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焦虑一定有方法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最底层的是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大脑很容易被稀缺的东西占据,就是拥有的比需求的少。这个阶段生活的基本保障成为每天担心的。
当吃穿住行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温饱,逐渐向吃的健康,穿的时尚,住的舒服,行的更快发展,反而担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为加班;为晋升;为消费;为学习。
胡思乱想出一些极具危险的后果,越是琢磨,事情越觉得不妙,越觉的严重,影响到生活的状态。
就像升学:在小学时,就开始想着高中大学。学习好的,为能否考个好高中焦虑;学习不好的,为能否上高中焦虑。上了高中为了能否上个好大学或者考不上焦虑。
把结果放大,联想未来。不会去想学校教育虽是人生最重要的路,但并不是唯一,未来也不是靠想象出来的,而是选择努力的结果,还有对机会的把握、人际关系的处理、面对挫折的表现密切相关。
不为这个,就为那个,总会有事情去担心,主要看这个事情对于当下的你是否重要。
天气的突然降温,为孩子穿的少担心;偶尔一次没吃早饭,会担心孩子的身体。带着孩子在外面玩,离开视线的瞬间会坐立不安。想的越多,越会觉得疲惫和焦虑。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源于童年时期的安全感不足,比如和妈妈分离时间太长,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把不安全感投射到当下的事情上。
自身的安全感不足容易引起焦虑。从而影响到自己,实际上现在要做的是中止联想。就像野外燃起大火,消防员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通过各种手段挖沟、放逆火把火情控制住,防止蔓延。
所以对于大脑也可以这样做,保罗.史托兹教授分享了几个中止焦虑的方法,可以尝试:
一、用巴掌拍向坚硬的平面,大声喊“停”
二、关注一个不相关的事物
三、在手腕处套上橡胶手环,用力拉起后放开
四、用不相关的活动分散自己注意力
五、通过运动来改变自己的状态
前NBA球星凯文.加内特和巴克利都会在左手套一个橡胶手环,遇到关键罚球,他们都会弹一下,阻止对罚不进产生后果的想象。加内特说:每当想法失控的时候,“啪”我就用这个抽打自己,我经常在罚球线上这么干。巴克利说:让自己把事情控制住。
爱比克泰德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想法。
拜伦.凯蒂用四句话改变人生:
那是真的吗?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