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新年论坛(2016)】 环境经济学在中国大有用武之地
【绿色发展新年论坛(2016)】
环境经济学在中国大有用武之地
——在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绿色发展新年论坛”(2016)上的发言摘要
黄少卿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 副教授
经济学是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视角
作为经济学者,我们对环境问题是非常感兴趣的。经济学理论作为一个重要视角和分析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经济学一般认为,环境是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投入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山清水秀时,经济不发达;但经济发展了,就要付出环境代价。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必须要做权衡取舍(tradeoff),其中会涉及到很多需要计算的问题。
如果说,我们过去这个问题似乎感觉不是那么重要,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环境的破坏或者环境的代价它还相对比较低,我们的空气污染没有这么严重,水质污染也没有今天这么可怕。我们觉得我们能够承受这个环境的代价。但是现在雾霾、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已经变成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经济发展和环境代价之间的替代关系,怎么权衡?或者说我们怎么评估?如果环境代价超过了某个水平,我们就应该治理环境,因为付出这个治理成本也有可能是更划算。在国外,譬如美国,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在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研究,专门讨论空气污染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问题,这个研究跟踪了6个城市20年的环境变化,然后测算环境变化对于这6个城市居民寿命的影响。研究发现问题很严重,以PM2.5为例,每一立方米上升10微克,其对健康的影响大致相当于这个城市的居民寿命平均要减少0.61年。这6个城市中,空气较好的和较差的城市之间,居民寿命差距可以达到2-3年。所以说,糟糕的空气带来的健康威胁相当于癌症,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可想而知。因为寿命的减少是有经济成本的,后来有人做了专门的指标,来衡量这个经济成本,即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发生,会导致全社会人均寿命减少多少年,它相当于我们损失了多少GDP。如果因为环境的破坏,创造的GDP还赶不上这个损失,那就意味着我们对环境的利用过度了。
应用环境经济学测算环境治理的成本和收益
今天的中国,为了更好地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环境经济学研究。譬如,当前如此严重的大范围、持续的雾霾,究竟对当地居民的寿命和健康带来了什么样的损害?我们还没有做具体的测算。这种,对于我们整个社会带来了相当于多少GDP的损失,似乎也还没有研究。如果我们对此能加以测算,以此为依据向政府建议是否应该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讨论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做投入产出分析,要算出环境治理投入的回报率。美国学者们2007年算过一笔帐,他们发现,环境治理投入,是现在美国联邦政府所有投入中回报率最高的一项。过去10年,美国联邦政府平均每年为环境治理拨款73亿美元,那么,每年的回报是多少?介于188亿和1674亿美元之间,最低年份是两倍多;最高年份的回报是20多倍。如果我们对中国的环境治理成本和收益做一个估算和比较的话,结果很能是:在当前,中国的环境治理投资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所以,是否应该对环境治理进行投资?投资多少?这个问题地方政府不可以忽视,中央政府更不可以忽视。
环境问题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
环境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问题,不仅是有关雾霾的研究,整个环境问题,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为什么是政治经济学问题?我们经济活动当中,环境污染会带来负外部性。有人利用环境这个公共资源创造了私人收入,却不必为其带来的环境破坏去承担代价,而承担代价的是别人。
大家会看到,我们现在那么多地区,上了那么多的高污染项目,发展了那么多高污染产业。《人民日报》今天一篇文章指出,京津冀地区只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2.25%,但创造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却超过了10%,而其产生的环境污染达到了承载能力的两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们明明知道许多产业的发展会给社会带来了巨大代价,可是这样的经济活动还在继续。像河北上了那么多的钢铁项目,炼钢很耗水,华北缺水,只能从地下抽取水源,抽空了再把废水灌下去,严重破坏环境。这些钢铁企业为什么能够生存?显然,它们并没有把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纳入到经济成本的核算,它们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在这样的GDP创造过程中,政府拿到了税收,企业的投资者得到了利润,可是普通工人只能拿到工资。这里面就会产生再分配效应。如果政府不对环境治理进行投资,只拿到普通工资收入的家庭,在这个再分配过程中就会成为受损者,因为企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代价是全社会成员来共同承担的。譬如说,由于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装空气净化器。本来清洁的空气作为公共资源,是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当然应该享受的。现在不是了,清洁空气变成私人品,谁掏了钱装了净化器,谁才能享受清洁的空气。不掏钱的人,只能暴露在更高浓度的PM2.5之下,从而对身体造成更大损害。当然,从GDP中得到更大份额的人,他们不在乎这个事,因为他们从经济增长中的受益,远远超过装净化器的成本。可是对普通家庭来讲,他们要在家里多安装几台空气净化器,也许就抵消了他工资收入的很大一块。如果肮脏的空气让他们的家庭成员健康受损,还要付出医疗成本或寿命成本,也许工资收入根本是入不敷出的。
现在自来水也不敢烧着喝了,要去买纯净水;去商店买大米的时候,还要担心是不是毒大米,所以尽量选价格高的。这些其实都是普通消费者所付出的额外代价。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去研究,如果有医院数据的话,我们就可以来分析,空气污染导致到底是谁生病更多?是中低收入的普通人,还是更高收入阶层的人?高收入阶层的人他有更大的经济能力保护自己,也许PM2.5对他的健康影响就小;而普通老百姓不舍得花钱买空气净化器,扛一扛。但扛一扛就容易生病,中低收入群体也就会付出更多的健康和经济代价。因此,各个地区环境污染的最终社会成本的承担者到底是谁?这是非常有价值的、需要去研究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如果今天我们认为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这么大的损害,我们应该去治理它。那么,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到底有多大?是哪些社会成员在承担这个成本?投资环境治理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收益?这些方面的很多研究,其实现在都还没有充分展开,但又特别值得去做。
总之,环境经济层面的评价、环境污染对不同家庭健康的影响,以及治理环境所能带来的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都需要我们做更扎实的研究工作。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研究透了,得到了比较可靠的结论,将对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我觉得,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能做的事情特别多。作为一个经济学学者,我很有兴趣参与这些研究活动。(完)
点击以下文章可查阅本次论坛上其他嘉宾的发言摘要
陆志安:绿色发展要在法律上“软硬兼施”
唐忆文:推动能源的绿色和低碳发展
吴家骅:能源发展要转变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