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哪些工作岗位将被AI取代?

本文选自《“AI失业”时代生存指南》

作者:铃木贵博

编者按
抱朴财经获广东人民出版社授权,选摘该社的《“AI失业”时代生存指南》一书,愿与读者共享品读城市经济发展的乐趣。本文有删减,需阅读更多内容,还请诸君自行在下方扫码购买,以支持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抱朴财经替作者、编者表示感谢,如今做出版不易,出好书不易。

人工智能将以怎样的形式夺去人类的工作岗位?首先,我们要标出这一过程中几个较大的里程碑。实际上由于另一项制约条件,具体岗位的消失时间因岗位而不同,里程碑也将存在若干前后差异。这些工作岗位的消失未必与大量的“AI失业”有直接关联。因为通常国家都会出台一些失业的对策。

可是,我们仍有必要了解一下,究竟将出现怎样的使我们难以抗衡的时代大潮。

岗位消失现象将始于专业领域

首先, 要标出一个大的里程碑。那就是,未来十年间专业人士的工作岗位将逐步消失。因为从2012年开始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正是属于专业型的人工智能。
想必许多人还对这样一则新闻记忆犹新:2015年,由谷歌开发的阿尔法狗打败了人类最顶尖的职业棋手。在围棋这种封闭的规则中,以之为专业来学习比赛策略正是人工智能的最强项。
那么,阿尔法狗都做了些什么呢?它首先记住了围棋的基本规则,然后又学习了以往职业棋手比赛的几千张棋谱。尽管程度稍微复杂一些,但其实质与“通过学习分辨出猫”并无差别。只要把棋谱交给它,并告诉它过去是哪一方获胜,它就能以此为线索自行学习,找出究竟使用什么样的招数在围棋规则里最为有利,抑或最为不利。
毋庸置疑,人类棋手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学习棋谱的,甚至同伴们还会在一起切磋交流大师级赛事的棋谱,从中产生出新的赛法和棋谱。
而在这里,人类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在学习同样的内容时, 人工智能的学习速度要远远快于人类,到达的高度也远远高于人类。
最终结果是,阿尔法狗会在超越人类顶尖水平之后,反复与自己进行比赛。也因此,阿尔法狗才能贡献出此前人类完全无法想象的最高比赛纪录,并于2017年退出了围棋界。
当前正在开发的自动驾驶汽车上所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也正是一种专业从事驾驶的人工智能。对于交通规则、车道的图像信息,以及来往的车辆、摩托车、自行车和步行者的移动等内容,人工智能全都要学习。
尽管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车辆仍存在一些问题,还容易发生事故,但等到人工智能彻底掌握道路的行驶方法并达到最高水准时,就可以在驾驶领域内实现高于人类的安全驾驶了。原本易出事故就是由于人类多有粗心或好胜心等不完整的人格造成的。
这样,问题只要限于某个专业的领域内,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到拥有超过人类的智能。而这一点,未来十年间也将在多个领域里一一实现。并且,专业人士的工作岗位将首先开始消失。

