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怎么得痛风的?痛风怎么才能好?

在治痛风之前你必须先搞清楚一件事:

你到底是怎么得痛风的?

那就需要追根溯源,看看痛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引发炎症导致的!

现在市面上有这么几种治痛风的药物:

01

痛风发作期的治疗药物

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等镇痛药物。秋水仙碱大家都不陌生,止疼消炎效果显著,但是治疗剂量和它毒性剂量是非常接近的,所以一定要遵循医嘱服用。但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的一些恶心、呕吐、腹泻的肠胃副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对于痛风中期的患者来说,长期服用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所以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并不大。消炎止疼药只能单纯的缓解痛风发作时的红肿热痛,长期服用痛风不仅不会好转,还会加重病情,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02

控制尿酸水平的药物

1、排尿酸处方药:

排尿酸药主要包括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该类药物可以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从而起到降低人体内血尿酸水平的作用,但它们在排尿酸的同时会把人体其它微量元素也排出体外,造成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长期服用对肝、肾有极大的损伤,所以不建议长期服用。

2、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是别嘌醇。该药是一种强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减少尿酸生成、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针对轻度痛风患者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出现痛风石的患者收效甚微!但服用者常会出现瘙痒性丘疹、荨麻疹,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肠胃不良反应,更有甚者,服用别嘌醇片后,出现白血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中毒、脱发、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脏毒性、间歇性肾炎、过敏性血管炎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碱化尿液的药物:

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本无降尿酸作用但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

但是仅仅通过止疼消炎,用一些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的药就能把痛风治好了吗?请你在翻到文章的第一段好好看看痛风是怎么形成的?

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这才是根本原因!只有把根掐住,痛风才能从根本上调理过来。

怎么调?

1

融晶:

尿酸盐结晶结构不稳定,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祛除尿酸盐结晶的时候非常容易打碎它,破碎的尿酸盐结晶进入关节组织后就会引起关节炎症、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清除尿酸盐结晶最重要的就是要清除彻底、避免结晶破碎。

中医微创可视针刀镜技术借助高成像的内窥镜成像技术,放大了细微部位的组织病变,手术视野清晰,帮助手术实施医生精确的看到患处,减少治疗的危险性、提高了成功率,让剥离和疏通彻底。

2

保肾:

肾脏是尿酸盐主要的排泄通道,人体内约三分之二的尿酸盐都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肾脏也是最容易发生尿酸盐沉积、受到尿酸盐危害的部位。事实上,不少痛风患者、尤其是患病多年的痛风患者都伴随肾脏的病变。

所以,在治疗痛风或者是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治疗手段或者是使用药物对肾脏的影响,不能增加肾脏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患者一定要到专科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原因。

3

调代谢:

想要调节尿酸代谢,首先要明确患者尿酸代谢失衡究竟是哪一种。临床上可以通过黄嘌呤氧化酶等尿酸生成酶的检查、肾脏检查和肠道检查来明确尿酸代谢失衡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对症治疗,精准调节尿酸代谢。

想要抑制尿酸生成,就要减少内源性尿酸生成和外源性尿酸生成。少吃高嘌呤、高果糖的食物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尿酸的生成,但是更重要的是接受专科降尿酸治疗,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尿酸值,减少高尿酸对人体的危害。

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碱化尿液、增强肾脏功能等方式来增加通过肾脏排泄出去的尿酸。多喝水也可以在客观上增加尿酸的排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肾脏,避免给肾脏造成负担。

痛风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不仅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十年以上的痛风患者往往有肾脏病变,所以尽早采取规范化的治疗尤为重要,痛风的规范化治疗坚持分期分级综合联合的原则,既根据痛风的发病不同时期不同症状表现,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同时兼顾并发症的综合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