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的乡情——四川作家陈之光逝世一周年祭

图为作者(左二)与陈之光(左三)在泸州古蔺县城合影
                        
——写在四川作家陈之光逝世一周年祭

作者:曾 宏(女)

陈之光是我敬重的长辈,他离开我们一年了。这一年,每当人们谈及他时,我的脑海里始终回荡着陈伯伯的音容笑貌,回荡着他浓浓的乡音乡情!一直以来,我知道之光伯伯很喜欢古蔺的茶叶,所以,每年我都特地给他带些白沙坡的茶叶去。去年我又带着茶叶去看他,可是没有见到。第一次看他,他去青城山消夏去了。第二次又去,听说住院了,在重症监护室,不能探望,至到逝世,没能见到,留下深深的遗憾。去年的1月13日,是他家里的追悼日,我因家里走不开又没有参加,心里一直很是过意不去。我必须写点什么以表达我心中难以忘却的纪念。
      去年1月11日20时50分,陈伯伯在成都逝世,享年86岁。据他儿子说:刚住院的时候,还能说话,他叮嘱家人,将来他走了,一切从简,不要搭棚子,不要设灵堂,不开追悼会,也不要通知老家的人。老家认识的人,很多年龄都大了,免得大家舟车劳顿。当时听到这些话语,我的眼睛湿润了。为陈伯伯深深的乡情和对故乡亲人的惦记和体谅,感动了许久。

陈之光(左二)与古蔺文朋诗友合影

陈伯伯是我的家乡古蔺继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巨匠邓均吾之后的又一著名文学大家,在古蔺闻名遐迩,深受故乡人们的崇敬和爱戴,也让家乡人们引以为豪。从小,我们就听着老师和老人们称赞说,古蔺有个文学大家在省城文联任副主席,文章写的特好,又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随后,我们读着他的散文和报告文学成长。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是我们尊敬而崇拜的大师和学习的偶像。慢慢的,我有幸与陈伯伯有了一些交往,对他的文采、人品及浓浓的乡情敬佩不已。
      ——忘不了与之光伯伯的深层接触是1997年。那时,为了抢救古蔺文化遗产、把古蔺建县以来散落民间的各种散文、记事、诗词曲赋、民歌民谣,儿歌等优秀作品收集整理成册,出版《古蔺文存》,以达到告慰前贤,惠及子孙、宣扬古蔺的目的。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决定请之光老师回来主编《古蔺文存》。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老人家高屋建瓴,满怀深情、幽默风趣的发言,让我近距离见识陈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热爱家乡,语言文学大师的形象,给我留下了的深刻印象。随后,他和许文榜,何世红、邓立中,徐安全等编辑组的老前辈,广泛收集民间资料,不分昼夜,顶风冒雨,翻山越岭,走乡串户,足迹遍及古蔺的山山水水,终于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 31万字的《古蔺文存》,这在当时是全省唯一的,受到古蔺人民的高度好评。后来,他给我许多工作上的鼓励和支持,还为我写了一首小诗《咏红籽》鼓励我扎根故土,甘于清贫。
     扎根山岩石缝中/ 朝餐雨露暮饮风/ 叶茂枝繁凌空舞/ 珠圆玉润耀眼红
    不羡富儿金瓶供/ 唯恋农家茅屋穷/ 雪压霜欺志不改/ 故乡红籽亦英雄

      ——永远忘不了他的平民情怀。在乡亲们眼里,陈伯伯这样一个位高官大的省文联副主席,每天与巴金、沙汀、艾芜、周克芹、马识途、李致、王火等四川众多文学大家交往的大文人,却十分看重乡情友情,忘不了故乡的平民百姓。我舅婆一家曾经是他家的邻居,他离开家乡在省城身居高位后,从来没有淡泊过这个普通平民家庭。每年春节,他都要给舅婆家几个老人孩子寄来亲手书写的春联,而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每一间屋子的功能而书,一写就是几十年,从不间断,直到逝世。至今,舅婆家还保留之光伯伯的全部墨宝。我舅婆逝世,他亲自赶回来悼念,亲自为舅婆写讣告,亲自主持了在古蔺开先河的别开生面的坐大夜形式。他首先把舅婆勤劳善良的一生写成悼辞,满含深情,娓娓道来,随后,大家一一发表感叹,颂扬这位普通平民百姓如何遵循孔孟之道,孝敬老人,培养子女,和睦邻里,传承家风。一场大夜成了追思故人,传承文明,教育后人的感人至深的传统课,至今难以忘怀。

