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风水怎么样?
自从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提出五行学说以来,五声、五色、五方、五味、五星等等无所不包,五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堪舆学家加以利用,引入风水领域,泰山风水也不例外。
先说说泰山后石坞,一座古庙,东边九龙岗,西侧探出山,两山为青龙白虎之势,护卫左右。背倚天空山,是为靠山。前面日观峰蜿蜒横亘,以为朝案。石河、石海之水哗哗响动,沿天烛峪东南而流,风水硬件一应俱全。此地风景绝佳,藏风聚气。
再看一下泰山最完整的古建筑碧霞祠,座落在大观峰前,庙前还有一山,如雄狮蹲踞,名狮子峰,遮挡南来之风,峰顶有数块石头自然散落,犹如金银元宝洒落其间,故又名宝藏岭,岭下有一照壁,上书“万代瞻仰”四个大字,壁前便是碧霞祠的焚香处---宝藏库,或谓神仙的银行。
那么庙宇的青龙白虎何在?便是东侧的德星岩、西侧的振衣冈。今天顺便说一下这两个地名。德星岩有两个含义,一是写实,站在山下抬头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山高百尺,星辰在望,手可摘星,垂手可得,得、德谐音也。二是德者,德高望重也,与《论语》里的一句话有关,此山周边皆山也,北有大观峰、玉皇顶,东有日观峰,南有狮子峰,西南是莲花峰,西边是虎头崖、凤凰山诸峰,此山宛如闺内佳人,在水中央,孔子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斗,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泰山72峰独此山得此地利,故名德星岩(明朝文学家钟惺题写)。
振衣冈为一壁立的高岗,三个大字为嘉靖年间秦钫题写,它与沿途“有求必应”、“洗心、涤虑”、“心香诚祝”、“问心朝山”等题刻遥相呼应,是香客心情的写照。雍正年间郎中丁皂保奉敕修建碧霞祠,皇帝的钱花不完,老丁同志别出心裁,在明朝所建庙门之外,扩建了一进院落,建起了东神门、西神门、南神门和戏舞楼,同时斥巨资在西神门外建造了岱顶最高、最陡、最长的一段盘道,远望庙宇如仙间瑶池,高居云端,无形中抬高了碧霞元君的威严,陡然提升了泰山圣母的地位,从此也没落了振衣冈的传统。何也?因为在此之前,香客登山进碧霞祠必须经振衣冈而上,千里迢迢来拜圣母,在碧霞祠顶礼膜拜,行完宗教仪式后,出来山门,心轻气爽,一身轻松,但是门口人多拥挤,再往下走走吧,便来到振衣冈所在的小山,停下脚步喘口气,此时各种心事已毕,但觉阳光明媚,天朗气清,于是气定神闲,拍拍身上的尘土,掸掸鞋上的灰尘,想昨日种种不快不顺,以前种种晦气懊恼,一如衣上的尘土,已经随灰尘一振而去,大有扬眉吐气之慨!曾国藩号“涤生”,暗合此意,故此地名为振衣冈。天街上的一副对联对此做了很好的注脚,曰“今日振衣了夙愿,明朝展翅赴鹏程”。泰山的一山一石无不富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气息,1987年泰山获得“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确是当之无愧。碧霞祠有这两座山作为东西羽翼,真是神仙之造化,而且东高西低,虎伏于龙,又共同扈卫元勋,极符察砂原理。
那么碧霞祠的水口何在?源于大观峰和日观峰的两股溪水汇聚在南神门外,流向西南的大龙峪,经“过仙桥”注入通天河,出口顺畅,地势开阔,如此风水甲地被碧霞元君占尽。相比之下,东岳庙稍逊风流,门前还有一路相冲,恐怕这也是1956年东岳庙被拆掉、东岳泰山神被迫迁祀山下的原因之一吧。
然后谈一下泰安城。泰安背倚泰山,山城一体,城不掩山,山不压城,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小城市。泰山当然是它的倚重之地,城南还有一山作为影壁,便是徂徠山(见上图),后高前低,玄武看朱雀低翔。泰莱大平原横跨东西,左边有莱芜的原山、碁山龙蟠,右边有肥城的牛山、陶山虎踞,大汶河左来右出,从徂徠山脚下蜿蜒西流,构成了泰安城无尽的风水,使得泰安自古以来就以物阜民康闻名,进而衍生出国泰民安的深意。
最后说一下泰山和北京的关系。堪舆家都认为,中国的来龙来自于昆仑山,去脉归于大海。泰山正处于两者之间,因此泰山是“左襟沧海,右带昆仑”(见下图《泰山高》赋)。北京是古都,现在又是我们伟大的首都,郭守敬的老师按照《易经》的理论创造了这座伟大的城市,她北连朔漠,南吞江淮,自古就是风水上地。北京背倚燕山,右边是莽莽太行山,左边是苍茫之大海,前面是广袤的华北平原,气势豪迈,更有来自于昆仑山的九曲黄河,携万千水流东奔大海,水口磅礴。而黄河岸边的泰山,乃群岳之长、万山之尊,正是它成就着北京的皇家之气,成为北京的朝案,成为北京的门户,成为北京风水链上的点睛之笔!泰山安则天下安,由此而来。泰山神端居东岳庙,天贶殿内高悬康熙御笔“配天作镇”,意为泰山配合上天或天子坐镇天下,泰山乃为全国的镇山。再宏观一点来看,江南丘陵至神农架一带为北京的第二层朝砂,武夷山--南岭--云贵高原一带为北京的第三重朝砂,层层护卫,同心距圆,藏风聚气,止于水口,神哉北京!著名的黄山位于北京的第二重朝案之中,又逊泰山一筹,人大代表王元成、泰山学者马东盈、周郢等人倡说泰山“国山论”,泰山风水又提供一佐证,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