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成长的记忆
成长的记忆
放假了,计划一下自己的假期生活。因为比较爱臭美,于是决定每天早上起床去上一节瑜伽课,每节课都会大汗淋漓的。回到家他们问啥感觉,我说就像小时候每天早上一起床跟母亲到地里干了一早心的农活一样,老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记得小时候的暑假,每天早上早早地就被叫起来,跟大人到地里,在棉花地里一行一行、一棵一棵地去找绿色的虫子,一直得到太阳高高挂起才可以回去。刚到地里全是露水,一行下来衣服就全湿了,自己刚好比肥绿的棉花杆高不了多少,所以全身基本没有干的地方。等太阳蒸起,回到家的时候衣服就都又干了。那时候连我们孩子都知道,这片棉花地是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我们全家生活的希望。所以虽然很苦我们却乐于和父母一起去劳作,哪怕多拿掉一个虫,产量高一点点,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就更有希望一点了。三十年后曾经那块带给我们希望,长满葱绿还开着各种黄白相间美丽花儿的那片土地,早已变成了六车道宽阔的马路。每次走到那段路我都像看到了绿油油、胖乎乎的一株株棉花杆。
可能是孩童时代的生活太苦了,我们姐弟三都爱学习,坐在教室上课的时候和去地里劳作相比应该是幸福很多的。我们从小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改变生活,最后姐姐和弟弟读的都是本科,我选择了师范属于中专,因为家里再多一个本科那应该是万万负担不起了,当时的学费大部分好像都是借的。毕业后我直接回小时候上学的小学任教了,昔日的老师都变成了我的同事。当年学习就觉得幸福,现在能像我的老师一样每天教家乡孩子新的知识,那种幸福真的是无法言说。那会还是土路,好天时骑自行车上班,雨天时步行上班,感觉就像小时候上学一样,还是小时候走的那条路,一路上会遇到好多婶子叔叔爷爷奶奶,就这么一路打着招呼去上班。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路,一到下雨天我们去地里干活的时候,能走到地里就已经气喘吁吁。赤着脚走在一走一滑的泥泞道路上,有时候脚还会被划破,有时候还会摔上一跤。如果是现在我可能是万万不会走的,这个场景应该都给我留下阴影了。长大后我经常会做梦,对于梦的场景什么也记不得,只模糊地记着自己赤着脚走在那条路上,很无助。以前去趟城里觉得好难,也好远。等到要过春节了,还得再等个艳艳阳阳的天我们才可以来一趟县城,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面那种开心现在还能想起。到了街上也不会买什么好吃的好看的,最多也就看看街上的热闹,即使这样每次爸爸答应带我去的时候还是会很开心。现在城也还是那座城、家也还是那个家、路也还是那条路,可我们开车十分钟多一点就到家了,怎么小时候会觉得那么那么地远,从家里到城里要走那么那么地久。
儿时当然也有欢乐,夏天的时候早早地就会吃过晚饭,然后和小伙伴一同带上板凳去隔壁的婶子家看电视,电视是黑白的最多有现在的电脑屏幕大放在门口,人都坐在外面,声音都是开到最大,因为那好像是我们村的第一台电视,那是记忆里最精彩最热闹的场景。记得读师范的时候,刚逢开学却遭遇了8.30大水,我们根本出不了村,就更别说学校了。班主任不放心打电话找,电话打到村主任家里,那应该是我们村的第一部电话机了。毕业两年后暑假我去南京姐姐那玩的时候,买了我人生的第一部手机记得价格是1680元,但当时感觉应该比现在的苹果还要贵。只记得当时的手机是十六和弦和彩屏的。二OO七年我考了驾照,二O一一年我开着自己的车回村了,那时候村里应该有不少车,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在想我是不是咱村的第一个女司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已经建设到了我们的庄头,高速公路也从我们的村边穿梭而过,高速公路旁就是动车轨道,我第一次站在小村里望着以前只有在电视里才会看到的动车。小村已经被各种道路包围和穿梭。每次回家走到庄头那么大那么多的厂房旁,行驶在庄边那么宽那么宽的马路上时,才感觉一切真的已经变了,变得叫你无法想象。
这一切只因为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名字。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在母亲的保护下、带领下,勤劳的中华儿女和母亲一起谱写了伟大的篇章。纵观走过的这七十年的道路,直亦不直、曲亦不曲,但我们绽放了自己的光彩,祝福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汪松林,江苏响水人,小学教师,爱好文学。愿你有诗,有梦,有坦荡荡的远方;愿你活得漂亮、爱得纯良;愿你不争不抢,却有岁月打赏。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