律师助理业务人工智能可轻松胜任

律师、医生、学者等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人,即是知识型工作者。知识型工作者们可以依靠渊博的专业知识、通过长年掌握的经验获得高于一般劳动者的收入。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供职于日本国立大学的学者等,他们虽身为高知人才,却甘守微薄的薪资。但从全世界来看,一流学者若能在一流大学里谋得一职,也就意味着可以获得高收入了。
可一旦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更进一步的技术革命,这种知识型工作者的岗位就有可能由人工智能来完成了,尽管未必是全部。
譬如说,在律师行业里有个岗位叫作“Paralegal”,意为律师助理。做这项工作,要在筹备诉讼时进行一系列关于公审策略的筹备工作:查阅以往的诉讼记录,同时遴选出以往的判例或可作为诉讼论点的事项,以确定怎样开展本次诉讼更为有利。此外,还需要做一些确认合约的工作。在日本,合约内容通常写得较为模糊。最多在合约结尾处写上“本合约出现问题时,双方将本着诚意解决”等。这样的内容都是为了顺应日本文化的习惯,问题要等到发生之后再去解决。
因此,在日本这些工作并不需要请律师确认,一般来说,工作量也不大,由法务部门的负责人员大致看过后,指出需要修改之处即可。可是,同样的情况若是发生在美国那样的诉讼之国, 工作量就完全不同了。
原本他们的合约就有数页、数十页甚至数百页,因此确认细节部分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有一位朋友就曾在受知名并购基金之邀,被聘为一家全球规模的大企业高管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该公司为管理层专门制定的聘用合同,乍一看毫无特别之处。按字面解读,条件写的是“如因公司原因解聘,公司将保证支付一年的薪水,并保证奖金及股份选择权”。这一点也是美国企业与高管签约时常有的条件。
但当他请律师确认这份基金方提供的合约时,却发现当中存在大量的陷阱。于是,朋友按照律师给出的建议,提出了大量修改条款,最终与基金方达成一致,得以顺利出任该公司的高管。一年之后,CEO向基金方收购了公司的股份。这是一种叫作“管理层并购”的经营手段。基金方由公司的所有者变为了经营者,基金方带来的高管也全部被辞退。
此时,前面提到的合约问题便给各个被辞退的高管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待遇。由于我这位朋友事先修改了合约,即使公司所有人变更,合约仍然产生效力,因此在离职时获得了总额相当于5000万日元的补偿。可是,他的同事之前直接在原合约上签了字。在原合约中,只有基金方为所有者期间,有关离职待遇的约定才能成立,而在基金方放弃了股权那一刻,同事与基金之间的聘用合同就失去了效力。最终他的同事几乎是被净身“出户”的。
朋友说,最初在请律师的时候,他还觉得数十万日元的花费过高,关于合约修改的一系列商谈过程也很麻烦,但这一切最终在一年之后为他带来了5000万日元的补偿,又使自己重新了解了美国这个所谓的合约之国的意义。
通常,这些筹备诉讼与确认合约的业务要由律师事务所里的年轻人来负责。这些工作既花时间又需要耐心。而这样的业务内容却是人工智能可以轻松胜任的。那些法律专业毕业的硕士、年轻的律师们要在20~30岁之间所做的这种工作,今后十年内就将逐渐消失。

诊所和内科医师更容易被取代

再举一个同样将会消失的知识型工作岗位吧。在医疗行业, 诊所医师和内科医师的工作将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尤其是在接待那些“身体稍有不适,想看一下”的患者时,人工智能将更为合适。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诊所医师最典型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观察一下前来就诊的患者的脸色和状态,检查一下体温和心音, 看一下咽喉部位。然后说一句“只是感冒加重了”或“应该是花粉症”等,就可以开出药方了。再或者,说一句“可能是诺如病毒”或“检查一下是否是流感”,就可以让患者接受一些医院内部能进行的检查了。
如果还有其他病症的可能,还要做一下血液检查、心电图和B超等。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这样就可以得出诊断结果了。最后还要开药,提醒患者注意饮食等。
另一部分患者也可能患有更加严重的病症,那就要开出介绍信,让患者转至大医院,请那里的专科医生诊断了。以上这一系列诊所医师的工作,其实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来替代完成。只要负责看护患者的护士在场,即使没有能够根据医学知识做出专业判断的医生,人工智能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医生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掌握医生在大学毕业后需要继续学习的、甚至人类根本无法掌握的大范围的论文和病例。而实际上,也的确有过这样的先例:患上仅有百分之一概率的疑难病症的人,在患病之初辗转了多家医院却无法查出是什么病症。而假如使用了人工智能,如此罕见的病症也可能在初期诊断阶段就被提出来探讨。
也就是说,根据病症不需要进行物理性手术的有关信息,以及在护士辅助下得到的血液检查、血压、心电图等信息,给出诊断并开出药方——这一类工作内容非常适合专业型的人工智能。今后,如果世界上某个地方的人工智能学者对这种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型工作岗位产生了兴趣,就有可能开发出取而代之的人工智能。并且通过数年时间的学习,迟早将诞生出这样的人工智能——它可以掌握超过人类水准的知识型工作。
那么,剩下的就是全世界用户复制这样的人工智能, 或是只需通过互联网来使用它, 而没有必要找专业人士了。若要具体给出这一里程碑的时间表,许多专业人士的工作岗位都将在未来十年内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
(0)

相关推荐