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笔记】文化散文的魅力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化散文的魅力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柴进

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这次阅读的版本是新买的。1993年曾经在一家小书店买过一版,看了大半,发现错别字颇多,才晓得买了盗版,也就搁置没有看下去,后来不知道被谁拿走了。
在散文集中,这书已被奉为经典了。读下来,感觉和当初没有什么不同。作者虽然走过了太多的地方,然而他的文章不是游记,而是面对先贤在尘世的履痕,静静地感受,或深思,或长叹,笔下如泉涌,抒发着自己的无尽感受。
作为文化散文的启程者,余秋雨或许更关注他所去过的地方的文化氛围,当时与后世的关联,那些先贤的事迹,对后人的影响。文字中有着太多的感慨。作者是知识底蕴深厚的学者。不同于纯粹的游记,每到一个地方,他所留下的文字总是在似乎如同散出的万千触手,去触摸去感受他所伫立的这个地方的文气,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岳阳楼,阳关雪……视野中仿佛有或孤寂或傲然或悲凉的一幕幕人与事劈头盖脸对你呼啸而来,急速推进的情绪形成的文字如疾风骤雨般感染着你。
这是富有激情的一本书,很有魅力。
从白发苏州到江南小镇,再转到天柱山,余秋雨也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履痕。苏州我去过一个园林,只是随众惊鸿一瞥。天柱山,却是有着很深的印象,大抵是因用了一天的时间去登它。当然,再登天柱山之前的数年,我是看过余秋雨的《寂寞天柱山》的,对他笔下的文化意境十分仰慕,后又购到了乌以风的《天柱山志》,才知道余先生亦有疏漏之处,说“天柱山一直没有一部独立的山志”,实际上《天柱山志》出版于1984年,全书沿用中国山志旧体例,以山川为主,兼收风土、人物、词章,三十余万字的上乘之作。
我的朋友王涛,天性好游,著有游记《会心山水》一书。读了他不少游记,在游历天柱山之后,我决定也写一篇游记。虽然有《天柱山志》作参考,但有《寂寞天柱山》珠玉在前,对于人文历史的把握绝对比不上余秋雨,若大段引用《天柱山志》的资料,又不免会陷入“掉书袋”的窘境。第一次写游记,我也就借用了《小石潭记》的笔法,移步换景,写下我所看到的天柱山和感受。今天在读完《文化苦旅》中的《天柱山》(亦即《寂寞天柱山》)一文后,打开自己的公众号,重写阅读自己的《雾中天柱山行记》,虽没有余先生作品之大气,却也可读。
余秋雨的作品是文化散文,并非是普通的游记。《天柱山》一文中,你可以读到先贤对天柱山的仰慕之情,他的阅读之广可见一斑。这种仰慕之情散化在文字之中,让你不知不觉间便有了对天柱山的向往与敬重。这正是文化散文的独到魅力,有此厚重笔法的,也许只有英年早逝的江堤,我手里有他的遗著《瓦片——废墟上的吟唱》。
两天时间,读完了《文化苦旅》中的全部文章,不知怎地,心情竟是异样的沉重。最后的异国风情写到了中华文化在异国的传播,那些人,那些事,越读越有伤感的感觉。那些感染人的文字,有些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它是诗歌。在一篇文章中,有游历,有感受,有文化,能从各个角度打动你,不是每一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余秋雨是大师,毫无疑问,这本书也值得大家珍藏。
我把书收起来。一天的翻阅,书角已微微翘起,我一一展平,放回我的包里,回家之后,会将它安放在我的书柜上。下一次再翻阅会是哪一天?我不知道。
很期待余秋雨下一部书给我的感觉。

读完要点一下在看,谢谢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