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的9个经方医案精选,价值颇高!
胡希恕医案卡片(节选)
(资料说明:胡希恕先生存世的医案,很多是由随诊的学生整理,并以卡片记录,才保存下来的。其中一部分经编者将其汇辑成册,名之曰“胡希恕医案卡片(手抄本)”。
当年编者与其他同学商定,分工各自抄写一部分医案,并汇辑成册,然后互换所录,以期彼此都能得到较多的资料。但后来未得到互相交换的机会,故实存的这个抄本中的医案,大约也只有原来卡片中的医案的三分之一了。
原抄本共有医案111例,减去了与已出版资料中重复的33例,还有78例,经本次整理,奉献给读者共享。)
—1—
案一
崔某,男,38岁。1969年3月17日来诊:慢性阑尾炎,屡次发作。与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合方加薏苡仁。其中白芍五至六钱,薏苡仁八钱至一两。三剂症已。
编者按:
此案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中“阑尾炎的治疗经验”的崔某案所指并非同一人,将其年龄、来诊时间对比可知。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提到:“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合方,宜作煎剂,治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的合并证。后世舒肝散之适应证,大都宜本方······加大薏苡仁用量治慢性阑尾炎不宜下者,甚验。”
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更进一步阐述:“大柴胡汤与大黄牡丹皮汤合方治阑尾炎的时候,如果病是慢性的,没有太大的热象,也有柴胡证,大致都可以用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
不过当归、川芎两味温性药不要用得太多,都搁6克就行,最好再加薏苡仁。薏苡仁这味药,它有排脓的作用,因为陈久性的阑尾炎,它有化脓的转机,但不是太明显,而腹痛是经常见到的,这个情形用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
—2—
案十二
郭某,男,37岁。素有神经衰弱,工作紧张时,则心烦,身热,汗出,头晕,无精神,失眠多梦,遗精。苔薄白,脉沉弦。
初诊(1965年4月14日)与二加龙骨牡蛎汤。
二诊(1965年4月21日)热上冲,汗出已,遗精未作,但多梦,咽干不思饮,肌肤热而自觉寒,小便清长,下肢沉,四末凉。鼠蹊部位不适。仍与上方,附子增为二钱。
三诊(1965年4月30日):现除精神紧张时稍头疼,吃饭急时致胃不适外,诸症尽除。与上方加减,将息。
编者按:
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谈到:“这个方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非常好使,我常用它。还有一个二加龙骨牡蛎汤,这两个方子可以配伍着用。
二加龙骨牡蛎汤是上方去桂枝加白薇、附子,附子的量不要大,最大量也不要过6克,开3克至6克。这两个方子我经常并着用,也不去桂枝,因为这个病有气上冲,头眩、发落,上冲得非常厉害,气上冲,不往下走。用它得使上下心肾相交,所以桂枝是要用的。
我用二加龙骨牡蛎汤时就是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里面再加白薇、附子,挺好使的。
因为下寒得厉害,阴头寒,精自出,所以要加些附子,少加,这时就用这个方,如果病人没有大寒热,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就行,这个病我经常见,治好的病人也很多了,你们可以试验。
遗精有夜间出汗烦躁的,那非加白薇不可,白薇是去烦热的。天雄散一般用不得,若只是寒象我想或可一用,我没用过。”
因此本书医案所说的二加龙骨牡蛎汤,应该都是指二加龙骨牡蛎汤又加桂枝方,以下同。
—3—
案十三
郭某,男,33岁。主诉遗精十年,小便频数,有时浑浊,曾腰疼,近未作。饮食可,大便正常,不头晕。有手淫(自慰)的毛病。脉左沉弱无力,右大迟。阳痿。
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及二加龙骨牡蛎汤先治其遗精。后以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治其阳痿。
编者按: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记述,胡希恕先生为本方曾加按语称:
“失精为病,大都气血失和而呈上实下虚之证,下虚则寒,故小腹弦急、阴头寒,上实则热,故头眩、发落。
脉极虚芤迟是泛论清谷、亡血、失精诸疾的大虚之候,在文法上是一插笔,而芤虽主虚,但按之微紧并亦不迟,可知非极虚,故无须大温大补,只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即可。
脉动以应胸腹动悸、精神悸动不宁,为失精的病根,亦即龙骨、牡蛎的主治。
桂枝汤本来不是大发汗药,食热粥、温覆才使病人汗出,今加龙骨、牡蛎等收敛药,只能调和气血而不发散矣,此实治失精的主方。
《小品方》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枝加白薇10克、附子3克(这是我的经验用量,与原方稍异),名曰二加龙骨牡蛎汤,于此二方适证加减之,治此证确有奇效。”
—4—
案十七
某患者,女,50岁。病人腹痛,经北京协和医院X片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初诊与猪苓汤加金钱草。二诊服药后效不显。
