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排众议独断决策,如何隔绝失败后的风险?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3卷,汉纪十五
汉昭帝元凤三年(癸卯,公元前78年)

【原文】

霍光欲发兵邀击之,以问护军都尉赵充国,充国以为:“乌桓间数犯塞,今匈奴击之,于汉便。又匈奴希寇盗,北边幸无事,蛮夷自相攻击而发兵要之,招寇生事,非计也!”光更问中郎将范明友,明友言可击,于是拜明友为度辽将军,将二万骑出辽东。匈奴闻汉兵至,引去。初,光诫明友:“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击乌桓。”

【译文】

霍光想发兵进攻匈奴,于是询问护军都尉赵充国意见,赵充国认为:“乌桓连续几次进犯边塞,如今匈奴袭击他们,对我们很有利。再者匈奴很少前来侵扰,我国北部边疆所幸无事。蛮夷之族自相攻击,而我们却发兵迎战,招他们前来生事,这不是好计策!”霍光又向中郎将范明友询问,范明友说可以迎击,于是任命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领骑兵二万从辽东出塞,迎击匈奴军。匈奴得到汉军出塞的消息后,撤退而去。当初,霍光曾告诫范明友说:“大军不可空手而还,如落在匈奴军队后面,便袭击乌桓。”

【解析】

这段材料是霍光主导的一次对北方匈奴、乌桓的进攻。
简单说一下背景。
乌桓一开始臣服匈奴,后来又臣服汉朝,并靠着汉朝逐渐强大,再到后来对汉朝搞事情。
而彼时的匈奴经过多年与汉朝作战,自身实力已然削弱不少。
匈奴前任单于的坟都被乌桓给刨了,于是有了上面材料中的匈奴发兵攻打乌桓。
虽然当时匈奴对汉朝侵扰逐渐减少,彼此关系稍有缓和,但匈奴对汉朝威胁犹在,依然是敌对关系。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利用匈奴对乌桓作战,可以说是既能借匈奴的手打乌桓,又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一次削弱乌桓和匈奴。
大体局势是如此。
但是,在具体出兵和操作上,上面的材料,对霍光动作有两段描写。
今天就来看看这两段描写背后,有哪些有意识的地方。
 

1.问策选择

在是否要出兵的问题上,霍光问了赵充国、范明友。
霍光自己并没有带过兵,就算他才华过人,在这件事上,他最多是长于战略。
落实到具体的执行,那就要参考有真实带兵经验的将领,比如赵充国、范明友。
赵充国相比较范明友,经验丰富,是汉武帝时期跟随李广利的老将,对匈奴、羌族尤为熟悉。
而范明友是霍光的女婿,也有带兵经验,相比较赵充国算是后起之秀。

2.具体决策

赵充国、范明友对于是否要趁机攻打匈奴的意见有分歧。
赵充国认为,匈奴没挑衅,干嘛撩拨人家,在家里看着匈奴乌桓狗咬狗不香吗?要是打了,匈奴又会来边境挑事。
不过咱们反过来想,赵充国认为打了匈奴乌桓就会来搞事情。
但是,汉朝不打,匈奴乌桓就不会来了吗?
赵充国的观点颇有保守绥靖的意思。
再来看,范明友的意思。
明友言可击
很直接,就是干。
再往深处看,就是同意霍光的战略,认为有搞头,可执行。
再反过来看为什么霍光要问赵充国、范明友。
一方面他们是专业人士,需要听意见,另一方面,所有决策选择之后要落地,那么还要靠专业人士来做。
因此,问他们,更多是希望从执行的角度来看,这个战略能否执行的下去。
如赵充国的回答,其实就是答非所问了。

3.选人

于是拜明友为度辽将军,将二万骑出辽东。
为什么用范明友而不用经验更丰富的赵充国?
其实在之前有篇专门的文章中提到,用人不光要看能力,还要看这个人意愿是否能够和上级领导同心。
如果负责执行的下属能够认同上级决策,那么执行起来会无往不利。
如果上级想干的,下属觉得不行、干不了,还强制让他去干,多半不会有好结果。
而选择范明友有这么几个考量。
其一,就是范明友说能干,(他是霍光女婿必须说能干)
其二,范明友是霍光的女婿,属于绑在一根绳上蚂蚱。
其三,如果作战不利,范友明要承担责任,做弃子来保全霍光,让失败止步于具体执行,而非是战略决策。
而选赵充国,显然不符合上面三点。

4.目标选择

到了具体执行,又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光诫明友:“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击乌桓。”
按照霍光的设想,匈奴先打乌桓,然后汉军再打匈奴。
但是,霍光的谨慎给范友明上了一道保险。
有道是贼不走空,大军出征,就要见血捞好处,如果匈奴打不到,就打乌桓。
这就等于把目标扩大了,可以打匈奴,可以打乌桓。
至于为什么,从对匈奴、乌桓的关系来看。
匈奴本就是宿敌打了就打了,乌桓原来是小弟,现在开始不服管。
所以,如果打乌桓,一下子把乌桓给打趴下,乌桓为了抵御匈奴进攻,就必须抱紧汉朝大腿。
但是,霍光这句话更多还是要从政治角度去考量。
首先一点,这次战争是霍光选择主动出击,算是他搞的一个项目。
其次,在是否要干这个问题上,霍光有点独断力排众议,尤其是面对老将赵充国,这要承担政治风险。
因此,如果这次作战大败,亦或者出兵啥都没有捞到,对于霍光而言打击极大。
所以,出兵之后别管匈奴、乌桓,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这样才算项目成功。

【启发】

有没有启发,肯定有,但是很散乱。
从选人的角度,之前的文章提到,选能够和自己合拍的人授权,最好。
从决策思考角度,无非就是兼听则明,以前的文章更是提到多次。
那么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作为领导,如果在面对众人不看好的情况下,还要执意去干。
这个时候,不光考虑的是如何做事的问题,更要去考虑权力安全。
比如,霍光对范明友的吩咐就是如此。
具体应该如何做?
其一,无错是最基本的,但是损失是无形的。
其二,想要平稳落地,必须要有成绩,吹都要吹出来,这样才能明面上堵住别人的口。
其三,如果事情不顺,提前打好招呼,壮士断腕、弃车保帅,让下属主动背锅,责任止步于执行。
领导决策英明,错在下面的人无法领会精神,把事情干砸了。
至于事情要不要捡起来继续,心里有数即可。
很幸运,得亏霍光吩咐了范明友,打不到匈奴打乌桓,果然跑了匈奴,逮住乌桓,这才让这次出兵收下了一个不算完美的句号。
留个问题给你。
如果你是范明友,如果霍光没有吩咐你打不到匈奴打乌桓,而你率兵在外,没找到匈奴,你会去打乌桓吗?
从范明友的角度去思考,也很有意思。
不求打赏,只求到下面给个赞,好不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