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书籍

一 
  愚昧无知若伴随着富豪巨贾,便更加贬低了其人的身价。有的人若忙于劳作,无暇读书无暇思想,无知是不足为怪的。我们常见其中的无知者,恣情纵欲,醉生梦死。他们本可做极有价值的事情,可惜不能善用其财富和闲暇。 
 二 
  我们读书时,好像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可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倘若不认真思考书中的内容,品味书中的精华,则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可能渐次丧失,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经常读书,有一点闲空就看书,这是值得提倡的;但读书的时候倘若放弃思考,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会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重力,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沉浸于书中而没有学会思考,没有自己的创见,则也会失去其弹性。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有时也可能浅薄或片面,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被吸收,其余的东西,则因呼吸、蒸发等等作用而消耗掉。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 
  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三 
  作者们各有其擅长,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的作品就可学得来的。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优点,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看别人的榜样而予以妥善地应用,然后我们才能也有类似的优点。这样的读书可教导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必须以自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否则,我们读书只能学得陈词滥调,别无益处,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浅薄的模仿者而已。 
 四 
  不读坏书,没有人会责难你,好书读得多,也不会引起非议。不好的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这样容易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我们在自己所设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五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现象,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犹如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着一样。在身体方面,人靠所吃的东西而生活;在精神方面,人靠所读的东西而生活,因此变成他现在的样子。但是身体只能吸收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思想体系或他的目的之物。任何人当然都有他的目的,然而很少人有类似思想体系的东西,没有思想体系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不会有客观的兴趣,因此,这类人读书必定是徒然无功,毫无心得。 
  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 
  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那么,他的作品常比他的生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或者大体也能代替他的生活,或远超过它。普通作者的著作,也可能是有益和有趣的,因为那也是他的精神活动的精华,是他一切思想和研究的成果。但他的生活际遇并不一定能使我们满意。这类作者的作品,我们也不妨一读。何况,伟大的作品,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97765.ht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