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乐天派”的小女孩----《玛德琳》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102号最“乐天派”的小女孩----《玛德琳》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为方便交流,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一、内容简介《玛德琳》故事以一个叫玛德琳的小女孩为主线,透过她的生活,表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内心独白,内容虽然简单,却不失童趣。特别是小女孩们羡慕玛德琳得阑尾炎的场景,真是叫人又好气又好笑。二、绘本信息书名:玛德琳文图:[美]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译者:柯倩华出版社:北京联合版适读年龄:2-6岁奖项: 1940年美国凯迪克银牌奖三、绘本导读【封面】

解析:看封面就能感觉一阵清新的绿,玛德琳也是这样吗?封面是影响读者期待的最重要的因素,封面或护封上的图画通常涵盖了故事中最关键的要素。找一找玛德琳是哪一个呢?猜一猜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回头张望的、红头发的女孩就是玛德琳。她看起来很可爱、很调皮、很活泼。画面中铁塔就是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还有许多景色美丽树,那一个银色的图徽——美国凯迪克银奖的标志。通过对封面上画面的了解,使读者产生“阅读期待”——这12个小女孩在做什么?玛德琳怎么了?从而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前环衬】

解析:图画书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可以看出作者独辟蹊径的设计。本书属于___自己下定义了,可以属上你的大名,这是本书一个特殊的设计。下图的小行星为小行星百年经典绘本系列,为一系列产品的品牌。【扉页】

解析:扉页很简单,除文字信息外只有一个人物形象的图画,可以知道这个小女孩就是玛德琳,红头发、红领结、背着双手、咪着眼睛、头部前倾一副淘气的样子,故事就是围绕她展开的。图画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一般是阅读的起点和中心点。你看,是不是玛德琳的形象已经初步定位了。【第1画面】

解析:故事中的主人公,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是中规中矩还是天性毕露,我们期待着!【第2画面】

原文:巴黎有座老房子,常青藤爬满墙,解析:这是法国巴黎一个修道院的外貌,一所教会学校,主人公和她的小朋友们就住在这个爬满常藤萝的老房子--修道院里。修道院是天主教、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淡淡的鹅黄色背景,浓淡交错的墨色线条,将玛德琳生活的寄宿学校描画得如老电影画面般诗情画意。也将巴黎的古老、宁静、活力,孩子的顽皮,表现出了文字无法描述的感觉。值得说明的是,这本书里的建筑和街景都是真实的,书中画到了8处巴黎的著名街景。可以和孩子一同浏览一番的。这是一本凯迪克银奖作品,获奖年代是1940年,离现在可是比较久远了。【第3画面】

原文:里面住着12个女孩子。解析:他们很有秩序。为什么是12个呢?有日本学者研究过:因为十二是很特殊的偶数。它既是一年的月数,又是时钟走一圈的小时数。12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数字。缺了一个,就会引起不安。她们每天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又有什么一样呢?穿着有白色领子的黑袍子会衣是修会会士的制服,终日一副清心寡欲的样子。而孩子们则统一的黄色袍子,头戴一顶宽沿帽,12个女孩的细微区别在表情的各异。共12个女孩子,可以让孩子每次数人数,以此达到联系数字的目的。【第4画面】

原文:她们排成两排,面对面吃面包。解析:就餐情况排成两排,餐具整齐划一排布,面对面吃面包的画面呈梯形,会有一种视觉冲击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就餐孩子们穿统一的白色就餐装,而老师则露出黄色的内服饰,脱帽后每个女孩的头部造型和饰物都不一样的,每个女孩都很有特点,很有个性。她们有什么样的性格呢?她们都高兴地看着我们,像是我们在一旁观摩她们就餐。【第5画面】

原文:脸对脸刷牙解析:在公共的洗漱室,孩子们着睡衣统一刷牙,可以引导孩子从她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中发现细微区别。右边用右手刷牙,左边用左手刷牙,都面对着读者,看起来好爽啊!老师在一旁看护着她们,毕竟是孩子,避免互相打架玩耍,这样养成一定的规矩和习惯。【第6画面】

原文:脚对脚睡觉解析:孩子们的就寝了,身体仰卧、双手搭在胸前眯起眼睛都入睡了,老师才关门离去。从第2页到第6页,描述的是主人公居住的地方和一天的集体生活,让我们对主人公的生活有大致了解。孩子们一天的生活场景,几幅图片只有黑色和黄色两种基调,体现出修女的不同。女孩们的活动一直保持排成两列,非常有秩序。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孩子们的发型、嘴巴、脚的位置、手的摆放等。每个女孩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第7画面】

