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与干姜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

干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

【药对功效】回阳救逆,补火温中。

【配伍机制】附子辛、甘,大热,入心、肾、脾经。辛热以散寒,味甘以助阳,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中温脾阳以健运,尤善追复散失之元阳,为回阳救逆之圣药。且其性善走,通行十二经,外达皮毛而散在表之寒,里达下焦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总之,温一身之阳气,散周身之寒邪。对心阳暴脱,脉微欲绝;肾阳衰微,阴寒内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及风湿寒痹,疼痛麻木尤为要药。

干姜辛热燥烈,入脾胃则温中散寒,入心则回阳救逆,入肺则温肺化饮,为脾胃虚寒,吐利冷痛,寒饮犯肺咳喘之要药。

附子长于回阳救逆,止痛力强,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守而不走,可以固守附子之性,使其温中回阳之力增强,古人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二药相须配伍,治亡阳虚脱及脾阳虚证。

【临床应用】

1.亡阳危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疲欲寐,脉微欲绝等。配伍甘草,如四逆汤;若兼气脱者,配伍人参;若兼阴盛格阳,虚阳上浮之戴阳证,配伍葱白,以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2.各种慢性病阳虚证。凡肾阳、脾阳、心阳虚证,均可应用。

(1)肾阳不足之低血压,配伍黄精等。

(2)脾阳虚弱,腹泻,冷痢,配伍白术、白豆蔻、肉豆蔻、厚朴等;脾阳虚,脘腹冷痛,呕吐,手足不温,配伍党参、白术、炙甘草等。

(3)脾肾阳虚所致水肿,配伍白术、茯苓等。

(4)心阳虚心悸、胸闷,配伍人参、丹参、桂枝等;若阴寒凝滞之胸痹,症见背痛彻心,心痛彻背,所致厥逆,脉沉紧,配伍乌头、蜀椒等。

(5)阳虚寒湿发黄,配伍茵陈蒿、附子、干姜等。

3.虚寒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配伍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

【现代研究】附子煎剂、水溶性部分等对蛙、蟾蜍及温血动物心脏,不论是正常状态或处于衰竭状态均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其正丁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水提物对氯仿所致小鼠室颤有预防作用;附子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抑制蛋清、角叉菜胶、甲醛等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抑制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抑制肉芽肿形成及佐剂性关节炎;中乌头碱、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均有镇痛作用。

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干姜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大鼠肝脏胆汁分泌量,维持长达3~4h。

【用法用量】附子,3~15g;干姜,6~10g。水煎服。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附子人煎剂须先煎30~60min。

【按语】附子与干姜属于相须配伍,

《伤寒论》中的干姜附子汤即用此药对组方,

以治伤寒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此外,张仲景的四逆汤、白通汤等衍生方剂众多,治疗少阴病阳虚证,临床疗效显著。且干姜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所以多同用。

附子与干姜配伍,若是治疗阳虚烦躁证,其用量比例近2:1,如干姜附子汤用干姜1两(3g),附子1枚(5g);若是治疗阳虚寒盛证,其用量比例近1:1,如四逆汤用干姜1两半(4.5g),附子1枚(5g)。

(0)

相关推荐

  • 中药附子的配伍应用与药对禁忌

    [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有毒.通行十二经. [功效]补火回阳,散寒湿,止疼痛.本品辛温燥烈,回阳救逆之力最强,为峻补元阳.温经散寒的要药.在脏腑能补命门真阳.暖脾胃.温心阳而通血脉:在经络能温经散寒 ...

  • 附子与白芍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 ...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附片.熟附片.黄附片.白附片.黑附片,制附片. [来 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以栽培品种的子根加工后供药用. [成 分]附子含生物碱:乌 ...

  • 《本草精荟》:回阳救逆:附子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李时珍言:"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别有草乌头.白附子,故俗呼此为黑附子.川乌头以别之. ...

  • 附子与乌头的功效异同

    (1)共同性 附子与乌头的性味相近,均味辛性热,有毒,皆归经于心肾脾,均具有性热散寒.温经止痛之功效.应用时,必须证见脉象微细或沉迟,舌苔薄白或白腻而后淡胖,口淡不渴,肢冷畏寒,腰膝酸冷,大便溏泄,小 ...

  • 每日一药——附子

    附子(AconitiLateralisRadixPraeparata)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 用药部位:子根的加工品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 ...

  • 《中医实战笔记》第二章:回阳救逆要药:附子的功效与应用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张锡纯言:"种附子于地,其当年旁生者为附子,其原种之附子则成乌头矣.若种后不旁生附子,惟原种之本长大,若蒜之独头无瓣者,名谓天雄,为其力不旁溢,故 ...

  • 用药有理有据之附片的探讨(一)

    春立,新出,大地也将开始焕然一新,焕发生机的时刻又到来了,春节的喜庆也到来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牛气冲天!!!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景色,各有各的特点,安排得明明白白.妥妥当 ...

  • 干姜、细辛与五味子配伍的作用与功效好处

    [伍用功能] 温肺化饮:平喘止咳. [伍用原理] 干姜味辛,性热,入心.肺.脾.胃.肾经,不仅能温肺散寒以祛饮,还能温脾燥湿以化痰.细辛味辛,性温,入肺.肾经,辛散温通,既能温肺以祛寒,又能温肺以祛痰 ...

  • 麦冬与半夏配伍的作用与功效好处

    [伍用功能] 养阴润燥,清热降逆. [伍用原理]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色白体润,最善养阴和胃,润肺止咳,亦能清心降火,使肺不犯于贼邪,故止咳效著.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经, ...

  • 甘遂与半夏配伍的作用与功效好处

    [伍用功能] 开结逐饮. [伍用原理] 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入脾.肺.胃经,功能泻上.中.下三焦痰饮,使水从大便泻出.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经,能燥湿祛痰,开结除饮.甘遂和半夏相伍,一逐一开 ...

  • 枳实与厚朴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枳实,厚朴二药配伍,具有较强的破气除满,祛痰消痞作用. [基源与功效]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性味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之功 ...

  • 大黄与黄芪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

  • 栀子与淡豆豉配伍的作用与功效好处

    [伍用功能] 泻火除烦:解郁止痛. [伍用原理]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长于泻火除烦.淡豆豉味辛.甘.微苦,性寒,入肺.胃经,长于解表散热. 栀子降而不升,清利小便,泻心肺之火:淡 ...

  • 防己与黄芪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防己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的根.性味苦,寒.入膀胱.肺经.具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 ...

  • 半夏与麦冬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浏览:8次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发布时间:2019-03-16 11:16:29 养生之家导读:二药配伍,一燥一润,相使为用.使之润而不燥,养阴生津而不滋腻,燥湿化痰而不生津,降逆和胃而不伤津,相互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