细审病情:心悸、头晕、心下堵不适,悟为上冲之象,与猪苓汤方证的口渴、小便不利有异。
改与五苓散加金钱草:
服上药两剂后排出长形结石一块,再去北京协和医院复诊,结石消失。
编者按:
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对五苓散与猪苓汤在治疗淋证方面的不同点做了鉴别:
“小便艰涩疼痛,泌尿系统感染以至于石淋,也就是结石,这些都归这里头(淋证)了。对于结石的治疗也不外乎利小便,猪苓汤是,五苓散也是。
若是疼得厉害,加大量生薏苡仁就对了。所以加生薏苡仁、大黄治结石病,这我也有过一些例子。
五苓散加生薏苡仁、大黄我试过,猪苓汤加生薏苡仁、大黄我也用过,都好使。如果渴重、偏于热,用猪苓汤;脉浮、有些偏于表证,就用五苓散。“
—5—
案三十三
马某,女,18岁。常发扁桃体炎,一个月前发高热,嗣后即两膝关节红肿疼痛,出红斑,一个月内陆续高热39度左右,热则痛甚,不可屈伸,肘关节亦微痛,曾有一次晕厥。
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风湿热,注射青霉素、服阿司匹林等药无效。
初诊(1969年4月30日):现两膝关节红肿疼痛,有红斑,前臂亦见红斑。苔白,脉滑数。发热,行动不便。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生石膏。
二诊(1969年5月4日):关节疼已不明显,红斑消,肿热已,除上楼时左腿稍感不利外,余无所苦。
原按:桂枝芍药知母汤之治验,尚有腿疼水肿,头亦经常疼,多时不愈者;风湿性皮肌炎,下肢在夜间剧痛,不能安眠者;周身关节疼,有水肿,胸胁胀,时噫气久治无效者等等。
有时初服此方出很多小红点,再服则疹消退。
编者按: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胡希恕病位类方解》曾言:“慢性关节炎下肢肿者,用本方有良验。并以本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风湿热得奇效。”可为此例参考。
—6—
案四十三
霍某,女,54岁,小学教师。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多年。手小指关节屈不得伸,腰引及大腿疼,行动困难,稍坐久即不能起。
与桂枝汤加茯苓、苍术、附子,症不减。与下方得速治:
赤芍三钱 白芍三钱
炙甘草三钱 附子三钱
生薏苡仁八钱
编者按:
更方为芍药甘草附子汤加薏苡仁而成。胡希恕先生讲《仲景方剂学》时曾说:“薏苡仁为解凝性利尿药,与附子为伍,解胸痹痛,治关节痛也好使。”
由此可知,治疗关节痛,苍术、附子为一个对子,薏苡仁、附子也是相似的一个对子,须知。
—7—
案六十一
马某,男,成年人。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恶心,噫气不除。与旋覆代赭汤加乌贼鱼骨一钱半、贝母三钱。三剂症除。
编者按: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言及:“十二指肠溃烂见心下痞硬、噫气频作者,于本方(旋覆代赭汤)加乌贼鱼骨、乳香、没药等有验,大便潜血加白及。”
此为胡希恕先生的常用方。
—8—
案七十一
晏某,女,46岁。患肝硬化腹水,兼有脉结代,心律不齐明显,且心慌短气。与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合剂,兼用大黄䗪虫丸。复诊时脉结代已,听诊时期外收缩偶有所见。
编者按:
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谈到:“肾炎的腹水吃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化的腹水用它就不行。
若是血分的水肿光利尿解决不了问题,它是先病血后病水,这种水病叫做血分为病,这个病不光妇人有,男人也有。
这腹水要看是怎样一种水肿,像上面说的肾炎的那种水肿,它纯粹是气分为病,所以发汗、利水就可以好;
肝硬化的腹水是血分为病,光利水就不行,用大黄䗪虫丸这个药就很好使,所以要坚持用,它是有效的,古人也有用鳖甲煎丸的。”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说道:“结脉多有瘀血,一般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治之。”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谈到:“余曾以大柴胡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脉结代之实证,屡验。”此皆可为本案之参考。
—9—
案七十六
贾某,男,50岁。1973年2月:慢性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肝区疼痛,腰腿酸软无力,时腹胀。脉弦。
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更加丹参、茵陈。服药后症已,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工作过劳时又复,仍与上方即治。
编者按: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曰:“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说明腹满也常常是血的一个表现,特别是在肝炎病人中多见。
观本案及上案,没有特意去治疗腹胀或胃胀,用两者合方补虚温中、解热活血、养血利饮,其症也能自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