原文:她们看到善良的人微笑,解析:雨后的傍晚,地面上水里出现黄色的倒影,淡淡的墨绿色笼罩着大地和空间。一个男人手拄着雨伞在给马喂食,注意到孩子们微笑的表情吗?你体会到女孩们对社会正能量的肯定了吗?这个男人是马的主人?为什么在此喂马呢!虽然看不到车具,但这匹马是在驾辕中。显然不是马的主人,他是在公益。而画面中如小丑般的男人又是何人呢?国际大奖的绘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画面可读性非常强,有文字没有表达,或者无法表达的东西。所以需要仔细读画!这是巴黎歌剧院,又称为加尼叶歌剧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拥有2200个座位的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剧场,总面积11237平方米。歌剧院是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的,是折衷主义登峰造极的作品,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几种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被誉为是一座绘画、大理石和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给人以极大的享受。是法国上流社会欣赏歌剧的场所,不管内部装饰和外表建筑都极尽华丽之能事。早在17世纪时,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称霸歌剧舞台。【第8画面】

原文:看到做坏事的人生气解析:孩子们穿过旺多姆广场时,遇到一个捂着帽子紧追珠宝盗贼的警察。女孩们嘴角向下皱眉头的,源于坏人做了抢钱的坏事。这也体验出女孩们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厌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周围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孩子多看看经典的书,优美的画面,会产生艺术感,这比讲理论知识更管用。而想让孩子既活泼天真有孩子气,又要守规矩、讲文明,看《玛德琳》比训斥一番管用。两张图片正中央有都一个带着红帽子,姿势怪异的人物,在后环衬中也出现过,有什么含义呢?本书的大部分画面,都是在鹅黄色的背景下只有黑、白两色。但是上面两幅图片则是淡淡的墨绿色,图书的意境自然就流出了。旺多姆广场:旺多姆广场建于18世纪,巴黎的著名广场之一,位于巴黎老歌剧院与卢浮宫之间,呈切角长方形,长224米,宽213米。由于旺多姆公爵的府邸坐落于此,广场因而冠此名。这里已成为知名珠宝商的云集之处。旺多姆纪念铜柱就坐落在广场的中央,由拿破仑皇帝下令建于1810年,是模仿罗马的特拉真柱修建的,柱高44米,用法国军队在奥斯特利兹战役中缴获的1250门大炮铸成,上面的螺旋形图案描绘着拿破仑征战的诸多场面,顶上立着拿破仑·波拿巴的铜像。【第9画面】

原文:她们有时也会很伤心。解析:女孩们为什么难过?她们看到了穿着军装、缠着白纱布、拄着拐杖的伤残军人,这体现女孩们的善良。以上三张彩图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画面可读性非常强,背景很典型,简单的了了几个文字表达了孩子的内心情感。这里作者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就是画面看起来没有关联,却能符合人心理的联系和共鸣。作者没有画她们经过巴黎歌剧院,然后走啊走,走啊走,又经过了荣誉军人院。而是直接就跳过去了。虽然画面不连贯,但是你在心理上能关联起来。巴黎荣军院又名“巴黎残老军人院”。它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不忍见为国征战的将士在街边乞讨,遂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从此荣军院“应旨而生”。现如今,这座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它同时也是多个博物馆的所在之地。拿破仑之墓也安置在这里。【第10画面】

原文:早上九点半,无论天气好与坏,女孩子们总分成两行,一起走出门。解析:这里用倒叙的手法,指出孩子们每天的固定行程。养成一定之规靠日常的行为积累。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这是修道院的院落,铁艺大门已经敞开,孩子们身穿正装列队整齐出行,身着落地长袍的老师跟在他们身后。【第11画面】

解析:这是大雨磅礴、电闪雷鸣中的巴黎圣母院,孩子们和老师打起雨伞,在上页中已经说明,不管天气好与坏必定要出行,定好的事情要履约,这样能够塑造坚毅的性格。他们是来参观圣母院?让孩子观察画面中每一个人物的动作,为什么在下雨的时候,有人在巴黎圣母院里面向外跑呢?又出现那个怪异的红脸人,这次还牵着一条小狗也大步跑向雨中。观察雨中各个角色的行动,看是否有矛盾、不解之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第12画面】

