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朕的天子宝印拿来”·等等,天子宝印居然有这么多?

内含《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轻微剧透,慎入!!!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播到第47集,黑化莱阳王终于造反了!相信很多追剧粉丝已经迫不及待看荀皇后自食恶果了,尽管我们小皇帝元时是无辜的......得知莱阳王谋反,小皇帝当机立断,“把朕的天子宝印拿来”,命岳将军带着其中一枚“天子之宝”出宫调兵。

看着这一盒共六枚黄色宝印,你是不是也像弹幕一样,惊讶宝印居然有这么多?你是不是更小编一样也认为,所有圣旨上钤印的,都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那枚传国玺?

莱阳王逼宫,明明可以一剑解决小皇帝,可莱阳王进宫后下令先搜天子六印?天子六印有多重要?

这就要从玺印的发展和功用说起了。

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国家、官吏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须以印记为凭证,于是官、私玺印产生了。玺印大约始自东周,代代相承,未曾间断,完其发展。

铜瓦纽“南宫尚浴”印,印铜铸,方形,秦王朝官印(故宫博物院藏品)

玺印的使用在先秦时已经非常普遍,尊卑玺印皆可称之为玺。古代天子、诸侯以玉圭、璧为信符,秦朝统一后,建立了皇帝制度,为突出皇权,规定仅天子之印称玺,皆以玉为之。其他文武百官的印则分别以金、银、铜为之。而且玺、印上面依等级分别配以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绶带。自秦始,后代多延续、发展秦制,尊卑、独享观念日盛,皇帝、皇后之印方可称为玺,常人不再使用。唐武后时称玺为宝,之后玺、宝之称并用。明代帝、后、太子、亲王之印皆称为宝,其他皇家眷属及朝廷百官之印信仍称为印,但其皆有严格的形制规定。

“大明天子之宝”,明,白石质,海水蛟龙纽方形玺(故宫博物院藏品)

金“奉天之宝”玺,为清初皇帝的印信,模制而成,方形(故宫博物院藏品)

宝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天子威德的缩影,历代皇帝皆非常重视宝玺的制作及使用。

《晋书·舆服志》云:“乘舆六玺,秦制也。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又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秦朝时皇帝有六玺,根据诏书、敕令的内容钤印相应的玺,另有一方蓝田玉质的玉玺,后称“传国玺”、“神玺”或“受命玺”,其文“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或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仍有争议。传国玺一般不使用,仅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世人认为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此玺在辗转中失传。

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品。乾隆三年(1738年),民夫疏通河道时,挖得一方玉玺,进献给乾隆帝。乾隆帝由材质确定这方传国玺并非玉质,进而确认这方玉玺并非传说中的传国玺,仅作为古玩进行收藏。

隋以前,一般沿用汉制(六方),至唐代开始增多。不同宝玺,功用不同。《隋书礼仪志》云:“河清中,改易旧物,著令定制云。天子六玺:文曰‘皇帝行玺’,封常行诏敕则用之。‘皇帝之玺’,赐诸王书则用之。‘皇帝信玺’,下铜兽符,发诸州征镇兵,下竹使符,拜代征召诸州刺史,则用之。并白玉为之,方一寸二分,螭兽钮。‘天子行玺’,诸外国书则用之。‘天子信玺’,发兵外国,封拜外国则用之。‘天子之玺’,赐若征召外国,及有事鬼神,并黄金为之,方一寸二分,螭兽钮。

《琅琊榜》的朝代架空,其服饰参照魏晋南北朝,礼仪参照汉唐,郡王参照明清,悬镜司参照明朝锦衣卫,三省六部参照隋唐。从天子宝印的个数来看,对应于隋朝以前,共六枚,但“天子宝印”和“天子六印”的称呼似乎有些不妥,“宝”是唐则天皇帝开始对玺的称呼,隋以前,皇帝之印信应称为“玺”或“玉玺”,官员之印才称为“印”。

印章自其在宫廷中应用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王位移交时必要的证物。只有新任帝王接过了上一朝帝王的大印之后,才算正式继承王位。从授印这一关键环节可以看出,玺印的顺利传递是帝位传递的重要步骤。玺印一定要转交到即位的帝王手中,作为权力的象征。

“天子之宝”,清早期,金质,交龙纽方形玺,满文篆书(故宫博物院藏品)

皇帝之宝”,清早期,栴檀香木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篆书(故宫博物院藏品)

从逼宫时的表现就可发现,莱阳王不愿背负“谋反弑君”得罪名,他以“清君侧”、“有能者居之”之名义起兵,让小皇帝禅位给他。故而,他若是能从小皇帝手中得到完整的“天子六印”,则可在天下人面前名正言顺摆脱“谋逆”之名。所以莱阳王为了天子六印,留小皇帝一命(也给了开挂的主角翻盘的机会)。

其实六方玺印已经算艰苦朴素了......我会告诉你明朝24枚、清朝25枚吗?它们的名字听起来也有些不那么正经,比如“皇帝亲亲之宝”??!!欲知更多宝玺之事,且听下回分解~

太上皇帝之宝,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故宫博物院藏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