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唐诗解读——杜甫之《泛溪》

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
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
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
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
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
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
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
萧条欲何适,出处无可齐。
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
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
注:
溪:指杜甫成都草堂外的浣花溪。
景:阳光,此处指落日余晖。
信:实在,确实。
练练:白色的熟绢,此处比喻山上的积雪之白。
罟弋:罟,鱼网。弋,网绳。
人情:人之常情。
睽:违背。
冥恣:昏暗中的轮廓。
异舍:别的人家。
畦:田埂。,
浊醪:未经细滤的粗酒。
解读:
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到达成都,经历了太多的离乱荒难,看怪了太多官场黑暗,杜甫对官场已经厌倦至极,他决定在成都定居。第二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建成浣花溪草堂,他将浣花溪草堂从计划到修建到建成,以及自己的草堂生活和后来离开草堂又回归草堂的经过,都用诗歌记录了下来。其中《卜居》《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冯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诣徐卿觅果栽》《堂成》是写草堂修建过程。
《泛溪》《绝句漫兴九首》《水槛遣心二首》《遣意二首》《一室》《草堂即事》这是写诗人的草堂生活情怀和草堂风景。这一段时期,诗人生活懒散,心情惆怅,再加上风景昏暗、寂静、凄凉、细小,以及生活的烦闷、愁苦、无奈、淡泊,这些诗歌有对战乱的焦虑,对功名的淡泊,对世事的无望,念老思乡的感伤,体现了动荡时代一个客居他乡的老人黯然的精神世界。
这首诗大概作于上元元年一个秋天的下午,诗人驾上小舟西游,回草堂后写下,诗中对溪上远景——“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奇异荒僻、悲凉纤弱,对溪上近景——“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是以儿童为主体,表现溪水两岸的人情物态,追逐鲜美,场面混乱,孩子们为钓鱼采藕,不顾一切的生猛劲一览无余。
出外观景,诗人看到的是远景悲凄,近景慌乱,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心情。天晚了还得泛溪回家,回家却还是无所适从,无奈只能自斟浊酒,可又担心东城的鼙鼓之声,回家也不能安枕。诗人之无奈随处可见。
浣花溪作为杜甫草堂外围的一条河流,在杜诗中多次提及,诗人在成都寓居期间,对门前的这条河流常常是念兹在兹,也使得浣花溪这个地方有了更深一层的人文符号意义。“中国诗的每一行都成为一串意象,这些意象把符号独立的视觉侧面变得明显”,联系这首诗而言,我们不能发现,这一时期杜甫的生活和心境来之不易,纤纤去如霓裳衣,暮霭暝姿除心尘。远见西岭峰上雪,近观儿童岸上嬉。捕鱼采藕,穿行荷芰之间,虽然不时有年华渐逝之感,但也显得随遇而安之怡然心境。诗人隐约听到从草堂东边城区传来鼙鼓之声,喝酒聊作结。
全诗托物言志、感兴抒发,在写景状物之间,凝神遐思之诗意描述中,排遣着诗人疲惫的心灵和不如意的人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总第232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草堂借笔》》

    草堂借笔    出成都西郊,过青羊宫,沿翠竹摇曳.垂柳依依的浣花溪西行,我与雪雷.科山一行便来到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我们入草堂大门,依次参观了大廨.诗史堂.工部祠三重古雅的厅堂.大廨是座通堂式的敞 ...

  • 杜甫这首诗有两个版本,江村的夏天,久违的安定

    安史之乱于755年爆发,长达八年之久.杜甫在战乱中流亡转徙,终于在759年来到成都,得到了久违的安定,并在朋友严武等人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间草堂. 一家人疲于奔命,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杜 ...

  • 欢迎来成都之杜甫草堂之行

    从2004年到成都读书,至今已经约15年了,这回是第一次到杜甫草堂游玩.成都杜甫草堂因诗而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其实,我早就想到此游览一番了,觉得离得近一直不急着去,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2019 ...

  • 草堂春色 杜京

    . 草堂春色 杜京 北京晚报 | 2021年06月08日 . 最是一年春好处,浮想联翩踏蓉城,我寄相思携清风,静听花开草堂行. 时光总是在不言不语和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记住一个春天,有时是因为一首诗,有 ...

  • 1 唐诗解读——杜甫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上)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 ...

  • 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上)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 ...

  • 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下)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 ...

  • 3 唐诗解读——杜甫之《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 ...

  • 4 唐诗解读——杜甫之《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 ...

  • 5 唐诗解读——杜甫之《述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 ...

  • 6 唐诗解读——杜甫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上)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

  • 7 唐诗解读——杜甫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 ...

  • 8 唐诗解读——杜甫之《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 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 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侯伯知何算,文章实致身. 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沦. 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云霄今巳逼,台衮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