解析:这是在卢森堡公园,观察女孩们手里的气球。气球有几个?12个,为什么颜色不一样?这是本书中,12个女孩唯一一次不同步的地方,代表什么?代表每一个孩子的喜好不同,我们要倡导这种差异,不要塑造相同的产品。画面正中间是帆船造型的喷泉,上面建筑是卢森堡宫和卢森堡博物馆,下面是大家休闲的绿地,两侧是两排梧桐组成的梧桐大道,两颗巨大的铁树分列两旁,白色柱状为华灯,阳光照耀着广场。这里是民众游玩的好地方。卢森堡公园占地百顷,在路易十三在位时建成。公园内有卢森堡宫和卢森堡博物馆。有巨大的梧桐大道与图案的花园、喷泉。公园内还分布许多雕像,展示着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动物,以及一些像贝多芬或波德莱尔的艺术家。在中央的平地上竖立着法国诸位皇后的雕像以及自由女神像的一个原型。从第7张到第12张图片,描述了主人公的室外活动和好恶倾向,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在这一部分中,主要以法国著名的建筑为背景,这是本书一个诱人之处,画出了巴黎的风景。【第13画面】

原文:最小的是玛德琳解析:玛德琳出场,对比显示她是“最小的女孩”。一个裁缝、一台缝纫机、和站在凳子上的玛德琳,裁缝再给玛德琳量身高。玛德琳站在凳子上的画面,暗示她年龄小,与文字相互对应。【第14画面】

原文:她见了老鼠也不惊,解析:在厨房里出现了三只小老鼠,孩子们出现在厨房里并不应该,一定是惊恐声中让孩子们前来看热闹。玛德琳匍匐在地给小老鼠喂吃的,一点也不害怕,并表现出博爱平等之心。另一个小朋友也匍匐在地却是满脸的惊恐,依偎在老师身旁的9个孩子神情多少有些恐惧而不敢前移。让孩子对比玛德琳与其他小女孩的区别。这就是个性和独有的玛德琳。【第15画面】

原文:爱冬天,喜欢雪与冰,解析:风雪天孩子们穿上墨绿色运动装、戴着护耳棉帽、脚蹬冰鞋、双手插在手套中,三三俩俩的正在滑冰,小脸冻得通红,也不能锐减孩子们的兴致。这次出行的目的是否有体验冰雪和抗严寒挑战呢!我们的父母是否有这份内心,小日本的父母却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让孩子了解玛德琳喜欢的季节和运动项目,找找哪一个是玛德琳?也可以启发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和运动。圣心大教堂呈白色,其风格奇特,既像罗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它洁白的大圆顶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颇具东方情调。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镶嵌画。圣坛上方是巨幅天顶壁画,高大的耶稣伸开双臂站立中央,身后有光环,头上方有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再上方是呈倒影式的天父,只露头和双肩,头戴三层宝冠,右手结印,三指伸直,无名指和小指弯曲。耶稣两臂斜上方有两排天使恭敬站立,圣母随侍右侧,左侧为举旗天使,脚下为下跪的主教与卫士,他们的后面站着向上帝祈祷的各色人物。【第16画面】

原文:动物园了见了老虎,也敢说“呸呸”。解析:看女孩子们的神情,紧紧抱着老师不放,脸上流露出吓哭的表情。看看玛德琳与其他女孩有什么不同,这是扉页中的造型,最能代表玛德琳的勇敢的一面。背着手,仰着头,全然不把老虎放在眼中。是什么塑造了玛德琳果敢的性格!老师带领孩子来观摩是一方面,家长的日常渲染更重要。可以请孩子们想想自己去动物园时,是什么感觉。这幅画面采用渐变彩色,简直绝了!把情感的一面表露无遗。【第17画面】

原文: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如何惊吓克拉薇小姐。解析:玛德琳在桥上单脚站立,摇摇晃晃。老师单手叉腰,右手举在头顶罩住眼睛,没有更多惊慌的动作,只是密切关注着这一切。也许老师已经和她有了交流,也许这样的举动不止一次。但从老师的动作还是可以看出她受到惊吓,虽然不能看到正面神情,依然可以感觉到她的惊慌。其它孩子在桥上只露出一个脑袋,显然桥面护栏是很高的,且桥面距离水面很高。单此举动并没有激动桥下垂钓的人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只是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但也不鼓励他们去做危险动作。从第13页到第16页,主要通过与其他女孩神情、动作等方面的对比,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玛德琳,展示了玛德琳的性格,她是一个活泼好动、鲜活可爱、淘气而充满活力的野丫头、疯丫头。建立与她的初步感情联接。【第18画面】

