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苏45 苏轼少年游 是妙笔生花还是敷衍了事?

杭苏45 苏轼少年游 是妙笔生花还是敷衍了事?
苏轼写给杭州与西湖的情书何其真挚,何其明艳,字句之间,心向往之。
离开杭州的日子,苏轼还为分别了半年的妻子王润之填了首词。
少年游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关于这首词作,后世行家总体的评价很高,在百度上你们可以轻易搜到,我不做搬运工,我只写自己对于苏轼的认识。
行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这首词的上片,用飞雪与杨花的双照,映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下片以明月嫦娥的传说,呼应上片的情绪,妙笔生花。
嗯,妙笔生花,也算是吧。
但是,我必须要说,苏轼的词作,豪放有之,婉约有之,此词若论情感,当然要归到婉约派中,但苏轼这一次的表达,真的有些“强赋新词”的意味在其中。
首先,本作的体裁是“代人寄远”,也就是以他者视角而写,苏轼以妻子在杭州期盼夫君归来的心情为第一视角,想要将词作代入到妻子的心情中,于是才有了“犹不见还家”的场景。
其次,词作下片的“邀明月”“透窗纱”“画梁斜”,是宋代文人的惯常套路,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不走心。
什么叫走心?
这是不需要多么高的文学修养也能体会到的意境。
“十年生死两茫茫”就叫走心,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叫走心。
即便不与苏词本身计较,我们可以看看柳永的婉约是如何走心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
李清照又是如何走心的?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
这些词,只需要轻轻地诵上片刻,你甚至能让自己融到词人当时的心境中,感同身受。
这种感受,在苏轼的《少年游》中,至少我是体会不到的,我所能体会到的,正如行家所言,妙笔生花……
翻译一下——
用文笔上的幽雅与高级,来掩饰作者内心的空洞。
苏轼一生诗词无数,纵是苏轼,也不可能笔笔皆经典,总有偶尔翻车的时候。
这首《少年游》当然远谈不上翻车那么差的水平,但其中所写的内容,实在有太多应付的感觉。
今天,关于苏轼的所有笔记、野史中都没有记载当时苏轼与润之夫人的感情,在相关资料上可以查到的,是较之早亡的妻子王弗,苏轼与第二任妻子的婚姻,相对是比较薄凉的。
既然薄凉,为何还要写这样的词呢?
这就可以理解苏轼偏偏本词要用“代寄体”的原因——
他是一个那么心直口快的豪爽人,说不出、也不愿意说违心的话,爱就是爱了,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觉,不想勉强自己。
可是,毕竟此时已经离家半年了,总不好什么表示也没有,这是可以理解的,总要向夫人有一些表示,才不至于冷落了家人,毕竟家中的两个儿子还要夫人抚养。
思来想去,墨沸纸上,苏轼毕竟是苏轼,是两千多年文脉上超一流的选手,借物抒情的素材张手就来。
所谓妙笔生花,这样的评语,对于普通诗词算是褒奖,但对于苏轼,实在算不上是什么高级的评价。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

  • 【长期征集】我眼中的苏轼

    每当过中秋节的时候,人们就有着合家团圆的心境,这也就是每月十五夜晚,圆圆的明月,引发了人们浪漫的遐想和相思的情绪,留下了一篇篇以月为题的名篇佳作. 我第一次读到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g ...

  •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文/ 毕海燕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卫风.河广>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朱光潜 ...

  •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四川眉山苏氏墓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 ...

  • 杭苏08 苏轼,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写的每首诗都将成为罪证

    杭苏08 苏轼,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写的每首诗都将成为罪证 熙宁五年(1072)到熙宁七年(1074),苏轼的笔下真的是毫不留情,每一个字都是在帮对手积攒自己的罪证. 当时在台州为官的孔子四十七孙孔文 ...

  • ​杭苏11 苏轼 人到中年 前秃无亮

    杭苏11 苏轼 人到中年 前秃无亮 熙宁五年(1072)的盛夏七月,江浙最是酷暑难消,苏轼接到了一个苦差事--下基层. 你没看错,下基层这事儿,自古有之.宋时,一城长官都有定期到辖区各县检巡的计划,苏 ...

  • 杭苏16 苏轼的养生之道:吃好喝好 安心睡觉​

    杭苏16 苏轼的养生之道:吃好喝好 安心睡觉 苏轼对于眼病的治疗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在<游径山>诗中记录"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一句,<再游径山>中 ...

  • ​杭苏19 苏轼牢骚体诗词鉴赏:从叨叨叨到呵呵呵

    杭苏19 苏轼牢骚体诗词鉴赏:从叨叨叨到呵呵呵 熙宁五年(1072)七八月间,苏轼成为杭州乡试的主考官,他在杭州府衙中和堂的望海楼内度过了二十几日与世隔绝的清净日子. 这一段时期对于苏轼来说,充满了矛 ...

  • 杭苏22 苏轼演绎北宋版本的《石壕吏》​

    杭苏22 苏轼演绎北宋版本的<石壕吏> 苏轼接受调遣,来到仁和县汤村的运河工地监督工程时,看着眼前这些抛家舍业.放弃自耕的百姓,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与愤懑,却无法阻止这样的悲剧在眼前发生,只 ...

  • 杭苏34 苏轼不近女色?也要有搽粉虞候

    杭苏34 苏轼不近女色?也要有搽粉虞候 上文提到,苏轼作诗玩笑朋友老夫少妾的风流做派,由此可以再引申一个话题,中国文化中常用到的一个短语是"风流才子",好像在向世人灌输一个成见:才 ...

  • 杭苏38 苏轼之苦:残灯不嫌客 不辞饮屠苏

    杭苏38 苏轼之苦:残灯不嫌客 不辞饮屠苏 熙宁六年(1073)除夕,苏轼终于来到了常州. 常州,对于苏轼而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虽然他从未在这座城市久居,但从出蜀入仕,再到几遭贬谪,苏轼一生曾14次 ...

  • 杭苏41 苏轼喝高了之后是怎么骂人的?

    杭苏41 苏轼喝高了之后是怎么骂人的? 在金山,柳瑾设家宴招待苏轼时,柳家的三位晚辈向苏轼请教学问与书法,苏轼将自己这些年来练笔的心得倾囊相授,并以诗记录,其中的一些观点,此后千年,成为中国文人练习书 ...

  • 杭苏42 苏轼与李白 一对宿命中的锦袍谪仙人

    杭苏42 苏轼与李白 一对宿命中的锦袍谪仙人 熙宁七年(1074)三月,寒食节(大约在清明节前二日)前,苏轼收到了杭州太守陈襄的一封书信,信中以诗为盼,希望他早日返杭. 陈太守虽年长苏轼20岁,但一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