陈之光(左)与艾芜

——永远忘不了他对故乡友人的热情款待和真诚鼓励。我们来到成都,总是要抽出时间去看望陈伯伯。到了他的家里,一杯浓郁芳香的古蔺罐儿茶双手呈上,立刻吩咐廖嬢嬢上街买菜做饭,一定要留下吃顿“粗茶淡饭”的,小豆酸菜汤,胡海椒,则耳根,麻辣鸡,古蔺面等都是他的最爱,客人来了免不了要作上一道家乡菜品评开来。见了家乡熟人,总有摆不完的龙门阵,几乎没有你插嘴的机会,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爱之深切,对古蔺的建设发展关心关注。古蔺的老乡需要他帮忙的事情,他一定尽努力帮助。他对故乡年轻人给与许多关注与鼓励,只要他得知你的工作情况,群众如何评价,该有哪些改进,他一定要给你指出,反馈。他为许可、宋杰写诗鼓励,他亲自为李定林讲解写作要领,鼓励他多深入生活,多与百姓交流,嘱咐李定林写东西,就是要写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的文字。他十分关注与古蔺文化有关的人和事。他编辑《古蔺文存》时,据理力争定了收集文存的三原则,一是古蔺人讲古蔺故事,二是外地人讲古蔺故事,三是古蔺人撰写的精彩文学作品,打破了只是古蔺人讲古蔺故事的狭隘思维禁锢,要展现古蔺人的视角看到的外面精彩世界并表现出来的优秀作品。这才使得今天我们阅读《古蔺文存》时能更多阅读一些古蔺人写的精彩华章。如古蔺人蔺瑾(王良瑾)先生在西藏部队服役时,以雪域高原为背景,以动物为线索,撰写的著名儿童文学著作《冰河上的激战》,上世纪60年代发表时,曾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优秀的童话小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至今阅读起来也激动人心,畅快淋漓。让我们为古蔺出现这样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而感到自豪。
       ——永远忘不了他的平民文学作品。陈伯伯送了我一本他的文集《乡情集》,在扉页上漂亮的书写着“曾宏定林惠存”墨宝,书中收录了他的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诗词、楹联作品,全面展现了他“笔底绘故土,纸上写春秋”的光华文采。他对古蔺倾注了深情,写过很多文章回忆家乡的往事。读他的文章,仿佛置身古蔺的青山绿水,乡里乡亲。他的作品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儒幼皆懂。如,他写的“则耳根”诗歌完全是古蔺的特产,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至今我的老母亲还时常背诵,并以此经常给外地人介绍古蔺则耳根,解释诗歌描绘的则耳根特点。他写古蔺中学60年校庆诗歌《蔺中情》,从学校风景,学生吃穿,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学生志向等方面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当年古蔺中学的立体全貌,成为了解蔺中的史诗,更是蔺中学生同学聚会拜读传颂的杰作。更有《闹花灯》一文,把古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淋漓尽致的记录下来,为今天我们传承和发扬留下了珍贵的样本。他倾注深情的歌词《古蔺我真心爱你》至今在古蔺人民中传唱,久久回荡在古山蔺水天地之间。
     之光伯伯,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 可你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与巍巍火星山万古长存,你回荡的乡情乡音如涓涓蔺河水沁人心脾。故乡人们以你为豪!我们永远怀念你!

2017/1/11酒城泸州

(0)

相关推荐

  • 故乡古蔺的雪花

    故乡的雪花 故乡的雪花 (超) 儿时期盼着, 冬日的雪花, 早日飞来, 白色的羽毛, 飘过中华嘴白色蔓纱, 飘过龙凤村斑斓山岩, 飘过老天坪紫色土坡, 飘到故乡草莲溪的草屋, 在寒风的吹拂下, 屋檐长 ...

  • 古蔺乡友2021彭州聚会圆满收官!

    今年7月1日是"两个一百年"之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我们来自天南地北的古蔺藉人士共聚"天府金盆"--彭州. 首先感谢各位乡友能够在百忙之中按时参加前天和昨天 ...