原文:一天深夜。克拉薇小姐打开灯。她说:“好像有点不对劲儿!”解析:时钟显示在晚上11点钟左右,克拉薇小姐好像听到了不祥的声音,她做起来竖着耳朵,左手举起来让自己侧耳监听,右手同时打开灯。职业操守和天性的博爱让克拉薇小姐感受到发生了事情。可以请孩子猜测,克拉菲小姐为什么会在半夜里开灯,有什么样的不寻常事会发生?【第19画面】

原文:小玛德琳坐在床上,哭啊哭,眼睛都红了。解析:在孩子们寝室,左下角的女孩张大嘴巴正在大声哭泣,其它孩子们都惊恐不安地坐起来注视着这一切。但都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玛德琳怎么了!引导孩子找到玛德琳,猜测她为什么会哭?看其它小朋友各异的表情!【第20画面】

原文:科恩医生赶紧来看她,急忙拨通医院的电话。解析:克拉薇小姐来到医务室,焦急指挥医生救治。看这画面,科恩医生急忙、飞奔,倾斜的人物造型很好地反映了那着急的场面。故事开始时,十二个女孩子和克拉薇小姐一致行动的画面都是四平八稳,主要人物的身体姿态端庄稳重。当特别介绍玛德琳的页面开始的时候,画面的透视和构图发生了灵活的变化。画面中斜线的出现及两排队列的打乱感受到玛德琳活泼大胆的个性。克拉薇小姐的身体首次出现了倾斜,医生向电话跑去的姿势更是滑稽,面部呈黑色,肢体动作如赛跑。就是在这样细微的刻画中,表现出人们的急迫与担忧。【第21画面】

原文:他拨通:丹东十六。“护士”他说,“有人得了盲肠炎!”解析:拨电话和接电话的两个场景分开同时展开,急促感油然而生。护士随身携带一把剪刀是为什么?担架和救护车已经就位。可告知拓展120急救中心电话,增加孩子们的安全知识。【第22画面】

原文:每个人都眼泪汪汪。医生用毯子裹住玛德琳,抱出门去。解析:克拉薇小姐和孩子们站在楼梯口挥泪告别,孩子们眼泪汪汪表情和挥手动作,让孩子体会大家对玛德琳的关心。而医生温暖的怀抱是博爱的体现。医生打电话到医院去和抱玛德琳下楼的对页,各自分成上下两部分,表现同一时间的两个场景,黄白背景对角对称,颇有点儿电影蒙太奇的效果。【第23画面】

原文:闪着红灯的急救车,在黑夜中狂奔。解析:稍显杂乱的笔触,更凸显了急迫的心情。观察夜色中的埃菲尔铁塔和周围的房子好像在风雨中飘摇,暗示着不安吗!孩子们不安地都挤到窗台上目送玛德琳离去,体验到关怀备至的妙处。黄色月亮的光芒特别耀眼,温暖如家人躁动着不安。用文字写有“闪着红灯的汽车,在黑夜中狂奔。”?从儿童的视角,充满童趣。从第18张至23张图片,描述的是玛德琳生病送医的过程,可以请孩子讲一讲自己生病时的情况,与玛德琳建立进一步的情感联接。【第24画面】

原文:两小时后,玛德琳醒了。她的房间摆着盛开的鲜花。解析:这是窗台上摆放的鲜花,卷曲的边为拉起的窗帘,开始没看出它的位置。装有水的水杯,跳动的曲线和阴影感觉到水的变化,还有花盆的边沿的曲线和淡蓝色的阴影都是出于同样的考量。让孩子猜测这个摆着鲜花的房间是哪里,与现实生活中的病房进行对比。两个小时后,小玛德琳醒了。发生了什么?这两张彩页极具对比效果,玛德琳被送入医院的夜晚和在医院醒来的清晨。夜晚的画面以墨色为主要背景,来自月亮的黄白色光晕狂乱地铺满天空;青灰色的线条躁动地勾勒出建筑的轮廓;正在开出寄宿学校的白色急救车射出刺目的灯光;图画里所传达出的焦虑和不安让读者的心不禁悬了起来。这一页是玛德琳在医院醒来的清晨,画面回复到洁白宁静的气氛中。读者的心也随之释然,可爱的玛德琳安然地醒来了。【第25画面】

