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苏轼执政纲 靖康之耻或可消

近苏16 若以苏轼执政纲 靖康之耻或可消
在凤翔繁琐的杂务纷扰中,苏轼并没有忘记心中的理想,民生一事,为其一生最大的政治线索,自凤翔始。
嘉祐八年,苏轼写了两篇针砭时弊、直陈国是的大文章。
《上韩魏公论场务书》中,苏轼以地方父母的身份,替凤翔百姓向朝廷诉苦,通过算账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希望朝廷在民生政策上以宽仁为枢,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治国之策。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和前卫的观点——
以官榷优与人民,先裕民而后裕国。
官榷就是政府专卖的意思,就是说,希望政府专卖的货品可以优先考虑老百姓的需求,让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变得富裕。
今天看来,这已经成为普世价值观,但在千年前,虽然亚圣孟子早早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在统治阶级的逻辑体系和实际操作中,帝国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大都是以民养国,以国治民。
六年之后,熙宁变法启动,王安石所奉行的政策体系,与苏轼的论调完全对立,富国强兵是王安石变法的终极诉求,在这一诉求所构建的改革纲领中,国裕绝对是大于民裕的。
这话一说又扯远了,毕竟在苏轼写这篇《上韩魏公论场务书》时,王安石也正在郁郁不得志,他刚烈的性格得罪了朝中当权派,正好赶上母丧丁忧,回到江宁守丧去了,英宗一朝,屡召拗相公还朝理政,他均称病不出,也算是拗臻化境了。
此为后话。
在《上韩魏公论场务书》中,苏轼是纯粹站在一方父母的立场上为当地百姓说话,他在同期的另一篇更加出名的国策论文《思治论》中,直接把格局上升到天下治理,针对北宋中期帝国财政、军事、吏治这三个问题最严重的领域发表见解,并提出改革主张。
之前看过很多夹叙夹议讲宋史的通俗文章,其中一个特别站不住脚但竟然快要形成共识的观点是——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中苏轼受到排挤与排斥?因为王安石是改革派,代表着更先进的进步的力量,苏轼是保守派中的一分子,不愿意拥抱变化与改革,害怕改革损害到他们的个人利益……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不会解读就不要乱解读瞎解读!
苏轼是保守派?
苏轼堪称有宋一代最聪明的创新者,改革家,他的很多政治主张之超前,甚至拿到今天,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里也不过时。
苏轼所反对的改革,是那种无视民生、拔苗助长式的改革。在这篇《思治论》中,已经有非常系统地说明。
文章中指出了帝国的三大弊政——
一是宫室祠祷繁兴,钱币茶盐法坏,加以庞大的军事费用,天下常患无财;
二自澶渊之盟后,辽与西夏,日益骄横,而宋则战不胜,守不固,天下常患无兵;
三则选举法严,吏不重视考功,考铨之法坏,天下常患无吏。
这三大问题的形成,是由于国家没有通盘的计划,没有一定政策之故。
——摘自《苏东坡新传》,李一冰著
《思治论》中提出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即一切改革都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要符合人民的利益,要让人民在改革中获益。如果背离这些原则,改革注定失败。
(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
……以众多之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乐者寡而不乐者众矣。古之人,常以从众得天下之心,而世之君子,常以从众失之。
……世之所谓逆众敛怨而不可行者,莫若减任子。)
《思治论》写在王安石变法启动的六年前,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不让人民获益!
简而言之,就是不讲民生,没有以人为本,这才是失败的根源。
看了《思治论》,读懂《思治论》,你还敢说苏轼是保守派吗?
尤其是等到许多年后,王安石下野,司马光主政,那才是真正的保守派当权,彼时,苏轼的改革思想再一次受到了排挤与打击。
有宋一代,真正头脑清晰的改革家只有一位,他就是苏轼。
遗憾的是,有宋一代,终苏轼一生,有那么多人欣赏与崇拜他的诗词书画方面的才华,甚至连皇帝都是他的文艺粉丝,但却没有遇到一位真正懂得与欣赏他政治主张的人。
在苏轼将这两封国是之论呈报朝廷之后,却如石沉大海,中央没有给任何反馈。
时任宰执韩琦依然坚持认为,苏轼只是一位未及而立的气盛小子,其书生之言,不足以左右国政方针。
我在反复梳理苏轼一生轨迹时,有两点最为唏嘘——
虽然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最惨痛的经历,但却不在此列。
一点是苏轼在惠州时的经历,最让我心疼与难过,这一点待讲到岭南谪旅的篇章时再说。
另一点就是苏轼一生的抱负,在后世看来明明都是那么正确,只要皇帝和当时的当权派可以多听听苏轼的意见,按此执行,哪里会有靖康之祸?
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假如,所以,我们的苏轼,26岁的苏轼,依然只能在胸怀天下的西北边陲之地,苦捱下去。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