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融合史——哲学漫谈之四十二

    能深入解读圣人不仁,就能比较容易明白,近代中华文明曾经的没落不是绝对没落,只是相对于西方后发文明异军突起的相对没落,因为我们这个文明中的文化部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始终是在的,落后的真正原因只在我们的文明因过于追求中庸而导致的政治保守,进而造成这个天朝上国千多年孤芳自赏的难以为继。

    在中华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构成方面中,绝对没落的只有政治制度,而整个中国近代史所修正的不过就是这个政治制度,而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则因文化极强的自我革新能力而与世界潮流相融合中继续自新、自强。这样的政治危机在中华大地反复上演多次,这次只不过是对近现代中国知识精英的一次最大强度的危机公关测试而已,因为这次是世界性的。
  现在看,中华民族这次亘古未有的危机公关不但顺利通过,其压抑不住的文明扩张之旅已经开启,只不过手段不再是过去商业文明扩张的野蛮与暴力,而是经过马克思主义改良的中华和文化的和平演变之旅。
  我认为,这是专属于中华文明的荣光,因为它先天具备和谐与包容的全部基因,而西方基督教文明完全不具备这样的基因,即便是在它的文明机体内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先进文化,也因为资产阶级的先天文明缺陷而只能反过来强化并凸显他们的保守与没落,因而导致他们只能被动等待改良后的中华文明的拯救。
  资本主义接受不了马克思主义的心境,一如中国清末的封建统治者接受不了君主立宪一样,是自我革命能力不足的表现,是剥削阶级性贪婪本性决定的必然。既然不能主动革新,被动的灭亡就成为他们的宿命。
  相比而言,中华文明就具备这种革新性,比较于苏联无奈的自行解体,更充分证明中华文明的先天包容性对一切人类先进文明的充分吸收能力。这样的包容过程也体现着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先进性的鉴别力——有更好的共产主义,决不选择相对好的资本主义。这说明,文明自身具备鉴别力,文明层次越高,鉴别能力越强。
  中华文明是整体性文明,是故能一直占据世界文明史的核心地位,可以像试金石一样鉴别其他文明,而西方的基督教商业文明是渐进发展的局部文明,只能因羡生妒搞阴谋,并最终被整体文明所吸收改造。这应该也算是一种主动求变的鉴别力,换个角度看,野蛮文明就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让先进文明带着他们一起玩儿。这意味着是文明自身具备的融合能力在导演着人类的历史演进。
  如此看来,人类文明史的演进从来惨烈,近代人类历史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是惨绝人寰的,可从战争死亡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看,这比战国末期秦灭六国时应该差远了。这样比当然不是标榜什么,只为说明人类进步历史从来不失残酷与惨烈的代价。
  因此,真正的文化人都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人类所有的罪孽,都是全体人无知的积蓄的结果,从来不只是某部分人一厢情愿所造成的。政治的善,是所有人性善的集合,政治的恶,亦是所有人之恶的集合,人类只要不整体进入真正文明,任何一厢情愿的带有洁癖的思想与道德都只能是伪善。
  反过来说,正是如此惨烈的文明融合史才能证明,真正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恰恰正是尽显“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之道的潜在力量。相对于无知文人尽显道德洁癖的思想洁癖之错爱,真正的圣人不仁之爱才是人间大爱。
  是故,只有通过哲学常识化与普及化的实现,人类才能真正走进终极文明,不是吗?!所以,请收起你的伪善,勇敢地用哲学清理你先天固有的思想洁癖与道德洁癖吧!

(0)

相关推荐

  • 白丁眼中的世界文明融合趋势——哲学漫谈之五十五

        前面我用一个白丁的视角对比了西方主流文明与正在崛起的中华文明的话语权之争,我最想表达的是,这两个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并存的核心文明,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只是到了近代,一直作为小弟的西 ...

  • 近代文明较量过后的残局——哲学漫谈之四十六

    文化是抽象的存在,却是具体存在的政治.经济文明演进的决定力量,因为文化是形而上的道,是本,政治和经济是形而下的器,是末.本与末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本质决定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却需要很强的抽象能力,目前 ...

  • 资本主义文明迅速没落的必然性——哲学漫谈之四十五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挟主流文明之威,通过冷战托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后,便因没有了对手而没了章法,终因在本阶级内部找不到文明进步方向而自乱阵脚,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全心全意地开拓全球市场了,可惜资本主 ...

  • 哲学视角下的近代人类史——哲学漫谈之四十四

        前文说中华文明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整体改造是个必然趋势,这样的狂言浪语式预言有什么理论和现实依据呢? 细品之下,我们会发现,近代世界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全球化发展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普遍提升 ...

  • 思想洁癖与人类的整体无知——哲学漫谈之三十五

        前面说过,现代教育是分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中最薄弱的一科,这种现实不得有效克服,恰恰证明作为教育者的老师群体对人的系统性与哲学的系统性知之甚少,自己尚不明了,当然谈不上教会别人如何实现&q ...

  • 还富于民 or 征服世界?—“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四十二

    还富于民 or 征服世界? 汉文帝刘桓23岁即位,在位23年,46岁病死.刘桓在位期间,免民间傜役,爱民如子,一切从简.曾经想修一个露台,项目成本约百金,遂决定不修,原因是刘桓说百金相当于十个中等人家 ...

  • 常识化解读逻辑学——哲学漫谈之四十九

        政治无道德很不好理解吗?当然不,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僵化思维模式到辩证思维模式下,其实很容易.所以,僵化与辩证体现着一个人逻辑思维的不同深度,代表一个人的哲学素养高度.一定意义上说逻辑就是哲 ...

  • 正确认识政治无道德——哲学漫谈之四十八

        我认为,哲学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修行到圣人不仁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意味着对一切必然发生的所谓坏事不再做无谓的感性伤怀,是为随遇而安.如此说来,只要我们都实现哲学化了,大家的历史伤痛感就可以不再那么 ...

  • 可以这样概括哲学史吗?——哲学漫谈之四十

        前面我已经论述许多哲学史终结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意义,就是希望建立起"哲学普及化就是帮助每个人在自己的思想中终结哲学史"这样的哲学学习新共识,这样才能有效帮助每个人都尽快轻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