原文:玛德琳很快能吃喝了。她躺在一张带摇柄的病床上,解析:这张图虽然没有出现玛德琳的样子,但在文字中可以看出,她又恢复成那个有活力的小丫头。这就是文字和图画的互补作用,一起来讲故事。同样图画中画了一个转动的把手,而文字与之对应。还有文字中说玛德琳很快能吃喝了,画面中护士端来了早餐。文与图的结合会让亲子阅读非常默契地进行。画家为什么把护士画成胖妈妈的样子?胖妈妈的形象给人一种和蔼、慈祥的感觉,减少了孩子对医院的恐惧。护士腰前悬挂着一把剪刀,我们医院里也是这样吗?让孩子自己来思量。【第26画面】

原文:天天看天花板裂痕,看起来像只兔子。解析:这应该是病房中一个小会客间或吃饭的地方,只有一把椅子,表明玛德琳住的是单间,条件很不错的,这是发生在1940年左右的故事。以这个角度、这个心理,一个躺在病床上,乐观的孩子才能看到和感受到的。她在病房,“天天看天花板裂痕,看起来像只兔子。”只有用“乐观、勇敢”的眼睛才会把一道很丑的普普通通的裂缝看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可以看得出,小玛德琳是个乐观的孩子。那个裂缝是作者本人一次车祸后在医院看到的哦!好有童心,把那个兔子形状的裂缝移到了作品里。【第27画面】

原文:窗外有鸟儿、绿树和蓝天,十天很快就过去了。解析:这幅画和下面的画,都是典型的蒙太奇手法。这幅画面中有一个喷泉,是玛德琳从病房透过窗户从上往下的俯视角度观察的。窗外有面带微笑、双眼微阖的太阳,有小鸟和蜻蜓,有树叶懒洋洋地垂挂着,竟然还有两只苍蝇悠哉悠哉地落在窗台上,好像在聊天,一派悠闲宁静的气氛。在玛德琳眼里,住院如此枯燥的事情,也无法使一个童真的孩子感到难过。可以让孩子感觉,玛德琳住了十天院以后,她的心情是怎样的?这幅画面很优美,可以问问孩子都画了些什么哦!大人也未必比孩子找的全。故事里可怜的玛德琳应该是修道院收留的孤儿,一个人待在病房,从没觉得孤单和害怕,一直在寻找身边的美好。躺在病床上的她,尽然发现天花板上的裂痕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玛德琳的世界里没有悲伤,即便身体疼痛难忍,也压制不住她乐观的心态。把玛德琳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可以引导孩子养成积极的心态,让乐观陪伴孩子成长。从第24也至27页,描述了玛德琳的医院乐观的生活态度。【第28画面】

原文:一个晴朗的早晨,克拉薇小姐说:“今天天气非常好,解析:大家一定发现了吧,这是同一喷泉、太阳,只是视角不同。这是玛德琳在医院里看到的杜乐丽公园中的喷泉。公园里鸽子也是12只,一只鸽子飞走了,显然代表玛德琳。余下的聚拢在一起在吃食,而11个女孩正听老师的安排要去医院望玛德琳。多么相似的暗喻。看玛德琳,轻轻松松游巴黎。跟随者玛德琳的生活轨迹,我们能看到埃菲尔铁塔、巴黎歌剧院、凡登广场等伦敦著名景点和建筑。家长为孩子读故事的同时,将每个景点的特点和故事细细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从小领略异国文化,增长见识,扩宽眼界。杜乐丽花园是法国巴黎一座对外开放的庭园,位于卢浮宫与协和广场之间。杜乐丽花园是由王后玛丽·德·美第奇于1564年时为了兴建杜乐丽宫所设计的。杜乐丽花园于667年首次对外开放,并在法国大革命后成为公园。从19世纪开始,杜乐丽花园成为巴黎人民休闲、散步及放松心情的场所。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断臂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等6个门类。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第29画面】

原文:我们一起去探望解析:观察公交车里面女孩子的表情,她们在想什么?玛德琳已经住院十天了,孩子们间的友谊比大人来的更直接和渴望。又一次出现的,带着红帽子,姿势怪异的人。怎么像是表演的呢!让孩子们数数车里有几个人,医生和克拉薇小姐也来了吗?【第30画面】

