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四十岁才想起价值投资

巴菲特25岁就带了一笔钱回到奥马哈,他拒绝了恩师格雷厄姆的馈赠,后者想把自己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分给他。

回到老家之后,巴菲特的投资风格经历了大体上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寻找低估值的公司,即捡烟蒂,甚至捡那些湿透了的烟蒂。毫无疑问,这个阶段他赚到了钱。

但是事情在他37岁的时候发生了变化,这是1967年,他找不到便宜货了,他很苦恼。芒格说:“别想着用低价钱去买一般的便宜货,相反,用差不多的价钱去买点特别的好公司。”

巴菲特开始转换风格,他开始新的时代:价值投资时代

巴菲特嘲笑所有短期预测者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股市上那些神神叨叨的股评家表示困惑:如果这帮人能够准确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他们去做期货,加足杠杆就好了,为什么要在各种渠道做雷锋向我们这些投资者泄露天机呢?只要他们的准确率达到70%以上,他们就成了富豪了,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干呢?后来我明白了,这帮人就是骗子。

巴菲特也一样嘲笑所有的短期预测者,他说“民意调查代替不了独立思考”。

投资领域的保守派是以准确的事实和可靠的推理为分析依据的——随大流的人往往付出最大代价,最好的买入时机恰恰与随大流相反。

反观一下我们的市场,多少人天天在做高抛低吸,然后追高套牢的蠢事?太多!

这就是典型的乌合之众。

这些乌合之众在牛市追入,在熊市谩骂,在熊市斩仓,他们的名字叫韭菜。

巴菲特20多岁建立合伙公司,其原则的第6条就是:不预测股市涨跌或者经济波动。

如今,他坚持这一原则。他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富豪,骗子们则还在微博上努力打广告:快来看,我明天告诉你涨停的股票。

多年前,一位深圳的精英人士告诉我:某某公司要重组了。某股票果然在第二天开盘涨停,然后公司停牌,过了一段时间,恢复交易,连续跌停。如果我听了他的建议,肯定是套牢。

还有一位著名的财经评论员在某时段告诉我:某地产股很快十送十,会大涨。后来我去看那只股票,真没怎么涨,基本是一条直线。

他们两人是绝对的精英人士,其中一位现在还在某音频APP上努力给大家讲各种财经消息对股市短期波动的可能影响,他们都没有预见股市短期涨跌的能力,我想我也不能,你也不能。

如果一定要说短期操作可以赚钱,我觉得机器有可能做到,因为完全不受情绪和消息的影响,可是,咱们都不是机器。

什么是价值投资?

巴老说:持有股票犹如坐拥公司:我们更应该等待发生什么,而不是什么时候发生。

富达投资的研究表明:收益最好的是忘记自己持有投资组合的人。

什么是价值投资?我对巴老的投资过程有点研究,我自己也是2007年入市的韭菜,如今已经12年了,说说我的感受,但没法全面精确地概括。

其实就两句话:找到估值合理的好公司,持有足够长的时间。也不是永远不卖,巴菲特也卖出过不少股票。

那么如何找到好公司?在讲以下观点之前,我想申明一个重要观点:不建议任何人直接买股票,因为多数人都有韭菜心态。

1.要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找,比如你完全不懂科技,那就算了,不要买科技股。

2.不要贪便宜买行业低价股,而要看实力,最好买行业龙头。现在中国企业的头部化很严重,几乎所有资源都在向头部公司聚集。

3.大家都不买的时候其实可以买,前提是估值合理,你不可能抄底。

4.选可以躺着赚钱,不要太辛苦的行业。

最后再说一遍,我不希望你直接买股票,因为多数人是韭菜命。

如果巴菲特去世了……

巴菲特早就立下了遗嘱,如果他去世了,他的太太该怎么投资。

他在遗嘱中是这样说的: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会因受到那些以赚取咨询费和交易费为生的中介机构的不断怂恿而不停地进行交易。对投资者整体来说,这些摩擦成本的总和非常庞大,它们严重蚕食了投资的总体回报。因此,忽略这些市场噪音,保持较低的摩擦成本,像投资一个农场那样持有你的股票,才是正确的选择。

补充一点,我是怎样说的也会怎样去做:我在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投资建议与已经写在本人遗嘱中的内容基本一致。遗赠中会有一些现金以我妻子的名义配置给一家信托公司(我需要使用一些现金进行个人财产的馈赠,因为我所有的伯克希尔股票将在我去世后的10年内转给一些指定的慈善组织),我对这家信托公司的要求很简单:用其中的10%购买政府债券,用另外的90%配置低费率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个人推荐先锋基金)。

我相信,遵循这一策略,这家信托公司的长期业绩一定会战胜大多数的投资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聘请了高费率帮手的个人投资者。

巴菲特一生在强调的都是复利增值,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芒格说:“大多数人都是过了四十岁才想起价值投资”。巴菲特为什么那么富裕?因为他从37岁开始了价值投资,但是他的绝大部分财富来自于60岁以后。

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