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 | 中山大学李剑峰课题组揭示植物免疫负调控新机制 2024-08-05 22:38:01 植物主要依靠细胞膜上的免疫受体(PRR)识别病原菌的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如细菌鞭毛flg22和真菌几丁质)激活模式触发式免疫(PTI),从而获得对病原菌的基础抗性。PTI的持续激活会抑制植物生长。因此,PTI的负调控因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病原菌能够分泌致病因子进入植物细胞,通过负调控PTI而造成植物的感病性(ETS)。进而,植物能够利用胞内的免疫受体(R蛋白)感知致病因子或其破坏效应,激活以细胞死亡为主要形式的效应触发式免疫(ETI)。上述即为经典的植物-病原菌互作的“Z”字模型。举一例如下:拟南芥PTI的负调控因子RIN4可结合FLS2并抑制其激活,以防止FLS2在未识别flg22的情况下激活免疫;FLS2对flg22的识别能导致RIN4的Ser141位点发生磷酸化,解除对FLS2的抑制而激活PTI;丁香假单胞菌分泌的致病因子AvrRpm1能够操纵未知的拟南芥激酶,磷酸化RIN4的Thr166位点,从而抑制flg22诱导的Ser141磷酸化,使RIN4保持对FLS2的抑制而造成ETS;拟南芥进而通过R蛋白RPM1识别RIN4的Thr166磷酸化,激活ETI。然而,AvrRpm1究竟利用了什么宿主激酶使RIN4的Thr166位点发生磷酸化一直有待阐明。2021年2月2日,中山大学李剑峰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The 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 CDG1 negatively regulates Arabidopsis 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and is involved in AvrRpm1-induced RIN4 Phosphoryl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拟南芥类受体胞质激酶CDG1是PTI的负调控因子,而AvrRpm1能够诱导CDG1磷酸化RIN4的Thr166位点,造成植物的ETS。 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通过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逐个过表达23个类受体胞质激酶(RLCK)VII家族成员,发现过表达CDG1能够抑制flg22引发的MAPK激活。随后构建了CDG1过表达或敲除植株,从植株水平确认了CDG1对flg22信号转导的负调控作用,同时发现CDG1也参与了对几丁质信号转导的负调控。接下来,作者发现CDG1能够与flg22受体FLS2和几丁质共受体CERK1互作,而CDG1过表达引起的自激活能够造成FLS2和CERK1的降解。进一步研究发现,CDG1还能与MAPK级联通路中的 MEKK1(MAPKKK8)发生互作。意外的是,在MEKK1激酶失活背景下,CDG1过表达则不会引发FLS2和CERK1的降解;反之,雌二醇诱导的MEKK1过表达或组成型激活的MPK4 D198G/E202A突变体均能促进FLS2降解。这些结果表明CDG1及其下游MEKK1介导的MPK4通路参与了对flg22激活的FLS2稳定性的负反馈调控。另一方面,作者发现AvrRpm1能够诱导CDG1与RIN4发生互作并在体外磷酸化RIN4的Thr166位点。在cdg1突变体中,AvrRpm1诱导的RIN4 Thr166磷酸化以及该磷酸化触发的细胞死亡都显著减弱,提示CDG1是被AvrRpm1操纵并磷酸化RIN4 Thr166位点的宿主激酶之一。最后,作者发现AvrRpm1表达也能够诱导FLS2的降解。该降解完全依赖于RIN4,部分依赖于CDG1,但不依赖于MEKK1的激酶活性,说明PTI中CDG1调控的FLS2降解与ETS中AvRpm1调控的FLS2降解经由不同机制。中山大学博士生杨秋姣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剑峰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plcell/advance-article/doi/10.1093/plcell/koab033/6126474 赞 (0) 相关推荐 BTK基因是什么? BTK基因,英文全称Bruton tyrosine kinase,编码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属于高度保守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也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B细 ... 神经解剖学 | 神经信号传导 神经信号传导 1 兴奋性突触的局部突触强度调控 兴奋性突触释放的谷氨酸可以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包括受配体调节的钠通道(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嗤丙酸受体:AMPAR).钙通道(N- 甲基- ... 科研 | 维也纳大学:拟南芥MPK4基因在病原触发的可变剪接中的作用 编译:Yong-qin,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植物可以识别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并触发免疫反应(PTI),并进化出识别病原效应子(具致病性的分泌物)的富亮 ... HCC是否真的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HCC是否需要行基因检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关的指南也并未将基因检测列入推荐的范畴.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精准医学的方向有点格格不入,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对HCC的基因突变认识不足以及治疗手段匮乏有关. ... 小檗碱,治疗糖尿病 之前写了一篇青荚叶,和今天的她很像,都是叶上长了果实的.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是一种青荚叶,问了许多答案,大部分人都提到了一个小檗. 不知道是不是说她是小檗科的?因为没找到小檗这个名字,知道的朋友还请不 ... Plant Cell | 山东农业大学张宪省/苏英华课题组揭示种子大小调控新机制 种子大小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被子植物的种子大小是由种皮.胚和胚乳相互协调发展决定的.胚和胚乳是经过双受精过程而来,而种皮及其发育前期的珠被不经过双受精作用通常被认为 ... Plant Physiology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揭示调控水稻叶片卷曲的新机制 2021年1月13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URL1-ROC5-TPL2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 Cell Metabolism | 李小玲组揭示微生物通过代谢旁路促进哺乳动物的NAD合成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 是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的一种必需的辅酶.作为一种转递电子的辅酶,它参与数百个代谢反应,在调控细胞能量代 ... 科研 | PLANT CELL ENVIRON:创新的转录组揭示非模式豆类作物物候、生长和产量的环境响应基因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狭叶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 L.)是一种粮食作物,既是一种绿肥,也是动物饲料和人类食物的蛋白质来源.在 ... The plant cell|中科院李云海:拟南芥转录中介体亚基MED16调控核内复制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 推荐:江舜尧 编译:栀子凛 编辑:马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员团队于2019年8月在The plant cell 上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ional Repres ... Nature Cell Biol | 清华大学戚益军课题组揭示植物miRNA产生的核心工作机制 miRNA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阐明miRNA的产生和功能机制,对于揭示基因表达调控规律.开发改良作物农艺性状的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植物miRNA由DCL ... 科研成果 | 复旦大学黄志力和李文献课题组揭示全麻药作用新机制 全身麻醉药应用至今已有170余年,可使病人产生意识消失.镇痛等作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然而其作用机制至今未明.Science将"一般麻醉剂如何发挥作用"列为125个科学前沿问题之一 ... 南京农业大学汪鹏课题组揭示植物吸收重金属铬的分子机制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生物学汪鹏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吸收Cr(VI)的分子机制.研究采用反向遗传学的技术路线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潜在的Cr(VI)吸收转运蛋白进行筛选,发现硫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ultr1;1和 ... Cell Reports | 种康院士团队揭示水稻耐寒性调控新机制 温度是影响水稻品种形成和地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亚洲栽培稻主要分为粳稻和籼稻,粳稻低温耐受性较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而籼稻低温耐受性较弱,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淮河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