原文:玛德琳吧!”解析:数数女孩数量,观察两列队伍整齐如一。其中一个代表去接花婆婆的花束,其他人静候在那,是刻板还是有规矩!花摊婆婆的表情,和蔼、慈祥。本书中都采用胖胖的形象来寓意美好的一面。【第31画面】

原文:病房外的告示牌写着——“探视时间:下午两点至四点”。解析:遵循探视时间,遵守规定。规矩意识从小养成且不费力终生遵守如初。给我们一个省时省力的启示,只是我们的父母太有爱了,反而贻误了时机。书中的12个姑娘,总是排成两排,一起出门去,可突然有一天,玛德琳生病了,12个姑娘少了一个,变成了11个。简单的数字介绍,可引导孩子认识数字,了解数字变化,强化对数字的认识。【第32画面】

原文:大家不敢说话,不敢笑,手里拿着花和花瓶,解析:他们一人一朵小花,按照秩序排队,来到医院……数数女孩数量。讨论为什么女孩们会轻手轻脚,不说笑不发出声音,此时她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十一个小女孩排成两排,一人手拿一朵花走进玛德琳病房。一样的个子,一样的帽子,一样的衣服,只是每一个人的发型和表情是不一样的,个性鲜明。克拉薇小姐右手里抱着一个花瓶,左手高举在肩上,是一种身体上的平衡?下一页会大大出乎你的意料!【第33画面】

原文:她们悄悄走进病房,当看到那么多玩具、糖果和爸爸送的娃娃屋时,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叫起来。解析:他们没有排排坐,都快闹翻天了。而且还羡慕“生病”,有糖果啊、有玩具啊……他们一点都不悲伤,因为可能不懂生病意味着什么,还有个孩子试着去摇病床。女孩们大叫“啊”与前面“轻手轻脚”对比,前面紧张的遵守秩序令人欣慰,后面孩子的天性流露也令人忍俊不禁。我深深折服孩子的乐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他们的确没有伤心,这就是孩子真实的表现啊!那么,真正生病的小玛德琳伤心吗?见到大家,玛德琳开心极了,将收到的礼物和食物跟大家一起分享。友谊的真谛不过如此,时刻关心身边的朋友,时刻与朋友分享美好的事物。引导孩子学会关心朋友,与朋友分享快乐,这才是父母真正该教会孩子的宝贵知识。孩子们爱玛德琳,她们一人一朵的小花,现在都放到一起了,克拉薇小姐拿着呢。桌上花瓶里的花像什么?有什么含义?特别是有那个白色发结,和玛德琳的发结一样,代表快活、乐观的玛德琳。窗前用线牵着的气球渲染着快活的氛围,寓意孩子好动的特点。这一页最能代表孩子们的天性,去看病人,结果在病房她们竟玩了起来。这就是孩子,玩就是他们的天性,在玩中成长。【第34画面】

原文:但最让她们吃惊的是——玛德琳肚子上有一道伤疤!解析:高高昂起头的玛德琳像一个小英雄一样,给11个小伙伴展示自己“勇敢的勋章”。玛德琳勇敢、坚强,乐观,面对手术,也没有表现出害怕的神情。其他女孩都惊叹、羡慕的看着她,她却表现得若无其事一般,还是那么开心地跟大家一起玩着,笑着,闹着。整个画面满是孩童的天真和快乐。床头的气球放飞了,她很快也就出院了。玛德琳绝对不是一个叛逆的女孩儿,她只不过是什么都不怕、淘气、充满了活力而已。这么多年过去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抵挡得住对玛德琳的狂热崇拜。【第35画面】

原文:“再见!”大家说,“我们还会来的!”解析:再见了,她们又回到规规矩矩的表象中,从小我们就都是两面人。猜测女孩子们与玛德琳道别后的心情。大家很不舍,很难过!还是另有它意!当小朋友们一起离开医院时跟她告别时,玛德琳一个人在病房门口与其他人形成对比,感到孤单,但勇敢的小玛德琳也没有哭鼻子。大家说,“我们还会来的!”这里留下了埋伏点。【第36画面】

原文:孩子们冒雨离开了医院。解析:孩子们在亭子里躲雨,她们的表情并不高兴,她们的心情与下雨有关系吗?她们本就心情低落,下雨更加深了难过,雨天是一个悲凉的背景合暗示。此时克拉薇小姐倾斜的身体和高举的手指寓意着什么!是指责雨天的不合心意,还是孩子们的表现不切合她的心意。从第28页至36页,描述小女孩们探望玛德琳的过程。【第37画面】

