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评价黄百韬:战斗力属于中上等,指挥能力一般
淮海战役结束后,粟裕曾经对国民党徐州集团的高级将领做过一番评价。《大决战》展现了粟裕对杜聿明指挥能力的认可,其实他对黄百韬也做出过类似的评价。第七兵团的战斗力不是最强(下辖25军、63军、64军、100军和新加入的44军),可以算中等偏上。至于黄百韬,他的指挥能力一般。
歼灭国民党第七兵团并不是粟裕第一次和黄百韬交手,在孟良崮战役中,黄百韬率领整编25师打得就非常顽强,《大决战》中也通过张震之口把这位非黄埔系悍将描述了一番。如果从指挥能力的角度出发,粟裕的评价比较客观。
黄百韬认为自己兵败碾庄圩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要在新安镇等44军两天?”客观地说,这两天确实非常致命。但是,对于粟裕和华野大军来说,困难就比黄百韬少吗?
粟裕在回忆录里说过,促使他发起淮海战役的一个原因是在豫东战役中歼敌9万余人。也就是说,在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前,华野也没有过在野战中一次性歼灭10万人以上的战例(济南战役是城市攻坚战)。黄百韬的确在新安镇耽误了两天的时间,可同时也增加了一个军的兵力。即使放到整个国民党军的作战序列中,五个军的兵团也是唯一一个。
在实际战斗中,华野本来处于追击状态。当黄百韬决心固守碾庄圩以后,大军由运动战立刻向阵地攻坚战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首先,华野大军的重武器和重炮还没有跟随步兵抵达前线。
- 其次,碾庄圩之前驻守的是李弥兵团,防御工事已经非常完善。
- 最后,国民党军的阵地防御战经验要优于擅长打运动战的华野部队。
因此,尽管第七兵团被华野大军包围,可远没有到无路可退的地步。退一万步讲,这种被包围的态势的确跟44军和李弥兵团有关,但黄百韬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点他在临死前也问过自己:“为什么在等待44军的两天里不在运河上架设渡桥?”
第七兵团要从新安镇撤向徐州,必须西渡南北走向的大运河。黄百韬原计划11月5日开始撤退,为了等44军他的部队直到11月7日才开始行动。当大军陆续抵达运河边,全部拥挤在一、两座铁桥旁时,黄百韬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后面还有华野的部队在追击)。
两天的时间足以让工兵架设渡桥,可没人知道黄百韬为什么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两天。有些史料表明:黄百韬确实在11月5日向工兵下达过架桥的命令。但是,直到11月7日,运河两岸也没有新的渡桥被架起。
相比黄百韬,粟裕则果断得多。华野指挥机关在11月5日发现第七兵团有向徐州撤退的迹象,粟裕知道消息后,在没得到中央军委回复的情况下,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黄百韬兵团于11月7日凌晨正式开始撤退,华野大军于11月6日晚上开始进攻。可以想象,提前的两天有多么的重要。
在攻打碾庄圩的过程中,粟裕也在不断地调整打法。从11月6日至11月9日是由运动战向攻坚战转变,11月9日至11月14日以攻坚战为主,11月14日至11月22日则由野战攻击转变为近迫作业(利用夜色挖交通壕)。
黄百韬或许可以埋怨44军、埋怨李弥和邱清泉,甚至对蒋介石也应该埋怨。但是,如果他有机会看看粟裕和华野大军在整个战役时的部署,也许就不会再埋怨谁了。或许,黄百韬更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从11月5日至11月7日,他到底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