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巨变丨颜值逆袭!广州从化这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等着你去解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区农村旧貌换新颜,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现从化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乡村振兴实践·小村巨变”栏目,全面展示我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
它就是
位于太平镇的钱岗村
目前,
广裕祠重新修葺
古村落换新颜
钱岗村地处太平镇东南面,沙溪水库旁,距离太平镇中心7.5公里,沙溪大道横穿而过,村域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共有15个经济社,人口约2500人。据《人文广州丛书——一泉碧波暖从化》记载,钱岗古村始建于宋代,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比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因此在钱岗村流行着一句话——“未有从化,先有钱岗”。
古村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现存900多座房屋,
多为明代所建。
古村内的屋舍、祠堂、书院、
更楼、游客中心等一应俱全、错落有致。
巷子铺砌不规则石头,
由于石巷迂回曲折、多而深,
钱岗古村因此被称为“迷宫村”。
西向更楼里,有件旷世珍宝“广州的清明上河图”——江城图封檐板,以浮雕、镂空雕的形式,向人们再现了明清时期珠江两岸的风光。江城图原件已收藏在越秀山上的广州博物馆里,广裕祠中保留的封檐板是仿件。
钱岗古村落的核心建筑
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裕祠。
广裕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它是全国唯一一座有五次重修年代记载的祠堂,被誉为“岭南建筑历史的一把断代标尺”。广裕祠在2000年至2003年的文物普查中被重新发现,政府投入百万巨资“修旧如旧”重新修葺。广裕祠于2003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前面有宽阔的广场,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地面用山石铺平,高高的八字形砖砌照壁环抱着广场。
小镇“颜值”大提升
古村游受青睐
围绕钱岗古村落这个中心,太平镇大力发展钱岗村古村游。近年来,太平镇对钱岗古村西向“镇华门”周边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将钱岗村与文阁村水系贯通,全面构建生态水系,打造水道沿线景观带,并盘活古村内的闲置资源,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措施,提升古村周边的环境品质。
驱车由太平镇的沙溪大道入口驶入,可见干净宽敞的沥青路绵延至沙溪水库,全长约8公里,原来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沙溪大道早成为历史。无论是驾车还是步行,村民和游客都能拥有愉快的出行体验。
在钱岗村道的两旁,稍加留心便能发现道路两旁的房屋通通“穿上”了色彩斑斓的“新衣”,原本冷冰冰的墙面瞬间灵动起来,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原来这是钱岗村对临街楼房进行的“彩绘”外立面改造,使钱岗村颜值得到大提升。
“以荔为媒”助推农旅融合
地处北回归线上的钱岗村,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荔枝主产区,尤其是钱岗村特有的钱岗糯米糍,在当地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一种珍贵的荔枝品种。钱岗糯米糍外壳色泽大红,果大、核细、肉滑、汁多,品种风味极佳。
钱岗糯米糍所在地的钱岗村,正是南粤古驿道的必经之地。太平镇将荔枝与古驿道相结合,通过荔枝定制活动、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打造古驿道小镇。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荔枝定制模式,推动从化荔枝产销对接与品牌推广。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太平镇精心挑选钱岗村、文阁村以及颜村村的400棵荔枝树作为第一期荔枝定制林,通过“荔枝+慈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活动,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逐步将古驿道小镇打造成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文字:邝锦雯
图片:李晓彤 部分为资料图片
编辑:黄丽敏
初审:王瑞君
审核: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