原文:她们回到家,面对面吃面包,脸对脸刷牙,解析:数数女孩数量,与第4、5页图片对比,观察女孩们的表情和差别,有别于先前的整齐排列,而是参差不齐,神态而已。有叉腰气氛、有抱胸无奈、有伏案气愤、有背手高亢,克拉薇小姐也偏离了中线。猜测她们的心情与情感,猜测导致她们心情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吃饭那张图中恢复到原来12个孩子!玛德琳还没有出院啊!猜测作者为什么要在吃饭的那张图中要多画出一个女孩,是故意的还是失误?她是谁?这里采用重复的手法,来加深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印象,正符合幼儿的生长特点,有些东西她们还不能理解,但是对故事情节会有很深的印象,对孩子们来说这就足够了,至于更深的体会要靠孩子们用他们自己去体会。【第38画面】

原文:然后,脚对脚上床睡觉。解析:与第6页睡觉图片对比,女孩子们双手抱头没有一丝困意。她们在想什么!分析她们的心情是比刚才更坏了还是变好了?克拉薇小姐察觉到孩子们回来的变化了吗!【第39画面】

原文:这天深夜,克拉薇小姐打开灯说:“好像有点不对劲儿!”解析:还是18页那张图没有任何变化,时间也相同。但这次克拉薇小姐半夜开灯的原因是什么。与上次对比,她思考两次的心情一样吗?【第40画面】

原文:她担心出事。解析:这次把起床后穿衣下楼两个动作合到一个画面中,更加强调打扮和下楼的过程,而上次径直找医生,节奏是不一样的。只是身体还是倾斜着,心里充满了不安,担心出事。引导孩子观察克拉菲小姐的形体动作,预测下步行动。【第41画面】

原文:克拉薇小姐跑的飞快,解析:克拉薇小姐对女孩子们的关心与担心,表现在身体的倾斜度上。画面就简单的几笔勾画,左边锯齿般的墨色勾画出她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第42画面】

原文:越跑越快。解析:看着她走过的身影,得有多急忙。门边的锯齿线更加重了这种心情。全文没写一句克拉薇小姐多爱孩子们,可是每一个动作和用词,都表现出她的爱。上页原文是:“跑的飞快,”本页是:“越跑越快。”两页形成一个连贯的动作,语言上至此才有一个句号。【第43画面】

原文:她说:“孩子们,快告诉我,你们那儿不舒服?”解析:40、41、42、43页是书中笔画最精简、但也是最具戏剧效果的画面。克拉薇小姐再一次感到了不安,奔跑中的她让自己快点儿、再快点儿,身体也随之倾斜、再倾斜!即使在溜冰时都保持优雅的克拉薇小姐居然在画面上拉出了那样一条急切、仓促的斜线!看她破门而入的一瞬间:圆睁的双眼、张大的嘴,平时整齐的修女帽几乎飞了起来,伸出的双臂、张开的五指,再加上门边飞舞的线条,急切的气氛仿佛从纸上呼之欲出!急切中的克拉薇小姐到因为她对孩子们的关心显得异常可爱了。她说:“孩子们,快告诉我,你们那儿不舒服?”显然这次她听到了更大更多孩子的哭声。【第44画面】

原文:小女孩们都哭着说:“呜呜呜我们也想得盲肠炎!”解析:11个孩子说:呜呜呜……我们也想得盲肠炎!孩子们,太可爱了,太有趣了!女孩子们咧着大嘴巴大泪小泪的表情,难道是集体病发了,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们为什么想做阑尾炎手术!为了病房里各种各样的玩具,吃的,还是为了一起去陪伴玛德琳!【第45画面】

原文:“晚安,姑娘们!感谢上帝,你们都很好!现在,赶紧睡觉!”克拉薇小姐说。她关掉灯,带上门,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解析:克拉菲小姐现在是什么心情?释然了!图画上为什么有星星和小天使,是不是多余的?那是爱的回报!小天使就象征着孩子们,星星好像对克拉薇小姐说“晚安”故事就到了这里了。是不是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就是玛德琳的魔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讲述了12个小女孩之间的友情。第37张至45张,描述女孩们回到修道院后的生活与表现。60多年过去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挡住对玛德琳的崇拜?对于成人来说,小玛德琳就是自己心中童年的向往;对孩子来说,小玛德琳阳光、快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玛德琳代表了一种健康有活力的儿童形象,绝对不是一个叛逆的女孩儿,她只不过是什么都不怕、淘气、充满了活力而已。人们可能想通过绘本教出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过多地表现出‘懂事、守规矩’的行为,不过是一种自我的压抑,掩藏内心真实的需求,去迎合父母与周围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表现出的“懂事”折射出的是一种害怕。他怕自己的不迎合换来父母的责骂,怕自己的不听话遭到抛弃,怕自己的任性破了现有的安全感……”你是想让孩子成为像小玛德琳那一面的孩子!你有答案了吗!【后环衬】

