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不能再缺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古时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就从这一些汉语言文字开始了。
新中国诞生后,民众受教育的几率大大提高,无论男女贫富贵贱均能上学读书。上学开始后老师会给你规范的汉字范本,让你临摹,先手把手地教导你摹,指导你描红、仿影、双钩廓填和格摹,直至你的确掌握了字帖中汉字的笔法、间架、结构,力求形似神似;再指导你临,让你格临、对临、背临和意临。整个小学阶段,老师会让你临帖持之以恒,不会让你浅尝辄止。
回到家里,父母亲也会让你写给他看,他们会对你的书写给予评点,然后会过问你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交往的事儿,借机给你讲站立坐、言行举止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星期日父母会安排你放羊、捡柴、寻猪草,也会让你煮饭、炒菜、扫地,有时也会带你出门去观山水、看天象,与你促膝谈心,述说他所指的人事物。可以这样说,从封建时代向新中国过渡,华夏大地的家教文化没有丢。
后来发生了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让许多传统文化被革了命。改革开放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中国人民紧跟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步伐抢抓经济。运行了几十年的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按上级规定换成了乡(镇)村(居)组。村居实施分田到户、山林堰塘承包经营。中国农村农民料理农业短短一年,长期吃不饱饭的农民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问题。
随之下海”打工、创业、经商、炒股林林总总的经济、金融活动十分火热的开始了,国人一个个挣了较多的钱,在乡下兴修房屋、购置家具、电器、给家人添置衣服、改善家人生活,好一派风光,真的叫气象万千。而膝下的孩子不论男女大小,就交给爷爷奶奶;没爷爷奶奶,就交给叔叔伯伯;没叔伯,就交给舅舅姨爹;没上述这些亲人,就只好就给相好的邻居。
在外奔波的中青年爸爸妈妈将孩子留在家交给以上这些留在家乡的亲属或邻居代管,自己几乎只到过年时回家团聚几天。平时自我觉得和孩子亲热的日子太少,他们只好“平时爱不够,就用钱来凑” ,隔一段时间就给孩子汇点钱,春节回家也尽量多给孩子些钱。给钱、购物相送后又远离孩子奔赴外地挣钱去了。
小孩子在家上幼儿园、念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基本上是由“代理家长”“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全都只怕孩子没吃好穿好,再就是反复交代那句“好好读书、完成作业”罢了,生怕得罪了孙辈的孩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明、文雅、礼貌、礼仪、人格、尊严等等,经老人们一开口教给孩子,孩子就会说:“你们啰里啰嗦说的这些我都懂,不是像你们说的。”老人一想自己读书也不多,所讲的东西恐怕是有错,也就不再坚持。叔叔伯伯、舅舅姨爹们一般认为自己之所以留在家里,本身就是自己能力不强才没出去挣钱,帮兄弟姐妹照看孩子,仅仅是照管一下生活,管教就只能说说几句暖心的话罢了。相好的邻居更是如此。这些留在家里的孩子,真正缺乏的就是来自父母充满关爱的沟通和深入交谈的话语、与孩子携手行进在田间山头林荫小道看小桥流水、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了解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牵着小手去拜访亲戚朋友等等,统统这些概括为一个词”家教“。
许多留守学生越来越孤独,不懂得与人交流沟通,老师从学术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老师是找他的茬;老师发现其早恋现象予以劝说阻止、批评,他认为是跟他过不去;老师见其没完成布置的作业提出要及时赶上,他说”老子不做“;见她没去食堂吃饭老师批评几句,她就不管所在的是三楼还是四楼就纵身一跳,践行了自已曾说的“哪个老师找我的茬,我就用生命回报他”那誓言;寝管发现他不在床上就通知了班主任,班主任侦查、追到集镇网吧将其弄回,他说老师体罚了他。这些我亲自见闻的一件件一桩桩发生在诸多校园里的真实的事儿,让我的心难以平静,徒增太多的忧虑。
自古“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显然父母之教就是家教,家教的缺失是父母的过错。
当今的家长需要改变的是在外挣钱才能养家糊口的思想,也需要改变孩子有老师、还有爷爷奶奶等代理家长就放心的思想。你在外挣了几折钱,贻误了一代人。这一代人是你人生的延续,是你传家传宗的根。因此,不管挣了点钱还没有挣到钱,都应及时回乡与孩子一同成长。在家乡也是可以就业的,待遇虽然少了点,但却能履行好家教的职责,陪伴孩子一起健康成长,岂不是让人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