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张嘴当了十五年一把手,深受领导喜爱,却被同僚称为庸才
清朝,可能是历史上创造奇迹最多的王朝。乾隆皇帝执政时间超过了63年,创下了世界记录。
无独有偶,清朝还有另一个“牛”人,在中央工作了54年,经历了三个朝代,服务过两位皇帝,一路春风得意,寿寝正终,他就是曹振镛。
曾国藩谥号“文正”,曹振镛的谥号也是“文正”,整个大清朝也就只有8人能得到这样的殊荣。生前占尽风流,时候还有哀荣,曹振镛到底有什么贡献?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人,其实清史对于曹振镛的记载也不过700字,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可写。曹振镛一句名言就是:多磕头,少说话。
官场的同僚都说他是庸才,但是光靠平庸能做到这个职位,恐怕也说不过去,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曹振镛的故事。
成功靠嘴
道光皇帝刚即位的时候,康雍乾盛世已经是江河日下,国运衰败,国家处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国库空虚。各级官员更是失去了浩然正气,个个声色犬马,钻研贪污贿赂。
在一次官场宴会的过程中,有个客人出门上厕所,惊讶地看到十几头猪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就问怎么回事。厨师说在每头猪的脊骨上取一小片肉,用这十几片肉做成一盘菜,味道鲜美,其他地方全部扔掉。这完全是畸形消费,这些钱从何而来?肯定是出在公款上。
为此道光皇帝决心从杜绝奢侈浪费入手,整顿队伍改变作风。一上任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号召各级政府机构厉行节约;二是召来阅历丰富的曹振镛,任命他为军机大臣兼大学士,配合皇帝推行新政。
道光皇帝定了三项政策:节省财政开支,停止各省进贡,严惩工程回扣。皇帝本人也以身作则,不做新衣服,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裤子上班,除太后和皇后之外,不到节庆不吃肉。
对各级官员严加监督和约束,一位将军经常在家里看戏,被举报后马上撤职。有一个警卫队长衣着朴素,道光皇帝看到后,表扬还升了职。
道光不光廉洁,还勤政,事必躬亲,夜以继日,对工作不用心的干部就不任用。曹振镛上台后,一如既往保持低调,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磕头的照样磕头。等到摸清了领导的心思之后,顺水推舟做了三件事,赢得了领导的信任。
三把火
那三件事?
第一是照猫画虎。有一天开早会,道光皇帝看到曹振镛穿着补丁的裤子,就笑着问堂堂宰相也穿破裤子。曹振镛从容回答,新裤子太贵,旧裤子打上补丁就跟新的一样,何必浪费。道光皇帝听完很高兴,提了“恭俭维德”四个字送给了曹振镛。
那段时间曹振镛下班后就赶紧前往菜市场打听物价,第二天开会给老板送经济信息,顺便提一两条有关节约的建议,皇帝非常满意曹振镛在政治上跟自己保持一致。
下面的官员也不是傻子,个个心领神会,竟相学习。穿着补丁的衣服上班,下班围着宰相谈论如何节约。
在官员们的推动下,北京城第一次出现了违背市场规律的现象,破烂衣衫的价格一路飙升,比新衣服还贵!有些官员穷买不起旧衣服,就把自己的新衣服弄破,让老婆在醒目处打个补丁,看起来非常搞笑。
眼见新政策执行到位,皇帝更加重视曹振镛。紧接着,曹相又做出了第二步。
第二是借刀杀人。曹振镛在官场,最怕的人不是皇帝,而是云贵总督阮元。阮元同曹振镛一样是元老级别,人品、才华俱佳,在两广和云贵总督任上,打击海盗、惩罚贪污、禁止鸦片,政绩斐然,曹振镛完全没法跟他比。
面对这样一个有能耐的对手,曹振镛自然是羡慕妒忌恨。道光皇帝想要复兴国家,迟早要重用阮元这样的能人,曹振镛到时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有一天道光跟大臣讨论干部任用的问题,提到了阮元,道光评价很高。曹振镛马上说阮元能力确实强,自己都没法跟他比。但随后话锋一转,说:“平时还能空出时间作诗写文画画,这样的干部确实值得重用。”
道光听完脸色大变,说:“作诗能把国家治理好,我天天作诗得了!”不久阮元被调回北京,在一个不咸不淡的位置浪费青春,直到退休。
道光对曹振镛的印象更好了,敢于指出干部的不足,不会净说好话,真是厚道人。而拔除了竞争对手,曹振镛从此高枕无忧。
第三是借势。道光在初期的时候苦心钻研国家大事,提出改革建议,一时间各级官员的报告纷至沓来。皇帝很受感动,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
但时间一长身体吃不消,又不好意思说,怕耽误工作。等到道光累病了曹振镛站出来,说皇帝整天为国为民,大家工作积极性非常高,但是累坏了皇帝天下人可不答应。
又提议说领导不用每天把奏折全看完,随机抽取几份,找出错别字和漏字,该批评批评。下面的人发现你连错别字都能发现,谁还敢不用心?
这个建议倒是让道光省事省心,从此大臣们不敢轻易提意见,写的都是挑皇上爱听的。
下有“顺”策
曹振镛的思想观点其实不复杂,就是摸清领导的心思,再顺着领导的思路,紧跟到位,剩下的就是等领导奖励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上有政策,下有顺策。
顺策技术含量更高,成功概率大,基本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曹振镛能够服务三位皇帝,让道光非常满意,正因为他读懂了人性的弱点。
曹振镛不像和珅那么贪,又不是曾国藩那种拯救清朝的力挽狂澜。一辈子忙得很成功,还活到了80岁。曹振镛这种官员,应该称之为巧官。
巧官跟贪官不一样,巧官的形象是清廉。比如有一次,有人举报曹振镛的家属利用职务便利敛财,靠食盐发横财。曹振镛立即要求家属全部退出商界,回家种田。
这个事情传出来后曹振镛赢得了廉洁的好名声,皇帝也要求大家跟曹振镛学习。曹振镛当然不需要靠经商发财,他的抱负是政治地位与家族荣耀,政治上的贪婪,更为致命。
巧官的危害
曹振镛的成功,让清朝政府整个官员队伍对国家的信心逐渐瓦解,每个人都成了腐败系统的一员。曹振镛总是提醒他的心腹,千万别意气用事,能糊弄就糊弄,不要太较真。偶尔出现的能人,也无出头之日。
比如林则徐,就被曹振镛的接班人穆彰阿扣屎盆,发配去了新疆。老干部王鼎以自杀来劝谏皇帝,却被曹振镛的的党羽控制住家属,烧掉遗书。最后告诉皇帝王鼎是一时想不开自杀,白白牺牲了一条命。
面对突发事件,把国家利益放到一边,欺上瞒下,不择手段,曹振镛这样的巧官真是一绝。在道光时期居相位15年,病逝在工作岗位上,道光皇帝还难过的茶饭不思,哭哭啼啼。
这个时候,西方已经进入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完成。而大清朝的官场还遍地是庸才,没人能担当。鸦片战争更是互相隐瞒,没有人敢上报,最后一败到底,签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尽管曹振镛等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根本不在乎,但智商和手段之巧,打击政敌,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国家和政府的伤害非常之大。
等到大祸临头,罪名归给了皇帝和贪官,像曹振镛这类巧官却少有人指责,这也是封建统治的吊诡之处。如果你遇到曹振镛这样的下级,你有办法控制住他吗?
贪官的对策是明枪,巧官的顺策是暗箭。也许就在眼前,可是很难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