  • 金彭叙乡情 蔺人颂党恩(刘代银)

    古蔺县,隶属四川省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即乌蒙山尾部,于北纬27.41-28.20.东经105.34-106.20之间,海拔300-1843米,与赤水河南岸的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 ...

  • 家乡古蔺变化太大,都快认不出了!

    回乡随想 毛牛 多年来,我有一个愿望,希望能重新把家乡古蔺走个遍,看看这十年的变化.主要行走路线,选择我曾经去过的.太平渡,二郎滩,大村,石宝,观文,龙山,磺厂,扎山坝,皇华,鱼化,铁厂,复陶,李家寨 ...

  • 别蔺之感

    别蔺之感 文/无情剑客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挥挥衣袖,其实不想离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再回首之际,既生难舍情愫,亦涌无尽怀思,更泛不竭惆怅.原本,这只是 ...

  • 这篇领导离别感言也太太太文艺了吧!没文化还真不好意思说读懂了深情的他

    咩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领导.领导干部尤其是越往上的领导干部.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常常会奔赴各地任职,在不同地方.不同岗位发挥才干.引领发展.他们的一生中,总是有不少"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

  • 陈忠实逝世5周年祭:原上仍有白鹿过,人间再无陈忠实

    作者:荠麦青青 来源:遇见荠麦青青(ID:yujianjmqq) "白嘉轩的腰杆永远挺得笔直,站在宗族祠堂的乡约前,不管田间劳作多么紧张多么疲累,每天至少要到祠堂来观看一回.他一辈子最怕的, ...

  • 陈忠实逝世5周年:为一部“禁书”,他用尽了一生!

    明天(2021年4月29日)是陈忠实逝世5周年祭,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荠麦青青 洞烛幽微,发掘名人世界的人性之光 "白嘉轩的腰杆永远挺得笔直,站在宗族祠堂的乡 ...

  • 写在陈忠实逝世5周年之际

    昨天,我看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首都图书馆.中广联阅读委员会和京津冀电台频率联合搞的怀念陈忠实逝世5周年的活动直播,不由的使我想起了五年前我写的一篇悼念陈忠实的文章,今天发表于此. 五年前的早晨7:40左 ...

  • ■韩鲁华:老陈坚挺地走了——写在陈忠实逝世三周年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老陈坚挺地走了 --写在陈忠实逝世三周年 文丨 韩鲁华 老陈坚挺地走了. 走的时间是2016年4月29日早晨7时40分. 老陈依然耸立在那 ...

  • 缅怀 | 张云霞先生逝世17周年祭

    来源:综合北京鸣越社.的笃越剧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2004年4月18日, 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派艺术创始人 张云霞先生逝世. 今天, 是一代越剧宗师张云霞先生, 逝世17周年的日子 ...

  • 离别娘亲 ——慈母逝世16周年祭 | 作者 王守安

    离别娘亲 --慈母逝世16周年祭 王守安   每次离别娘亲 心底,都会刻下一刀 难忘的记忆 从童年到青壮 直到花甲之时   第一次离开娘亲 是在解放初期 父亲在省城做工 我与娘故乡相依 娘亲纺车的嗡嗡 ...

  • 摩涅:父亲从军。谨以此文,为父亲逝世六周年祭

    导读 这一步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成为点燃和启迪后代追忆.思索.领悟的导火索和切入点-- 父亲从军 文/摩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作组进驻我的老家山东省牟平县观水乡南岚子底村, ...

  • 《满庭芳苑》(273期)周恩来总理逝世44周年祭——长街十里送君处,百姓年年有泪痕

    长街十里送君处,百姓年年有泪痕 --周恩来总理逝世44周年祭 本期作者: 杨学军  王力争  周维  商春明  刘远友  李进步  刘志澄  郭通海  毛毅  李增山  卢冷夫  滕绍英  汤道深  ...

  • 《满庭芳苑》(405期)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祭——海棠依旧枝头绽,又向西窗问故衾

    海棠依旧枝头绽,又向西窗问故衾 --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祭 本期作者: 王力争  王大华  刘庆国  董平分  苗凤荣  宋彩功  赵淑玲  陈业秀  王济迅  马旭升  乔长柱  王继权  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