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注释(六)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天下之至道!人民很少能行中庸之道已经很久了。”
孔子说:“道不通行,我已经了解了:聪明的人明白道而不遵循;愚笨的人又不知什么道。道不昭明,我已经了解了:贤者自藏其明,不肖者不能明。人都需要吃喝,但很少能识其味之正。”
【注释】
[1] 中庸其至矣乎
宋·黎立武《中庸指归》:“兼山氏曰:‘极天下至正谓之中,通天下至变谓之庸。’圣人得于中,用于天下。天地之数起于中合,中合之变起于自然,而不可推移。故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性者,本于天命,而物之大原,尽性则无余事矣。循是而行焉谓道,修是而行焉谓教。性也,道也,教也,内外相成之道,是三者得之,然后为中庸之道。又本之《易》,以‘依乎中庸,遁世不悔’为潜龙之事,以‘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为龙德正中之事,以‘见龙在田’为诚之者之事。以‘飞龙在天’为诚者之事。正位常道之义,全体大用之名,庶乎为定论。
六经四书,名义微奥,惟见于《易》与《中庸》,贯先天后天之道曰易,该全体大用之道曰中庸,可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故曰:‘易其至矣乎!’曰:‘中庸其至矣乎!’”
《中庸分章》:“叹至道至徳,人皆可能。世衰道微久矣,斯民之鲜也。又叹知者愚者不知择中庸,知不真则行不笃,故道不行。贤不肖者不能守中庸,守不固则行不著,故道不明。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谓中人之性,何莫由斯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虽或甘食甘饮,未得其正者,饥渇害之,然饥食渇饮,人之至性存焉。不可一日废中庸之道,固原于性也。其终不行矣。夫盖三叹焉。”
[2] 民鲜能久矣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中庸》(卷十三):“世道衰微,以无忌惮为中庸者皆是,是以鲜能。能者鲜,愈见其为至耳。三复久矣之叹,可以想见三代之民。”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雍也》(卷三):“世乱,先王之道废,民鲜能行此道久矣。”
[3] 道之不行
清·康熙《日讲四书解义·中庸上》(卷二):“此一章书是明中庸鲜能之故也。子思曰:孔子之言曰:‘道如江河之行于地,岂有阻塞而不行者?今乃不行于天下,我知之矣。’盖行道由于明道,世之资禀聪明者,既穷高极远,知所不必知而过乎中;愚者又蔽于一曲,暗于大道而不及乎中。是智者既以道为不足行,而愚者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行也。道如日月之明于天,岂有晦昧而不明者?今乃不明于天下,我知之矣。盖明道自能行道,世之资禀贤能者,既骇世惊俗,行所不必行而过乎中;不肖者又安于故,常溺于物欲而不及乎中。是贤者既以道为不足知,而不肖者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不明也。若此者,岂道之远于人哉?夫道命于天,率于性,乃寻常日用之所不能外者,但人由之而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耳。譬诸饮食,人于终日间谁不饮食也,鲜有能知其滋味者。使其能察识焉,则不出饮食之外而自得其味之正,不出日用之外而自得乎道之中矣。”
宋·卫湜《礼记集说》:延平杨氏(时)曰:“极高明而不知中庸之为至,则道不行,知者过之也。尊德性而己不道问学,则道之不明,贤者过之也。夫道不为尧桀而存亡,虽不行不明于天下,常自若也,人日用而不知耳,犹之莫不饮食而鲜知味也。”
宋·耿南仲《周易新讲义》(卷四):“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知者过之,愚者不及,其失道均也。由能勇而不能怯,贤者过之也。赐能辩而不能讷,智者过之也。”
[4] 鲜能知味
朱熹《中庸章句》:“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宋·卫湜《礼记集说》:临川王氏(安石)曰:“人孰不饮食也,然鲜能知正味,如酸醎辛苦之类,皆得其中和可也。人莫不欲行道也,鲜能知中和之理,反弃圣道而务为异行,孔子所以叹之也。”
【解读】
“民鲜能久矣”句,《论语集解义疏》解作“民鲜能行此道久矣”,本篇从之。唐·孔颖达《礼记注疏》谓“犹言人莫不行中庸,但鲜能久行之”,意为民不能久执中,但从上下文看,此说有误。
又,清·王又朴《易翼述信》(卷四):“‘道之不行,知者过,愚者不及’,此观于《同人》之象而知之也。‘道之不明,贤者过,不肖者不及’,此观于《大有》之象而知之也。”按:《同人》之象:“君子以类族辨物。”此卦上乾下离,火性炎上,与天同体。君子法其刚健文明之象,审异以致同,使愚智处宜,贵贱履位,是为大同之道。离火为明察,君子知道而不行,则智愚、贤不肖、亲疏不能各得其所,是知之过。《大有》之象:“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此卦火在天上为日,物无不照。君子体日无私照之义,以进退善恶。一有私意,则是过于仁而为不仁,不知顺天之休命而道不能明。此则开元太平之盛,罢张相李,而乱阶已成。故智愚、贤不肖之过与不及,其失道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