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木后便后悔,能够彼此作对,也是场乐趣。”
2020年的最后一篇年度推荐
在这篇推送完成之后,很多亲近的朋友私信我,希望能把它撤下来。
也有很多歌迷表示强烈反对。
在我看来,他们希望撤掉和推送的理由其实是一样的:
这可能是整个2020年,甚至是这个公众号开启以来,感情最真实的推送。
如果一切正常,这篇文章的题目,本来应该是下面这个:
传闻中的本命歌单(十三):错过你。
可惜“十三”本是个不够幸福的数字,情歌的真正意义也不仅是为了邂逅幸福。
“错过你”干脆是世间无数痴男怨女必须直面的暗伤和隐痛。
雷颂德作曲,林夕填词,卫兰演唱,发行于2014年4月9日的《错过你》。
如果让我在香港的女歌手中,挑出一个音色最好的,我很可能会选卫兰。
她没有容Sir唱跳俱佳的全面才华,也不似杨小姐怀抱孤勇还能收获幸福。
她唱了太久的苦情歌,以至于连自己都承认,作品少了一点深度和广度。
这种境遇,让她没能更进一步,成为传播力更强的优质女歌手。
这种特质,也让她在演绎旋律时,更具别样魅力,成了无数歌迷的心头爱。
苦情歌通常都很扎心,容易让人听哭,可它偏偏暗合了下面这个道理:
在一段情绪丰沛的感情里,能让你哭的那个人,才最有可能是你的至爱。
所以,《错过你》这首歌的内核,是念念不忘吗?不,其实是后知后觉。
在雷颂德轻柔似水的16秒前奏过后,梁先生用三个比喻句连缀开篇:
永远要无眠才幻想造梦
停电先知半夜难捱
才信烛光另有实际功用
浪漫场合用完了
才恨它早变灰烬
无法入睡的人想做梦,因停电觉得长夜难熬,才明白烛光也有它的好。
软弱时才明白傲气的微妙触感,冬夜才怀念滴汗天气的内心期许。
仿佛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细节,都在相对滞后的认识中被摧毁了。
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感悟。
这时候再看梁先生的遣词造句,发现是这么写的:
谁正与你一起便承认我很妒忌
像望见当时
懂得感动又何必 错过你先知爱你
我坦率的承认,我不是一个容易妒忌的人。
这句歌词细腻且真实,有着远超预期的代入感。
就算如此,我仍然不愿用相对狭隘的心思和情绪,去揣度你离开之后发生的一切。
这或许源于我的骄傲,也同样源于我对本心的坚持。
2016年秋天,在和母亲的一次日常散步后,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打开了文档。
自娱自乐的短篇小说《锦衣夜行》渐渐填满了每一寸空白处。
写完之后我发现,这同样是个后知后觉的故事。
男主角林非是个证券分析师,女主角秦雨是个优秀的律师。
和《错过你》的故事内核神似,这并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圆满结局。
对事业有着自己坚持的秦雨最终去了美国,她是这段感情中后知后觉的那个人。
林非留在了上海,两人和平分手。
对彼此做出的选择,两人的情绪似乎指向了同一个词:无怨无悔。
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依旧安静地躺在我的电脑里。
在一起时,他们时常吵架。
秦雨甚至偶尔用冷战和沉默来考验林非的耐心和理智。
怀疑、沉默、迷茫、猜疑、误解……
这些感情中常见的负面情绪,毫无悬念的腐蚀着他们的关系。
就在秦雨决定去美国工作的那天下午,林非这么对她说:
“现在想起来,能带着最真切的情绪和你闹别扭,或许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谢谢你理解我如今的选择。”
如果你恰好听着《错过你》看到了这里,应该更容易理解下面个小节:
永远爱 童年遗下的玩具
期待不懂爱的爱侣
怀念很久没有落过的泪 在麻木后便后悔
能够彼此得罪 也是场乐趣
这首歌的结尾,梁先生用“爱上你因失去你”这样的句子,为这个故事画了句号。
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一个“失去后才知道后悔”的细腻桥段。
恰因如此,我一度认为《错过你》这首歌不适合成为我的本命。
因为我是一个习惯将心比心,不那么喜欢苦情基调的人。
相比卫兰的另一情绪之作《我怀念的你》,本作要苦涩得多。
这首歌的MV诞生时,特意用了“反差”这种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曾经的若干瞬间有多么甜蜜,在寂静的夜晚独自回忆,就有多么苦涩。
所以故事的最后,林非是这么说的:
“她没有问我是不是在乎,面对她的离开是不是会难过。”
“她只是告诉我,谢谢我理解她的选择。”
“一个看上去对所有人都美好,唯独可能会让我伤心的选择。”
或许我真的是个感性的人。
这样的感性,会让我毫不遮掩的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这样的感性,会让我在感情中格外在意自己的担当、立场、身份和选择。
听歌时可以把自己听哭,写稿时也能悄然落泪,甚至能和小说中的人物共情。
哪怕这个人物,其实是我本人亲手创造的。
就在那个瞬间,我看着说出那句话的,那个我无比熟悉的女主角。
听着卫兰的《错过你》,我突然意识到一件很残酷的事:
向来希望对得起自己感情的林非,终于失去了对他来说最珍贵的那个人。
那个活泼、洒脱、纯澈,只会在他面前露出孩子气一面的秦雨。
他也失去了曾经的那个自己。
那个只要看着她朝他飞奔而来,眼神里的光就能照亮世界的林非。
或许对我这样的歌迷来说,苦情歌并不最容易被理解的。
要么彼此离散,要么甜蜜圆满,这种注定给出结果的歌,才最能令我共鸣。
你们都记得我写《自由行》时,肆意挥洒文字的粗糙感。
我却只记得,它的源头是一个漫长的梦和醒来时眼角的一滴泪。
那个人离开之后,我不止一次的这么想:
或许我真的不至于如此后知后觉,等到失去了才会爱上她。
我完完整整的爱和希望,都给了那个人。
我只会一直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