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扬:从简约的笔墨中静悟到一片空明

刘德扬,1956年6月生于成都。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花鸟》主编、《诗婢家》主编。

太白诗意

在世如莲

阳春三月如影随形

梅花瘦如诗

普者黑之夏

和风无语

荷花四屏

瑞气致祥

和合其美

年年有余

红雲当头

亭亭玉立

荷花带露

金色池塘

冰清

清水池塘拂晚风

荷花蜻蜓

荷趣

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

仲夏之梦

《仲夏之梦》中一张巨幅的荷花,水墨荷叶一枝擎天,荷花则微微地露了一个小脸,最喜是花叶下扇翅飞来的小小蜻蜓,不同于一般画家笔下平平坦坦的“标本”,这只蜻蜓立体而富于某种镜头感的“景深”,鼓着翅膀一路精神抖擞斜掠而来,好像即将破空而出、“砰”地撞在罩画的玻璃上。

宅心仁厚 福亦双至

清清白白

面带猪像,心头了亮

刘德扬之画善于题款,与现代很多国画家不同,他很少引用前人的古诗古词为作品附字,要么自己作诗,要么配上与画境相符的一段小语,字里行间多透露着当下的心情或感悟,甚至是颇有禅机哲理的机锋,逐字读来有意味无穷的想象空间。他将此称作“中国画里的文学性”,喜欢深究每一个题款的遣词造意,以增加画面的可阅读性。

有时信笔作画完成一幅作品后,会足足想上一个月才动笔题字,“倘若题款无法为画增添回味,那么仅仅是图示而已。”

双呆成梅

《双呆成梅》图上书:“她呆我呆,双呆成梅。”所谓“梅”字古时写法为两个并排重叠的“呆”字,固然一幅留白优美,梅花静放的水墨画,一句题款突然增加了古老汉字的解构,足以回味品读。古人论画时讲究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看刘德扬的画重在读,错过题款犹如电影剪掉了精彩花絮。

欲罢不能系列

刘德扬随笔——欲罢不能

以纸本为介质的任何水墨语言或图象方式,工写之间,不外乎涂鸦者个人的审美趣向或是调侃。以鱼喻欲,鱼、欲之间,模糊最好,非关它意。

欲,首先是一种本能。

动物性,抑或人性,在其本能欲望前提下,二者之间,似乎模糊。

人类的欲望,正误,对错之间,仿佛模糊。

于是,《说文解字》有“欲而当于理,則为天理。欲而不当于理,則为人欲”的判词。

然而世间物事,并不是非此即彼。

“无欲则刚”是一说。“有容乃大”又是一说。云遮雾绕,模糊得可爱。

庄周梦蝶,色空际遇;林和靖赏梅,双呆成槑——更是模糊得天人合一。

《心经》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鱼与欲,色耶?空耶?鱼耶?欲耶?

仍然模糊。

模糊中,其间差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