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名远播 荆公苛阻辙

识苏24 二苏名远播 荆公苛阻辙
制科考试结束,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苏辙则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这两个都是虚职,相当于朝廷对于高级人才做了个备案,随后会有具体职责岗位的任命。
这次终极考试之后,二苏的名声在宋朝的文人阶层迅速升级。
苏轼的口才极好,文风犀利,再加上他饱读诗书,出口成典,在文章中旁征博引,纵横古今,非常受当时的文人阶层推崇,自此名动京城,名声远播,但却有一个人对他的风格非常看不顺言,这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时任翰林院知制诰,这是一个随时准备总揽朝纲的职位,专门负责帮皇帝起草诏书、政策。王安石和苏轼的矛盾与冲突伴随着二人的整个仕途,直到王安石退出官场,苏轼亦历经了黄州之劫,才有相逢一笑的雅致。
这二人的矛盾,表面上看是政见不和,往深层挖掘,其实就是性格上的巨大对立。
苏轼的性格豪迈洒脱,不拘小节,王安石则是一个严谨笃实的学究,所以在王安石眼中,一个人怎么可以在作文中虚拟历史、假经构典呢?这简直就是荒谬而可耻的事。
所以当苏轼功名得中之后,王安石非常不以为然,曾对同僚直言,如果自己当考官,绝对不会选苏轼。
无论如何,年轻的二苏总算正式进入到国家权力体系中来,有了报国安邦的上升通道,从此后,等待这弟兄二人的,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的鸿沟,将是君子和而不同与小人同而不和之间频繁的磨砺。
很快,苏轼被派到凤翔府担任节度判官,大概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办公厅主任。
苏辙最初收到的任命是到商州(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任军事推官,即当地军区的国防助理。但是,这一任命却遭到了王安石的反对,所以只好暂留京城。
当时苏洵一个人在汴京奉旨修典,业余时间写一部《易传》,苏辙索性每天陪着父亲学习易经。这部书是苏洵遗作,尚未完成即已离世,并嘱托大苏助他继续写完。
苏轼离开京城赴任凤翔后,曾在给弟弟写的信中寄诗一首——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其中说的就是苏辙这段不得志的经历。
由此,苏轼将正式进入残酷的官场,接受或抗争着自己的命运。
《识苏篇》即此告一段落,容我修整片段,二月再见。
是为 《近苏篇》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