解析:后环衬是“协和广场”,出示现实中的协和广场图片进行对比。比较一下,环衬上有什么?列队的12个孩子们和克拉薇小姐,她们是书中的主人公。还有一只伴随着的带着红帽子、姿势奇怪的人。前环衬和后环衬是多余的吗?在读正文前对环衬的理解,与读完整本书后对后环衬的理解一定存在差别,并不是多余的。【封底】解析:《玛德琳》一共是四十四幅图,其中八幅是彩色的,余下的三十六幅则是黄底黑白画面。彩色的除了一张病房的花之外,都是巴黎的街景以及戏剧性的场面,用电影语言来说就是远景。黄色背景的黑白画面,多半是房子里面发生的事,如孩子们刷牙、睡觉。这是一本凯迪克银奖作品,获奖年代是1940年,离现在可是比较久远了,作为一个“老故事”,《玛德琳》的画面大部分是单一的颜色,即使全彩页也是看上去很旧的色调,人物并不那么精细漂亮但是生动传神。作者对衣食住行的描绘,以及取自巴黎实景的插页,让整个作品都洋溢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四、作者信息(美)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1898-1962)1898年4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蒂罗尔州。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跟随外公长大。他喜欢画画,却遭到了外公的反对。作为一名“问题少年”,他从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最后还是辍学了。他丢掉工作,不过,只要他还能付得起学费,他就去上美术课。1925年,他27岁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与别人共同经营“哈布斯堡王朝餐厅”的机会,他在餐馆的墙壁上画画,在自己住的公寓的窗户、窗帘和墙壁上画故乡的风景。有一天,Viking出版社的童书编辑梅·玛斯看到了这些画,便鼓励他创作图画书,她从此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人。1939年出版的《玛德琳》不但成了他的代表作,还为他赢得了凯迪克奖银奖。十几年后,他又推出了《玛德琳的救援》;《玛德琳和坏帽子》;《玛德琳和吉普赛人》;《玛德琳在伦敦》等等。其中《玛德琳的救援》获得了1954年凯迪克奖金奖。贝梅尔曼斯在一张菜单的背面信手写下了玛德琳的故事,却没想到它会成为自己流传最广的作品。主角玛德琳的名字来自他的妻子,原型源于女儿芭芭拉,细节则出自他自己的一次“车祸”——在法国的海滨小镇度假时,他被撞伤,送进了医院。在他病房的天花板上有道兔子形状的裂缝,他的隔壁屋有个修女在照顾一位做了阑尾炎手术的小姑娘……他把这一切与幼年听母亲讲述的教会学校生活糅合在一起,创作出了玛德琳的故事。出版以来,乐观勇敢玛德琳受到无数孩子的喜爱,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形象。他于1962年10月1日逝世,一生一共创作了十三本图画书。1954年,他在凯迪克奖的获奖感言中说:“我不是作家而是一个画家,我没有想象力。”他这么说,是因为他的故事多来自他自己的经历。比如,他母亲的少女时代就是在修道院里度过的,他和母亲还一起回去过,看到小床排成长长的一排。他自己也曾住过寄宿学校,和同学排成两排走在大街上。至于玛德琳生阑尾炎的灵感,更是来自于他自己的一次小小的车祸。有一年夏天他在大西洋海岸的一个小岛度假,一天,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满载着从渔民那里买回来的鱼虾回家时,与面包店的汽车,也是岛上仅有的一辆汽车撞到了一起。他手腕负伤,被送到了附近的医院,而他隔壁的病房里就躺着一个刚割完了阑尾的小女孩儿,他还看见天花板上的裂痕像兔子。就连玛德琳这个名字,也是从他妻子的名字借过来的……尽管他说自己没有想象力,可是这种从现实中发现玛德琳的力量,不是想象力又是什么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