恶穷闹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男男女女都小心翼翼、殷勤倍至:扫院清洗、理发靖心,准备丰盛的干粮,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娃娃们则可趁大人和颜忍事、悦色忙活,很少‘三纲五常、勤俭苦甜’的言传指教,而尽情地打猴、踢釭、玩沙包,甚至撵兔、跑马、放鞭炮,过一个实实在在的“儿童节”,起码我小时候觉得它比“年下”都快乐!
其实它是一个标志,表明年下(春节)活动已正式启动,所有事情已开始围绕过年进行。干公的开始慰问、团拜,在外的已经整好行囊,归心似箭;在家的,扫屋洗刷置年货.....就连计算日期,也将平日几月几日的公历称谓,换成初几初几的农历叫法。
在非常注重“仪式感”的沙苑、甚至整个同州区域,对这个如此重要的日子,习惯用许多风俗和礼节礼数,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天所有人都会一改过去爽直果敢的性情,做事待人格外地谨慎、格外地忍让,反复叮咛孩子“长点眼色、甭让生气”,以免失误失礼、以免别人嘴上不说,心中给你留下不好的印象;特别是害怕在灶王爷那里留下不好印象,影响来年的福气。
“骂人烂嘴”,这一人人挂在嘴上的俗语,据说就是从这天来的。
有个杀猪的,人心非常善良,可就是平常脏话不断,骂媳妇打娃更是日常便饭。有个好心的教书先生教育他,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不骂人,不打娃,来年就可赎“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的罪业,为自己、为后辈积福。二十三这天,一大早,看到老婆在洒水扫院,就高兴地说“你真勤快,”媳妇诧异地看着平日里“一骂二打三拔毛”的男人,刚要说话,丈夫就一句“日你妈的”,把她吓得打了个“尿颤”,刚要躲避,却见丈夫脸色苍白,胸部急剧起伏,眼睛直瞪瞪地看着天,嘴里不停地说,“我犯了错,我犯了错,灶王爷要告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了”。
老婆更加诧异,急忙问其原因,再三解释,都不能解决问题。眼看着丈夫满眼含泪、满嘴起泡,连饭都吃不下、约好的杀猪都杀不了,老婆也急得团团转。无奈,只好请来教书先生。先生一听,先把丈夫叫到灶房,对着灶王爷像跪下,耳语几句,然后让老婆“打”了丈夫几下,算是扯平,才算将丈夫“救”了过来。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小年”,在人们心中是何等重要,人们是如何样小心翼翼。
那么,小年都有呢些礼数呢?
一般有如下风俗:
扫屋洗刷:首先要早早起来(不要给灶王爷留下懒惰和对他不尊敬的口实),喝稀吃好咥硬菜。喝稀,就是喝枣沫糊(沙苑一种特有的小吃。将红枣熬烂,捞出枣皮枣核再和豇豆花生米一起煮熟,拌些面粉糊煎开即可);吃好,就是一定要吃烙馍,如饦饦馍、鸡蛋饼,特别是“五仁”灶饦饦一定要做,因这是灶王爷上天的干粮;咥硬菜,就是一定要吃肉,且最好是猪肉、牛肉和羊肉,因为这三种肉才是自古传下的“牺牲用品”,专门用于祭祀的,不然“狗肉上不得青碟子”,灶王爷就是不怪罪,恐怕自己过后心里也会留阴影的吧!(当然吃饭前必须得向灶爷表示一下吧,免得灶爷嘀咕心中没他。其实这就是沙苑养生节中“小年灶饦枣糊饭,神走牛羊肉不断”的具体体现)。接着就是扫屋洗刷,这里不再一一类瞩,只是特别注意一定要将灶房的灶头打扫干净,再象征性的洗个碗碟盆罐。最后就是请“爷爷”(读yaya).“总把旧照换新影”,将去年的灶爷像“请下来”换上新的,行个礼以示“得罪。”
祭灶:分为四步:一是送饭。“送行饺子接风面”酉时三刻(下午六点)前全家人坐在灶前一起吃饺子(寓意灶爷查人数,确定上报明年全家人的口粮钱数)。当然吃饭前必须将饺子“献一下”。
二是备礼。戌时(下午七点)左右,将清洗干净的三个青碟子放在灶头案前神像下:一碟放9个烙饼,堆3摞,最好五仁馅,寓意“三天上九宵,五谷兆丰年”。一碟放6个灶糖,按照51两层摆放,寓意“一家团圆,五子登科”。第三碟放干果,必须4样:柿饼、花生、核桃、红枣。讲究四双核桃、三双柿饼、两撮花生、一把红枣。寓意“事事聪敏、各方忍让、儿女双全、一年红火。”
三是明路。从灶前点烛开始,将家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然后将事先放在灶爷前的鞭炮拿到大门外燃放,以示“灶爷要上天,诸神让两边。”
四是礼送。全家人在年长男子的带领下集体向灶爷行礼,一边行礼一边口中念叨“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祈求灶爷给来年带回平安兴旺。如果当年有老人去世或女儿出嫁,则由一人带其照片参与;如有新添人口,则在集体祭祀结束后由主祭带领单独行礼,以示入户。当然有的地方祭祀时不许妇女参加,这种落后的乡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被逐渐淘汰。
五是散福,全家人分享柿饼(此时叫忍柿,寓意忍事)、烙饼等祭祀品,寓意忍让和睦,团圆祥和。
总结起来小年的礼数就是:
感恩、忍让、和睦、祈年。
正是:
作者简介:朱选成,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1年参加工作,现任大荔县质监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