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宙无人机黄立:我们要用核心技术及安卓模式改变无人机市场的格局!
4月26日,大疆宣布完成最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达250亿美金。整个无人机行业,大疆已经“孤独”领跑好几年,在其他一些中小型无人机公司处境艰难的今天,它可以用“竞价”的方式去实现融资,这也间接证明了其行业地位。
文丨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同一天,懂懂笔记拨通了黄立的电话,他在电话的那一端告诉懂懂笔记:普宙低调投入研发近三年时间,如今技术已经成熟,也开启了融资的大门。而融资后的普宙,要用“无人机核心技术”和“安卓模式”,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黄立是谁?有什么能力改变市场格局?
普宙董事长 黄立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高材生,黄立一直执着于高精技术,创办高德红外,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也亲自带领科研团队,研发出了红外热传像核心探测器,有报道称西方国家一直封锁这项技术长达40余年,因此探测器在业内被誉为“中国红外芯”。
因为高德红外成功IPO,他曾两次问鼎“胡润富豪榜”的湖北首富。同样是出于对技术的痴迷,2015年他开始二次创业,进入了无人机领域。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是做出技术上更好的无人机,第二是做出更有品味的无人机。总结为一句话——我们不做平淡的无人机。”黄立创办GDU普宙公司的时候,大疆已经脱颖而出,但黄立认为市场刚刚起动,谁都有机会。
凭着湖北人特有的冲劲儿,以及高德红外多年的技术积累,GDU普宙在2015年底就发布了无人机新品——BYRD。以全球第一款折叠式无人机角色亮相的BYRD,一出现就在行业引起很大震动,并在2016年初的美国CES上获得创新提名奖。
看似起步非常顺利,但从军工到消费市场的降维攻击,并非每战必胜。因为市场不一样了,规则也不一样。BYRD的华丽亮相虽然出奇,但很快GDU普宙就遇到了问题。
从降维攻击到“闭门造车”,“憋”出更好的无人机
GDU普宙在2015年底就发布了无人机新品——BYRD。以全球第一款折叠式无人机角色亮相的BYRD,一出现就在行业引起很大震动,并在2016年初的美国CES上获得创新提名奖。
“我们以前是做军用技术的,更高端。刚进入无人机的时候,我们低估了这个市场,也是认识不足,走了一些弯路。”黄立告诉懂懂笔记,虽然当时的GDU普宙无人机非常惊艳,但是造无人机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至少会面临两大门槛:
第一,是技术的完整性,就是完整的分项技术。无人机不是飞起来就行了,这个看上并不高科技的产品其实涉及到很多领域的技术。比如智能化飞行控制技术,智能化避障技术、远程高清图传技术、微型三轴云台技术、 4K成像及调光技术,手势识别跟踪、环绕等智能化飞行拍摄技术、手机平台实时处理技术等等,任何一块有短板,无人机都做不到极致。
第二,是技术的集成度,也就是单芯片集成技术。GDU普宙的第一代无人机,是由飞控、图像处理等多块板子组成,因此导致性能、智能化、体积、重量等各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而从合理性来讲,应该将这些功能都集成在一块板子上,“最优解”的方案是单芯片集成技术。
虽然BYRD在2016年CES上获得了很好的评价,也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但是黄立对于第一代无人飞机并不满意。于是,他决定“闭门造车”:凭借高德红外多年深厚的技术积累,将军工级的研发应用结合到消费级产品中,同时又从业内挖来不少综合型人才,近200人的科研队伍一干就是两年,目的就是要攻克主要技术难题。
在外界看来,普宙在发布完第一代产品之后便沉寂了,这个阶段正是“闭门造车”的两年。“这两年就是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把这些技术难关都攻克。”黄立没想到,降维攻击在进入新的领域时,会遭遇巨大的挑战,“确实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程,比我们预想的难度要大,用的时间也长。”
2017年9月底,GDU普宙再次亮相的时候,黄立已经有底气挑战行业龙头了。第一,有完整的分项技术,第二是高度集成的单芯片。有这样的技术能力,可以说是跻身消费级无人机一线梯队了。
“目前,全球范围内,估计只有我们和大疆能做到。”
那一次,GDU普宙一口气发布了O₂、O₂ PLUS和O₂ X三个版本,这系列产品的创新点就是——全球首款滑道式折叠便携无人机。这三款机型均配备4K超清视频、光流与声波定位、3轴机械增稳云台、滑道式折叠设计、精准双目避障、20mins续航等强大功能。功能上,满足了普通大众、航拍爱好者以及户外发烧友的不同航拍需要。并且,这一代无人机增加了“SMART SHOT”、手势识别等智能拍摄模式。
“目前市面上无人机最先进的技术方向,我们基本上都涵盖了。从技术水平来讲,应该说也是更好的无人机之一。”抱着“要做就要做更好”的执念,两年“闭门造车”之后,黄立觉得有底气将“更好的”产品拿出了。
手中已经有一家上市公司,对公司运作的规范性理解非常深刻,所以黄立在普宙成立第一天就,就要求公司一切都按照规范来做。当然,这也是为了将来融资和IPO打好基础,“我们花2-3年时间,把核心竞争力建立起来。”在黄立看来,现在到了普宙进行对外融资的好时机,在好产品的基础上,用资本撬动发展速度。
高品味:消费品必备的要素
当然,在黄立“更好的”定义中,不仅只有技术,还有艺术。进入无人机领域的第一天,黄立想的就是坚决不做平淡的无人机,正如他所说,不仅要做更好的无人机,还要做出“更有品味的无人机”。
无人机与品味何干?
