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言静思:我要成为苏粉坡丝
2021年的第二天,天空特别清朗。我有幸报上名,参加了文澜读书岛2021年的第一次活动,聆听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博士分享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这次活动的场地很特别,是在铺满了银杏落叶的户外。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更特别的是,这儿曾经是苏轼最喜欢来的十三间房,是不太为人知的大佛寺遗址。第一次走近并仰视大佛残体,犹如仰视那过往的沧桑岁月。在这阳光灿烂的冬日,在东坡老市长的冥冥注视下,听陈博士娓娓道来,甚是有意境。
陈博士首先提出,要点评这本书,需要先读苏东坡的诗文,搞清楚他想什么,怎么想,以什么方式想,再读懂林语堂本人,然后看英文原版,最后才能来点评这本《苏东坡传》,难度非常高。想想确实唯有如此才能准确地评价一本书。我一个普通读者,不可能读得那么深。不过粗读之下,已经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第一,以前只知道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诗人,写过不少西湖的绝美诗句,为杭州留下了苏堤和东坡肉。通过阅读此书,才比较完整和详细地了解了苏东坡的生平和经历,也了解到北宋的一些历史大事件。不但让我认识了苏东坡的多面性,也重温了历史知识。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苏东坡在官场如此不顺,却始终积极乐观,还在养生保健、饮食烹饪、书法绘画等方面都这么出色;才知道作为杭州的老市长,苏东坡为杭州做出过许多丰功伟绩,公立医院的建立,水利工程的建设,西湖疏浚等等,完全超出我对他只是文弱书生的印象,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第二,由于苏东坡在书法绘画艺术上的造诣,此书专门设章节来聊国画。我这才知道苏东坡不但诗词文章好,连书法都这么牛。被贬黄州失意微醉时写出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诗帖》,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媲美。国画也这么了得,开创了中国文人画,是宋代写意画南派鼻祖。跟着苏东坡的笔触,作者谈到中国书法的核心问题,整体结构问题,从而带出了“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奏的问题,不管是绘画、雕刻、音乐,只要美是运动,每种艺术形式就有隐含的节奏” 这一概念。艺术的美不在于静止状态,而是有节奏,有韵律,有动感魅力。爱慕书法的人“不欣赏静态的比例与对称,而是在头脑里追随着书家走,从一个字的开始到结尾,再一直到一张纸的末端,仿佛他在观赏纸上的舞蹈一般”。这一段文字让我突然明白,在我练习书法期间,老师说我的字写得不错,但不够艺术,不够有味道,就是因为我的字中规中矩,没有韵味,没有动感,像印刷体。美感便是律动感,被书中这一点拨,我似乎有些悟到了。
第三,看了这本书后,最佩服的是苏东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并积极实践,更能随遇而安。尤其在后半生漂泊艰难的日子中,他始终遵循他所喜爱的陶渊明的精神:“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何必独多虑。”所以苏轼能看透“乐与苦”,能安于当下,能种地种菜,品尝美酒,研究菜肴,游玩美景等等。
既来之,则安之。在黄州、惠州、儋州,他打造自己的雅居,聚群会友,饮酒喝茶,吟诗作画,冥想练功,样样都不拉。在那些被贬的日子里,他从不懈怠,反而是沉淀和作品最多的时候。他编注了《易经》《论语》《尚书》三本经典,整理了《东坡志林》,编写了124首和陶诗。由此可见他的充实,更可见他的积极态度。
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以做实事替代忧伤悲哀。没酒自己酿,没墨自个儿做,没菜自己种,从中还获得很多乐趣,真真正正地永远向前看。最后终了之时,依然遵循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可见苏东坡一生的真性情,一直秉持到最后,不得不敬啊!
但是,就如陈博士所说,仅仅读了这一本《苏东坡传》,我对苏东坡的了解还是非常浅薄,甚至可能有些偏颇。不过,它给我开了一扇窗,揭示了一个多面手的苏东坡,一下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
去年年末,参加了“开心走读杭州”的走读苏东坡活动,看了一些群友推荐的有关苏东坡的文章,让我非常着迷于这位天才型人物,着迷于他有趣的真性情,对他既敬佩又崇拜。如今通过文澜读书岛的分享讨论,欣赏了文澜朗诵团成员深情并茂的朗诵之后,我更想多了解苏东坡。第二天,我又特意去苏东坡纪念馆,再看对他的介绍,欣赏他的石刻碑文,重走他修建的苏堤,感觉我离我的偶像又近了一点。
对苏东坡,我远远没有品够。他的诗词,他的书画,他的故事,统统都要去品。看到群里小山老师去年看了11本有关苏轼的书,着实让我震惊。这才是粉丝的样子!又看到书友尹初如数家珍般流利背出苏东坡的各类诗词,让我羡慕。这才叫粉丝的样子!我要学习两位榜样粉丝,坚决加入粉丝大队。我已经找好书目,规划时间,一定多读、再读我的偶像,日后要成为名符其实的苏粉坡丝,成为货真价实的东坡迷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