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朱丽苹||河北
在生命的长河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我们的,但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好的。
(1)
上个周末,我回老家,照例给母亲带了一些肉食,给父亲带了豆腐皮、饹馇之类的豆类食品。父亲是个天生的素食主义者,一辈子不吃荤也不喝酒,只是年轻时抽过几年用日历纸或我们用过的练习纸自卷的旱烟,现在,因为年纪大了,一抽烟就咳嗽,把烟也戒了。想到父亲劳碌了一辈子,现在生活好了,父亲还是连块肉也不吃,只吃些普通菜蔬,我不无遗憾地对父亲说,您这辈子算是白活了,啥好吃的也没吃上。
父亲淡淡地说,对别人来说,吃肉是最好的;对我来说,熬山药(土豆)、豆腐、粉条就是最好的。
我顿时哑然。别人口中的山珍海味之与父亲,无异于黄连;别人眼中土得掉渣的大烩菜之于父亲,无异于珍馐美味。我怎么能用世俗的眼光和物品的价格,来评判食品的优劣呢?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爱吃的,就是最好吃的。
(2)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特别痴迷瑜伽,觉得它就是所有运动方式里边儿的“高富帅”。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态,我报了一个瑜伽班。几节课上下来,竭力拉伸或扭曲身体部件达到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是我对瑜伽的全部认知。对于四肢僵硬的我来说,做这些动作简直就是一种酷刑。不到一个月,每逢瑜伽课,我心里就开始发怵。身心的双重折磨迫使我很快放弃了瑜伽。
后来,听医生朋友说,练瑜伽需要一定的身体条件。许多人不顾自身情况盲目跟潮,导致膝盖疼、腿疼等,得了所谓的“瑜伽病”。以前我还一直心疼那1000块钱的学费打了水漂,现在顿时释然。
如今,我跟着大妈们偶尔跳跳广场舞,或者跟着学生做做广播体操,挺好,身心愉悦。人生之中,许多事不可强求。
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但适合的东西必定会让你喜欢。
(3)
杨绛先生有一句广为传颂的话:是什么料,充什么用。假如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颗白菜,就力求做一颗滋滋实实的包心好白菜。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同学阿江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家乡镇上一所中学教书。也许是因为血气方刚,也许是因为没有从事这份职业的耐性,阿江总时不时地和领导摩擦出一些小火花,日子过得灰头土脸,前景一片黯淡。
两年后,在父母的叹息、朋友的惋惜声里,阿江踢掉了寒窗苦读来之不易的铁饭碗,义无反顾地下海了。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他现在已是一家大型营销公司的老总,许多同学投奔他去,在他的提携下也是混得风生水起。
同学聚会上,看着意气风发的阿江,我禁不住地想,如果阿江还呆在那个镇上学校教书,年届50的他,会不会连个一级教师的职称也评不上呢?很有可能!
正如清阮元《吴兴杂诗》所写: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儿,便是为自己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合乎自然之道的选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可有人显然不是钱先生所说的两种人。
在快手上看到一个视频,有人采访一农村老太太,问她为什么一辈子没有结婚。老太太说,她从小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一直被父母忽视,吃尽了苦头,野草一般生长。及至到了出嫁年龄,看到村里很多已婚妇女牛马一样干活儿,还被婆婆刁难、丈夫家暴,她决定一辈子独身,自作自吃。现在,虽然她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但她觉得这辈子过得很舒心,很自由。
看完这个视频,我的心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久久不能平复。在前几十年那么封闭的社会环境里,老太太不畏世俗,能遵从自己的内心,一辈子不结婚,这得拿出多大的勇气啊!可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别人的眼中、他人的口里,终其一生,不敢越雷池一步。
我们的人生是给别人看的。
尊重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和别人活成一个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方式的权利,结婚也好,单身也罢,都无关于对错和好坏,只关于自己内心。
人的孤独感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过冬。我们有权利选择任何一种活法,只要内心觉得无憾无悔,便是今生最好的光景。
人生短短几十年,为什么非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就像北岛《宣言》里所说,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我没留下遗憾,我不是英雄,我只想做一个人。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朱丽苹,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区中学教师,业余写字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责任编辑:汤燕萍 孔秋莉
美术编辑: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