消费级无人机是很多玩家生活中的一部分,玩无人机的用户多是摄影爱好者、旅游达人、航模爱好者,这类群体对生活品质本就有着很高的要求。对无人机的需求,也不局限于性能,时尚、美观、便携等都是他们要考虑的因素。
在黄立看来,GDU普宙要提供的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无人机产品,而是透过这个产品,给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休闲方式。所以,品味尤其重要。
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GDU普宙的第一代无人机是在全球首创折叠机翼的模式。
去年GDU普宙O₂家族发布的时候,地点选择了“北京兰境艺术中心”这一颇具艺术气息的场所。如同技术上的降维攻击,在产品的工艺上,普宙也一直在强调降维攻击,将军工品质用到了消费品上。
“一直以来,GDU以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专注做无人机产品,用产品不断表达着自身品牌理念与追求。在O₂系列的打造上,我们恪守军工级工艺,哪怕连1mm的差异都不放过。而在飞行文化的营造方面,我们创新打造了无人机生态圈,让大众享受的不仅是高质量的无人机产品,更是一系列代表着时尚生活的衍生品。” 黄立对此引用高球爱好者最为理解的描述,“这些要素组合起来,极大提升了用户对无人机飞行氛围的体验,就像打高尔夫一定要匹配全套专业装备一样,GDU用科技提高整体的生活感受。”
无人机这类产品的普及,文化圈的形成将是重要的推手,这有助于其快速向更大的用户范围渗透。在懂懂笔记看来,在无人机文化塑造方面,GDU普宙确实想得最早、动手也最早。
生态化:用安卓围攻苹果
虽然有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有高品质的产品,但面对行业里的龙头老大,普宙有什么机会?
机会在于两点。
第一,普宙认为,目前的品牌在无人机市场的渗透率仍然很低。
目前,无人机市场还是小众的市场。在很多二三线城市,还有品牌教育的空间。可以说,如果现在出现新的品牌,技术和品质掌控好,通过流行文化加速普及,绝对有机会超赶目前的行业龙头。
黄立认为,只要踏实专心做好产品,从性能、功能、简单操作等方面向极致靠拢,提高性价比和外观美感,销售渠道和服务都大幅拉升的话,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比如,智能手机市场的初期,HTC曾是智能手机的开创者之一,一度是全球安卓手机市场份额最高的厂商。但是后来苹果、三星、华为、小米在智能手机从小众向大众普及的阶段抓住了时机,以应用、技术、设计、性价比等不同角度超越了HTC,最终导致这一品牌成为了“其他”。
第二个机会点,在于商业模式的设计。
先看看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行业:苹果是以一个封闭的系统一家独大,从芯片到硬件、软件、服务,全都自己来做;而谷歌则将安卓系统开放给其它手机厂商,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等都是基于谷歌去开发UI,形成庞大的安卓系。而全球安卓系手机的总量远远大于苹果。
苹果是自己做,谷歌是开放,黄立觉得今天的大疆就像苹果,而GDU普宙则要把最好的产品体系开放出来。
我们知道,无人机除了消费级市场,将来更大的空间在于各种行业应用,而行业应用有非常多的细分领域,影视、农业、能源、交通、公安等等大大小小数百个行业都有需求。但是,“行业无人机是不可能用通用无人机去包打天下的。”
黄立从中发现了新的机会:GDU普宙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将性能最优、摄像和载荷最齐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通用无人机平台提供给更多的无人机企业,将所有设计接口资源向用户开放,向所有行业无人机公司进行销售。这使得哪怕完全没有技术人员的公司也可以销售最先进的行业无人机,因为,他们只需要按照用户的特殊细分需求选择不同的摄像机等配置或对应用软件略作修改即可,也可以打上他们自己的品牌,普宙将其称之为“安卓”式平台化战略的全新商业模式。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无人机企业,他们完全没有必要重头研发一款无人机,他们只要把普宙的这套通用的无人机平台买回去,针对行业应用做一些定制开发就可以了。”
在黄立看来,市场上有很多无人机企业都在做研发,但是一方面研发能力不足,产品不具备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么多企业从头研发也是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完全没有必要。而普宙愿意将这种能力开放出来,作“无人机行业的安卓”,帮助更多中小规模的无人机企业快速进入行业市场,同时使得整个市场得以快速做大。
而行业无人机中80%是以各种类型的空中拍摄为目的的应用。借助安卓模式,黄立透露了自己的野心:“我们的这个安卓模式,是把行业无人机市场中拍摄无人机的大头给吃下去。”
黄立称自己的模式是安卓模式,其实懂懂笔记觉得普宙目前设想的模式更像是英特尔。大家都还记得每一台PC上打着的“INTEL INSIDE”吧?黄立要做的,应该是未来各行各业应用到的无人机产品,都能打上一个“GDU INSIDE”。
在黄立的心里,未来这个市场无远弗届的基础本就不应该是产品本身,而是一个无人机的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