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坏习惯,我是这样做的!

这天下午,我在亲戚家做客,明明也在,他是亲戚的孙子,快满两岁了,一双眼睛黑白分明,十分好看。
明明现在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当他不愿意和亲人分离,亦或觉得事情不顺自己的心意,就会躺在地上,怎么拉都不起来。
亲戚说要让妈妈接明明回家,明明就不高兴起来,仰天躺在地上,把手向上伸出,哭叫道“救我……奶奶救我”,亲戚把他拉起来,过一会儿他又躺下去,亲戚感到无可奈何。
我觉得应该规束一下他,就蹲在他旁边,温和而坚定地对他说“明明,自己起来”,我不断重复这句话,并数次阻止亲戚过来拉他,亲戚妥协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关注着这边。
我对明明说“奶奶就在沙发那边,你自己起来就可以走过去,如果你躺在地上,奶奶是不会过来的”,明明仍然在哭,但他开始尝试从地上爬起来,我看到他抖动着腰背部试图起来,但因为他的上半身向右侧躺,右臂从肩膀开始被自己的身体压住,右臂直直地向右搭在地上,因此无法借力支撑自己起身,因此他的努力是徒劳的,于是他绝望地嚎哭起来,眼泪和鼻涕都流出来了。
看到他做出了起身的努力,我及时调整了策略。
我也躺在地上,对他说“明明,你像叔叔这样,把身体再侧过来一点,然后把手撑在地上,就可以起来了”,明明还是在哭,没有听取我的意见。
于是,我跪在地上向明明靠近,然后一边说着起身的要点,一边用手轻轻将他的身体调整成趴在地上的姿势,然后我趴在他旁边的地上,嘴里说着爬行的要点,膝盖和双手都撑在地上,向亲戚的方向爬行起来。
明明见状,也跟着我爬行起来,爬行了几步,他就哈哈的笑起来,应该是觉得这样很有趣。
我带着明明爬到沙发,他扶着沙发站了起来。我立刻表扬了他,抚摸他的头部,然后把他抱在怀里,不断地表扬他、安慰他。
正好有人要来亲戚家,我带着明明一起到楼下去接他们。
我抱着明明到了楼下,和他一起观察楼下的事物,他看到一只白色的小狗,就高兴地叫道“狗狗”,于是我和他讨论小狗,并问他见过几种颜色的小狗、小狗的家在那里,他对此很有兴趣。
末了,我对他说“明明,狗狗这种说法是娃娃音,饭饭、嘎嘎(肉)都是这样的娃娃音,这是不够准确的说法,你以后尽量不要说这样的娃娃音,而是要准确的表达,比如刚才的小狗,你可以说成'小狗,一只白色的小狗’”。
在楼下这段时间,我一直保持着和明明的身体接触。
我要么是抱着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要么是蹲在地上用两手护着他。因为刚才他在家里面大哭了一顿,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产生了动荡,神经上是紧张的,所以我必须要让他的精神放松下来。
同时,刚才我用规矩来规束了他,要求和引导他初步改变了躺在地上发脾气的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他原有的心理防线,对他的心理能量是有损耗的,这在生理上的反映就是血糖水平的变化,他的血糖水平应该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因此,我必须要给他安全感,让他从潜意识层面感觉到我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与我建立起深程度的信任,这也有利于他这次获得的新的行为方式的保持和延续。
一并摘录我与明明的两件事如下:
1.跟明明讲防止被开水烫伤。明明口渴了,要喝水,我将开水倒在杯中,教他通过手指对杯子外壁的轻轻触摸来判断水温,并让他在喝水的时候先喝一小口来判断水温,从而防止被开水烫伤,在确保水温降低以后,我让明明自己端着杯子喝水。让明明自己端着杯子是重要的,这是在培养他的自我意识,让他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维模式。
2.跟明明讲防止被剪刀刺伤。在为明明修剪玩具的毛刺时,我担心他以后会玩剪刀,就对他说明剪刀的尖锐属性,同时,我用自己的食指轻轻触碰剪刀尖,然后让他也这样做,明明于是说道“好尖呀!”并露出谨慎的表情。我在可控的情况下,让他亲自感觉剪刀的尖锐,同时使他不被刺伤。
对于明明,我采取了抱持的态度,关注他、包容他,同时对他进行适当的规束。
“抱持”是武志红不断提到的一个词汇,大致的意识是关注并包容,因为关注所以负责,因为包容所以能够容忍孩子犯错,并在不断的犯错中自行总结经验,从而茁壮成长。
“试错”对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家长过于苛责,不能容忍孩子犯错,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甚至会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讨好等性格特质。如果家长能以“抱持”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对孩子保持关注且包容,将使孩子养成积极探索、意志坚强、主动学习、自信自强的性格特质。
我认为儿童的潜能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孩子也是脆弱的,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做的事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我们不要因为他们是孩子,就敷衍他们、耍弄他们,而是要认真地对待他们,认真地回应他们提出的问题,先贤有云“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对待孩子,也是要一样的庄重和认真,我尤其反对没有原则的开玩笑,我认为对孩子乱开玩笑是非常不对的。
当然,庄重和认真并不是严肃,比如我在和明明的交流中,就是认真而温和的。
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保持情绪的稳定(对于自己的焦虑要及时察觉,并采取相关措施,以免波及孩子),不能板着脸,不能情绪激动,更不能大喊大叫乃至打骂孩子,而是要使孩子精神放松、如沐春风,从而对他们循循善诱。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愤思难,疑思问,见得思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镜明 2020年7月13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赞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