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关爱 成长

关爱  成长

杨青||江苏

二岁半的小思远早上和奶奶一起去菜园摘菜,摘完后奶奶叫他:“我们回去吧。”他说:“我还有工作没做完呢。”呵呵,原来他正忙着将剔除下来的败叶用小锹埋入菜园。一双稚嫩的小手沾满了泥土。

中午吃饭时,奶奶告诉我们一直等他做完这项工作才回来,一家人哈哈大笑。“我还有工作没做完呢。”当孩子的小脑袋里有些日常生活耳濡目染的影像积累时,便会将他的直观想法说出来。

让孩子既动口又动手,在带有一点玩皮性质的劳动中,鼓励他把事情做完,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这对孩子是大有益处的。孩子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更有心智方面的健康。关爱健康成长既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也是考验家庭成员爱的能力。况且,孩子与你是交集时间最长的命运共同体。你的前半生用心,后半生就省心;你前半生省心,后半生就会伤心。孩子小时候可塑性很强,性格形成之后,想改变就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二 

孔子以心智的不同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就连孔子这样聪慧的人都是通过勤奋才求得知识的。那么,我们没有理由用我们的付出代替孩子的勤奋,养成孩子勤奋的习惯不是越俎代庖而能形成的。以我们的溺爱影响孩子的成长,这既不符合家庭和个人的幸福指数,也不符合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能力的需求。

老家有一邻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计划生育最紧的时候,生了五朵金花,所幸第六胎出生个梦寐以求的儿子。小六子在这个被超生罚得家徒四壁的家庭里宠得像小皇帝一样。上二年级了,辧手指能算出十以内加减法,有人问他9加3等于多少?他回答13,被人称之为13点(有傻的意思)。学校一上数学课就头疼请假回家。他爸爸一边宠着孩子一边和老师商量,儿子用计算器替算算术,不然,脑子会用坏的。就这样,宝贝蛋子好不容易小学一结束就辍学了。

俗话说惯子无好子。横高竖大的小六子,农活干不了,工也打不成。一起长大的同龄人一个个勤奋工作、娶亲带子,可是哪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只得光棍一个。三十岁那年黑夜里敲邻村媳妇门欲图谋不轨,被撵得慌不择路,一头栽入河中溺水而亡。

“湖南神童”魏永康则又是一个另例。

魏永康13岁时以总分602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时便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但却在20岁时被中科院劝退。原因竟然是生活不能自理。

原来,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有出息,“鸡妈妈”做的特别辛苦,事事包办,从不放手让孩子独立。

给孩子洗衣服、端饭、洗脸,甚至为了让孩子在吃饭时不耽误看书,还亲自给他喂饭。

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一直生活在母亲一手营造的温室里。

然而,离开了母亲后的魏永康,对生活一无所知,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大冬天的时候,还经常穿着拖鞋和一件单衣出门闲逛。

被退学后,魏永康几近崩溃,母亲也十分悔恨,后悔自己当初不应该什么都不让他做,导致他现在什么也不会做。

关爱孩子的成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养成孩子良好习惯,让习惯成为行动自觉,事半功倍。

小思远每天喜欢看电视儿童节目,有个节目共36节,每节4分钟,我在每天的上、下午安排他看4节,一次16分钟,开机调频道由大人做,关机由他自己揿按电源键(关机时间他能辨识:每节结束打招呼“小朋友,再见了”)。有一次他趁我们不在,多看了半集,当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多看了一分钟,”他对一分钟概念是不详的,我说,这次多看一分钟不要紧,下午少看一分钟。要是明天上午再多看一分钟,明天下午你就看不成了。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至今他也没有多看过一分钟。每次看完后还蹦蹦跳跳地告诉我们关机了。对此,我的目的是让他从小有一个时间观念,培养其守时守信习惯。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当发现孩子身上有毛病时,要趁早医治矫正,防永远大于治。与其在下游救灾,不如在上游植树造林。

我多年前听过正红中心小学校长刘古宝(老先生已逝)讲过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教室某墙角有一处裸露的砖头晃动,不知被哪一位同学撬了两块砖扔在地上。当晚放学各个班级站路队集中在操场上时,刘校长要“判案”找出这两块砖是谁撬的。他是怎么判的呢?只见他将地上的两块砖立起来放在破损处旁边,对所有同学说,这两块砖立在这里,谁将它弄倒了就是谁撬的。谁先发现弄倒的人,报告老师奖励一元钱。直至学期结束两块砖还立在那里。

言教不如身教。

引导和教育孩子,身教是关键。“打铁还得自身硬。”让自己变得更完美一些,更优秀一些,才有教育孩子的本钱和资格。少一点苦口婆心,多一点立竿见影,让孩子看得见、学得上。那么孩子也就会变得越来越积极努力,奋发向上。试想,你整天不是捧着手机玩就是只有在麻将场上见,孩子问你作业都没时间回答,你能指望他学习和你打麻将一样认真?

学会沟通,减少唠叨。

跟孩子沟通,要亲近孩子,学会听孩子说话,不要以为孩子的话就可以任意打断。如果孩子愿意把你当成他心事倾诉对象,那么,沟通的障碍就大为减少。切不可用恨铁不成钢来宣泄情绪,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更多地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和支持孩子,让孩子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乐观的态度,做动手派而不是伸手派,相信孩子一定会成为有志向有作为的优秀的孩子。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杨青,男,60后,江苏滨海人。经济师,从事自由职业,喜欢文学中的生活、喜爱生活中的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